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也是人情债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情的中国社会中,有许多人得了便宜,也有不少人到处碰壁,人情社会到底弊大还是利大?
  中国式的烹调术是用“合二为一”的原理去制造“味”的。至于中国人的“人情味”也是用同样原理产生的,亦即是使我之中有你,你之中有我。因此,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亦即是必须用“二人”才能去定义任何一“人”。
  事实上,在日常待人接物的态度中,中国人就不喜欢过分地划清人与我的权利界限——这样做是会被认为“很难看”的。因此,如果双方一起出去吃饭,就会由衷地或仪式性地争着付款结账;如果双方一起乘车,就会由一方先付全部的车资,下一次再由对方替两人付出车资;如果一方托了另一方代购东西,想清还时,另一方也必须仪式性地表示:“算了!”
  的确,中国人不喜欢在自己与亲属、朋友之间划分清楚的界限(与不认识的人,又当别论)。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只是“很难看”,而且是“小气”“自私”“个人主义”,简言之,就是“不会做人”。
  相形之下,西方新教国家——尤其是美国,人士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淡薄得多。家属成员在下一代成长以后,或各自独立之后,可以多年不见面。如果他们之间感情特别好,则又当别论,但是这是由个人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于一种未生下来之前已被固定了的承担义务。换言之,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与出身的家庭不再发生任何关系,而凭本身的喜恶去重组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过,文化中既然缺乏强制性的感隋设计, “人情味”就不可避免地淡薄得多。
  我在居美多年以后发现:有些美国人即使在自己选择的朋友之间,也是将界限划得清清楚楚的。他们往往把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友情开始的时候先搞得清清楚楚,以免在不知不觉间会做出令对方不愉陕之事,干扰对方的神经。因此,他们交友的方式是“先小人后君子”,其友情也多半维持在“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状态。
  反观中国人的交友方式,则是尽量替对方的需要着想(姑勿论是真心的抑或为了是“做人”)。既然双方都不喜斤斤计较,因此彼此多吃一点儿亏也无所谓。但是,偶尔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因为人我界限不清楚,有时会踩在别人的脚趾上而浑然不觉,对方开始时也会隐忍不发,口头上甚至还说无所谓,结果日久积怨,反而“以君子始而小人终”。
  这种情形,充分反映出:在中国文化中,个人没有,也不希望有牢固的自我疆界。他们宁愿让人与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依赖。因此,中国人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倾向。这与西方加尔文教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是刚好相反的,后者强调的毋宁是“上帝只能帮助自助的人”。
  这当然并不意味美国人是完全不肯帮助别人的,只是比起中国人来罕见得多,而且,他们对别人的帮助,必须由施恩惠者自己做主,而不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反射性的、不经疑问的、外加的承担义务。而且,这种偶一为之的施恩,往往是作为自己对人有好感的一种表示,而不是替别人代劳。因为,一来,他们很怕别人利用,认为别人过分地依赖自己就是一种“剥削”;二来,自己过分地去照顾别人,也会被认为是对别人自主能力的一种侮辱,而且有用“人情债”去控制别人的嫌疑。因此,他们一般为人的原则是尽量少管他人的事务,在自己这一方则尽量做到以依靠自己为主,非到万不得已不去求人,甚至还以开口向人求助为耻。实在必须去打扰别人时,他们往往会这样问:“我能向你要求一个小恩惠吗?” ( CanI ask you a small favor?)或者:“你能腾出几分钟吗?” (Can you sparea fewminutes?)并且在事后总是要道谢。
  如果中国人这样去要求自己的熟人,就会被认为是“见外”。因此,国内确实具有一种海外所没有的温情脉脉的气氛。
  然而,这种“做人”的方式,在其他文化中就不一定吃得开。有些中国人到了美国,以为主动地替别人办事,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以及多交朋友。然而,过分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作风,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怀疑,认为这样不近人情的行为一定背后藏有动机,例如用“人情债”来将自己绑住之类。因此,为了避免失去对自身行动的决策权,一般美国人多半会躲避这样的“好意”。
  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对方未经你同意,却用一点儿你没有要求过的小恩小惠强加在你身上,将你套住,然后要你替他办事。这一招,通常只能施展在海外来的“同胞”身上,用在西方人身上就碰壁。有些中国人以为用“人情攻势”就可以要求西方留学生替自己办事。结果,纵使只是举手之劳,后者却不一定肯去做,因为这牵涉到他们的原则问题——任何不经自己选择的、被强加于己身之事,都会被认为是一种来自外力的摆布。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种摆布。
  因此,从以上种种实例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里“你之中有我,我之中也有你”的“二人”关系,是一种类似“文法”规则的东西,它可以演绎出多种可能性。
