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调控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想化解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依赖一定的财政货币政策加以扶植。本文依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预期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预期管理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调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内外复杂形势。内部来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处于换挡期;产业变革加剧,处于转型期。在经济发展模式发面,投资与出口的拉动能力大不如前,钢铁、房地产等传统强势行业表现疲软。有学者表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依靠国内消费上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稳步统一在党中央的指示下,明确供给侧改革目标,要通过产业的调整,通过创新,来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工业生产率,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从外部来讲,全球经济总体较为疲弱,外围股市下跌,经济通缩的压力普遍存在。这使得我国经济再平衡调整将经历较长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在眉睫,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之近期货币增速等在高位有所回稳,猪粮比处在历史高位,未来也有回落的可能,若这些趋势能够延续,总体看有利于物价保持基本平稳。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善与市场的沟通,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管理。然而,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在具体操作中的预期管理能力有所不足。货币政策定位表述模糊,不具备预期引导功能。2011年至今央行一直声明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期间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操作均发生明显变化。GDP增速已从2011年的9.3%下降至2015年的6.9%,CPI已从2011年的5.4%下降至2015年的1.4%,期间央行更是进行了多次降息和降准操作。可见,“稳健”一词是否真实而明确地传达了政策意图令人疑惑,这使得公众不但难以清晰认识货币政策的定位,更难以预期其未来走向。
  二、预期管理的概念
  预期管理作为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型手段,是对我国现有货币政策体系的有益补充。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均表明,在名义利率受到零下界约束时,虽然常规货币政策空间收窄,但是预期管理能够通过影响公众预期来降低长期利率,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在信息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以沟通为主要方式的预期管理不仅操作成本较低,而且能够借助于信息的迅速传播更快地影响公众预期,从而缩短货币政策时滞。对我国而言,目前货币政策正处于转型期,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逐渐降低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尤其需要预期管理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据相关学者的初步测算,强化预期管理能够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提高40%左右。
  三、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举措
  常言道,“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如果没有稳定的预期,将难以形成信心。为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加强经济货币的预期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根本而言,预期管理指的是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力求经济政策效果最大化,而副作用最小化。美联储在“预期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它通过对政策工具的清晰界定、对政策调整时机所应具备条件的明确解释,以及定期举行议息会议并公布会议纪要等,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被市场预见,从而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期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时,相关文件也提到了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总览全球,从“理性预期”到“预期主义”再到新潮的“前瞻性指引”,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预期管理”已经在相关经济政策中多有体现。如今,中国也正加入这一前沿政策实践,其思路和操作则更具自身特色。为此,部分学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拓宽央行与市场沟通的途径,丰富沟通的内容,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加公众在形成预期时可获得的信息。应尤其注重对货币政策操作进行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及时公布货币政策相关操作及其意图,避免市场误读。
  第二,加快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的步伐。在金融创新的影响下,数量型指标已难以准确反映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而随着市场主体对利率敏感性的增强,在健全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下,利率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市场流动性,相比数量型指标更有利于引导预期。为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与利率传导渠道,充分发挥利率对预期的引导作用。
  第三,加强央行的研究能力。只有央行比市场掌握了更多关于经济运行的信息、对未来经济走势有更强的判断力,才能有效地与市场沟通,这要求央行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
  第四,增强央行独立性,保障货币政策制定的客观性与专业性,也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
  参考文献:
  [1]才道.实现科学决策和预期管理良性互动[N].经济日报,2015.3.
  [2]陈果静.货币政策更重精准灵活[N].经济日报,2016.2.
  [3]王观.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N].人民日报,2016.5.
  [4]陈彦斌.货币政策要加强预期管理[N].光明日报,2016.5.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微课的出现使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更容易被扩散,比慕课的内容更丰富,更便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微课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课堂,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微课的出现打破时空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亮学校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微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促进我国税收体制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以来,我国便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对实行“营改增”进行试点,在新政背景下,“营改增”制度的实施凸现出一些税制衔接不良的相关问题,增大了财务核算的困难。同时,“营改增”的实施也显著地影响了部分商贸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本文对在“营改增”政策分析的基
【摘 要】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也是实现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工作,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我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培养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我国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城乡义务教育在财政投入、教育教学条件与师资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实现教育公平,加强财政均衡,并做好政策选择已显现出很大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通过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培养语言能力,是学习英语的真谛。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关键,不在于其语法的精通程度和语言基础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把握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