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施工对既有高架的保护技术研究

来源 :建筑施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上海轨交15号线古北路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了新建轨道交通车站基坑开挖及降水对既有构筑物结构安全的影响。为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及既有构筑物的正常使用,从基坑围护结构、地基加固、施工监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既有构筑物的保护措施。相关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其他文献
结合江高净水厂配套主干管网工程、人和2号泵站(扩建)施工(标段一)项目中的沉井助沉施工实践,针对在深厚粉细砂层地质条件下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最后1.5~2.5 m停滞的施工难题,介绍了钢板桩围堰+井内环形冲孔成槽+分级配重的沉井综合助沉施工技术,分别对关键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项目实施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目的通过超声与肌电图对比检测正中神经,观察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后的疗效。方法 25例(32腕)中度CTS注射PRP后3、6个月,进行CTS功能评分、肌电图以及超声检查,分析神经形态参数和功能参数与CTS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注射3、6个月后,正中神经面积比(R-CSA)、面积差(△-CSA)、感觉传导速度(SCV)和CTS评分密切相关。结论 R-CSA、△-CSA是超声评估CTS恢复程度的良好指标,PRP可以良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当前现浇综合管廊施工中,传统施工工法多采用底板、侧墙和顶板分2次浇筑的方式,所涉及的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也均分2次进行施工。对此,根据综合管廊的结构特点,阐述了综合管廊钢筋骨架和模板整体支设一次浇筑完成的施工新方法,以期为高速、优质、安全地建造综合管廊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目的探讨及分析不同基因型TSC患儿CR发病情况及其位置、大小及随诊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并行基因检测的TSC患儿88例,按其基因检测结果分为3组:TSC1组、TSC2组及TSC阴性组,对比分析各组CR的发病率、位置分布及其大小,并对部分随诊患儿肿瘤大小变化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不同基因组间CR的发生率、在心脏各腔室占比及具体位置分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SC阴性组CR的最大径明显小于TSC1组及TSC2组(P<0.05)。随诊患儿中CR减小或消失与初诊年龄有统计学差
城市供热管道、石油管道等穿越障碍物时常采用顶管法施工,在顶管贯通后,会在顶管隧道内再进行输送供热管道、石油管道等安装施工。针对采用传统工艺时存在的管道、管口变形,管道焊接质量差、成形质量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通过BIM建模对传统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了一套约束输送与支撑的装置,同时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制作和施工方法。经验证,施工效果较好,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了施工安全及工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的研究尿路上皮癌(BUC)的膀胱肿瘤三维超声造影(3D CEUS)特性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病理证实的24例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瘤(BUNLMP)、32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LGBUC)和27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GBUC)患者的3D CEUS表现,对比手术标本测量BUNLMP、LGBUC和HGBUC 3组的MVD,并分析3组的3D CEUS时间-强度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BUNLMP、LGBUC和HGBUC 3组的3D CEUS时间-强度参数中,达峰时间(
目的应用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技术评估临产前宫颈成熟度,并探讨其在制定分娩方式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阴道试产的足月临产孕妇59例,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宫颈弹性成像检查,测量宫颈长度(CL)和宫颈弹性参数:硬度比(HR)、弹性对比指数(ECI)、宫颈内口平均应变水平(IOS)、宫颈外口平均应变水平(EOS),并记录孕妇的一般资料,随访其最终分娩方式,分为自然产和剖宫产两组。分析两组参数的相关性和临床预测效能。结果 59例足月临产孕妇中34例经阴道分娩,行剖宫产的有25例。宫颈弹性参数指标在两种分娩方式间
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盖梁预制工艺尚不成熟,盖梁成品质量控制难度大.通过总结工程实例的成功施工经验,详细介绍了盖梁预制工艺、工序及质量控制措施等,并且将盖梁预应力二次张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12标浦东南路站—浦东大道站—源深路站—昌邑路站3个区间盾构机长距离全断面穿越已建东西通道结构的施工工况,针对地下通道结构监测数据迟滞且无法及时、有效地反馈地层变形情况的特点,通过前期的结构调查,对盾构机在已建地下通道下方的土压力计算设定进行理论分析、对同步注浆技术及同步注浆量判定进行优化,以及对盾构机穿越地下通道结构施工缝的施工参数设定进行研究,对已建地下通道受盾构机穿越影响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保障了已建地下通道的结构变形安全,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相关项目借鉴。
针对具体施工项目,介绍了能够减少对森林植被破坏的城市森林空中步道Y形柱钢框架梁结构体系,并对该结构进行了工况受力分析,经验证,该类结构具有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小、施工速度快、受力可靠等优点。同时,介绍了不同构造形式的安装工艺及节点连接方式,有效解决了复杂高坡度山地、工期紧凑、生产安装精度要求高等难题,实现了30 d内完成3.4 km长线段空中步道的施工需求。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