  例如,它可以导致古道热肠、急人之难的倾向,而且从不放在心上,并不企望别人回报。然而,也可以造成利用“人隋债”对别人的摆布与利用。对西方人来说,帮助自己喜欢的人只是表示一己的好感,从不企望感恩图报,但也很怕被人隋债绑住,换言之,就是避免“二人”长期地你来我往互相扣住的情形,因此,中国人为人代劳的古道热肠的表现,以及利用“人隋债”去扣住别人的倾向,在今日的西方人,尤其是新教文化的人士中都是十分之少见的。
其他文献
如果你去过新西兰,从北岛到南岛,相信你见过满天繁星的萤火虫洞,魔戒中土霍比屯,路过神奇的地热世界,见识过皇后镇的狂欢与洒脱,这些都是新西兰旅游的必备项目。如果你没去过,或者还想更深入发现新西兰,去一些还没被大批游客攻占的地方,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不妨在新西兰中部的惠灵顿、马尔堡等地稍作停留,尝试以下这些新鲜体验。  酷炫体验:惠灵顿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是一个充满酷炫色彩的城市,无论山峦海湾、咖啡佳肴
前不久,北方的冷空气活跃,气温骤降,天气变冷,感冒频发。感冒是最常见换季疾病之一,当前换季天气让不少人出现“鼻塞流涕、咽喉疼痛”等症状,这正是感冒的典型表现。  据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吴义春博士介绍,经历夏天耗气伤津后,人体正气不足更容易着凉,从而引起伤风感冒,入秋人体正气尚未来得及恢复和调补,这个时候出现气温的陡降,容易导致人体不适应,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感冒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感冒是因
孟欣今年29岁,聪明活泼,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任经理,说话嘎巴脆,办事风风火火,高兴了会唱二人转,着急了能换桶装水。就是这样的“女汉子”,前天半夜12点,对着电话向我嚎啕大哭:“我特怕我撑不住,最后也会妥协。”  张颖今年32岁,电视台的编导,漂亮大方,家底殷实,走遍了中华, 访遍了五洲。可是我发誓,她找的对象就是一个完全配不上她的渣男。历经百般隐忍,委曲求全,这么凑合着只为一个目的:让父亲一了心
女友第一次去相亲,男人选了家餐厅约中午见面。  女友并不想和陌生人一起吃饭,觉得初次见面就吃东西会比较尴尬,犹豫着问我:“要不要改个地方,或者去看电影?”  我也是个只喜欢和家人、闺蜜吃饭的人,但相亲这件事还是先约吃饭最省事,因为吃一顿就能看出两个人适不适合在一起。  不要小看吃饭这件事,从选餐厅可以看出大概的年龄和口味,从点菜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和心态,从吃相可以看出家庭出身和教养。  如果这些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针对特定人群的商品层出不穷。超市商家宣传儿童酱油是“天然酿造低盐淡口的酱油”,很多家长给孩子买这种专用酱油。那么,儿童酱油真的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吗?  相关调查显示,儿童酱油的成分含量与成人酱油无异,不具有宣称的“低钠减盐”等特点。儿童酱油是否适合儿童,与儿童食品相配套的国家标准何时出台,儿童食品市场如何整頓,引发业内和消费者关注。  不久前,深圳市消委会联合市品质消费
85岁、患有脑萎缩的姥姥有个梦想:再去一次上海;59岁的妈妈也有个梦想:帮助老人实现梦想,唤醒她的记忆。于是,“80后”女孩放下工作,为姥姥和妈妈圆梦。  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愿望  今年59岁的丁秀梅是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中学退休教师,丈夫冯雪是厂里的技术人员,女儿冯珊珊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在沈阳经营美容美发店。  丁秀梅的父母和他们一家住在同一个小区。2007年,丁秀梅的父亲因脑出血住院,
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清晨,惺忪、干涩的眼睛触碰到从紧邻的厨房那边传过来的一抹淡黄的油灯的亮光,同时会捕捉到一个刺激味蕾的信息。熬好的稀饭里,倒进了从小羊羔嘴里分得的一碗鲜奶;铁皮火墙自带的烤箱里,馍片已经翻身数次,两面焦黄。  午间,放学归来,在吃白米饭都是奢侈的事情的年代里,今天一顿“钢丝面”,明天一顿白面拉条子,也许一连几天的中午,拌进面里的都是素炒大白菜或酸苞苞菜,但稀里呼噜地一盘子下肚
人生如旅行,那些路过的风景,擦肩而过的人,总是会在不经意的刹那,击中你,热辣辣的辛酸感怎么也抹不去。  2018年春节,我结束了探亲假回京。从南宁到北京的高铁,二等座931元,足足比硬卧贵了近一倍,即便如此,春运期间也是人满为患。  13小时漫长而无聊的等待,令人昏昏欲睡。车程过半,只听得前排座位上传来一个夹着广西壮族话口音的年轻女声,在跟邻座像是她丈夫的男人聊天儿。声音不大,但直率利索,穿透力特
每当看到罗列于书柜中林林总总的书时,我都会想起童年那段难忘的抄书岁月。  我的童年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那个时候,没有零食,没有玩具,也很少有课外书,更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的网路和光怪陆离的电子产品。于是,闲暇时间若能借得一本课外书,便成了我童年时代最大的快乐。  还记得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向同学借来的舒婷的诗集——《双桅船》。一读到这本书,我便被舒婷诗文里那精美的语言、新颖的构思和富有浓郁的抒
前段时间,退休老教师陈志凤守了15年的秘密,在浙江传媒学院悄悄传开,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落泪了。  15年来,陈志凤默默地资助一个身世可怜的安徽小女孩。她本来不打算告诉任何人,连家人都没有说。然而,7年前,癌症不幸降临到她身上,为了兑现当初助养孩子的承诺,陈老师在手术前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了同事。同事在帮她守了7年秘密后,最近偶然泄露了“天机”,这个感人的故事便迅速传遍了浙江传媒学院的朋友圈。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