浅析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及税务带来的主要影响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工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第一产业农业经济的转型,但同时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经济的转型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对农业经济经济中的会计及税务带来一些影响。本文以农业经济转型为分析入口,简要介绍了农业转型对会计及税务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农业经济;会计;税务
  所谓的农业经济转型是指农业产业中经营模式的转变。这里的农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副等多种形式,而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变主要通过家庭农场、农田承包等方式。为了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加快农业经济转变,必须发展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在生产、经营、销售等一系列的流程中,统一安排、合理规划。同时在农业经济转型时,更多的考虑到对会计及税务带来的影响。
  一、农业经济转型的相关介绍
  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对土地承包所有权逐渐集中的一个过程。在农业经济的转型建设中,主要建设模式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政府资本介入。主要是指由政府及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进而参与农业经济的管理,同时对农业转型进行监督,确保农田建设保持增值。二是集体经济类型的集体所有制。简单来说就是让农民集体入股、集体参与决策,每股的参与价值可以根据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来评估。三是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经济转型。这里的社会资本包括社会上个人及企业的资本,社会资本的参与形式是让该资本根据具体的项目占相应股权,因而农民个人的土地使用权也可以占一部分股份。
  二、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的影响
  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从会计科目方面进行分析。
  1.对权益类科目的部分影响
  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建设模式的资本金来源上,包括农业土地、政府资本、社会资本等。因此在相应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权益类科目中,会计科目“实收资本”应当设置二级科目。此类二级科目包括“集体资本”、“国有资本”及“民营资本”等,“集体资本”主要是指农民土地使用权,“国有资本”主要是政府机构代表出资的资本、“民营资本”主要包括社会资本的投入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三级科目,如,“集体资本”下设“农民股”、“农地”、“集体股权”等;“国有资本”下设“国有法人资本”、“政府投资”等;“民营资本”下设“个人资本”、“法人资本”等。如果将来的农场企业上市,还应当将“实收资本”科目改为“股本”科目。随着农业经济的转型,对于农业企业的政府补助,应当转变核算方式,可以将补贴作为政府的直接投资和基础性建设,便于政府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对应收、应付等往来类科目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的转型中,会计科目中应收、应付等科目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在农业企业遇到的“企业应向家庭农场收取的劳动保险费、福利费、管理费、利润、代购农用生产资料款”等,需要通过应收、应付的形式进行核算。但是随着农业经济模式的转变,农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在往来科目的核算中,既应当包括对企业、农贸集市中农产品的往来核算,也应包括对家庭农业经济中农产品的往来核算。例如,企业收购家庭农场产品尚未结算的款项、代存家庭农场的其他收入等。总体来说,随着农业经济转型的完成,农业经营核算模式应当更接近公司制企业的会计科目核算,并最终统一于同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
  三、农业经济转型对税务的影响
  农业经济转型对税务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对经济主体结构的影响导致税务的变动;另一方面是直接对流转税、增值税的影响。
  1.农业经济转型后对经济主体结构的影响
  一般的国民经济主体结构包括政府、企业、居民三种类型。而在农业经济转型后,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下,农业的地位逐渐凸显。在各企业的价值链形成过程中,上游企业的产成品就是下游企业的半成品或原材料,所以从农业企业所处的位置来看,农产品不再是初级产品,而是在整个经济的价值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农业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管理,并且在相互流转中,逐渐促进了农产品的增值。因而,农业在整个经济价值链条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并对主体经济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从农产品开始,经过生产加工企业的加工制造,成为了半成品(如棉纱),这些半成品之后再进入到下一个增值的制造环节,就引起了税收模式的变动。
  2.农业经济转型对增值税的影响
  在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构成中,农产品往往被作为初级产品。由于其价值含量较低,在整个价值链流转的过程中,初级农产品总是处于不利的位置。目前我国盛行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模式,其中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是免税的,而这导致农产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企业不能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例如采购棉花时,企业因对方的销售没有销项税额而不得不按照购进价格计算进项税额,又由于农产品销售免税,因此按低税率计算此项进项税额。如果农产品在后续流通环节中进行出口,由于前期的低税率影响,进而会导致出口退税也不能按照规定的税率进行。而农业经济转型后的农业企业,会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在整个价值链流转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进而在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促进增值税的合理流转。
  四、结束语
  在农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由于传统农业体制结构类型的改变,对农业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农业企业的税务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整个经济价值链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孝明.农业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探讨[J]. 福建农业. 2015(06):104-105.
  [2] 张凤成.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5(29):25-26.
  [3] 陈正兵.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及税务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6(10):78-79.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也是实现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工作,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我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培养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我国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城乡义务教育在财政投入、教育教学条件与师资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实现教育公平,加强财政均衡,并做好政策选择已显现出很大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通过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培养语言能力,是学习英语的真谛。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关键,不在于其语法的精通程度和语言基础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把握语言的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想化解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依赖一定的财政货币政策加以扶植。本文依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预期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预期管理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调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内外复杂形势。内部来
为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对广东C市四名园长开展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后显示,全面二孩政策首先将增加我国学前儿童的人数和幼儿园数量,但也加剧了幼教师资缺口、
文章主要介绍亚行项目的基本概况,总结亚行项目的主要特色,总结亚行项目的宝贵经验,提出了认识和看法。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融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为一体,实现多种媒体有机组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