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文本进行写作指导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我国教育的必修科目,而作文又是这门学科的重中之重。如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与教师一谈起作文就谈“文”色变。本文针对如今作文教学的一些情况,探讨如何立足教材文本进行写作指导,以此来破解作文教学的瓶颈。
  【关键词】立足教材文本;作文教学;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必修科目,起着培养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和熏陶人文精神的作用。而作文又是语文这一科目的重中之重,写好作文不仅是应试之需,更是立己立人之需,陶冶情操、传承人文是作文的内在要求。”造成如今作文教学越来越尴尬的局面,笔者认为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合力造成的。首先,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传统的教学观念当中,教师更加注重阅读教学,忽视作文教学,课时安排时间也相对较少。很多教师都认为作文成绩的高低是不能通过一时的学习加以提高的,要有较好的学习功底,所以往往不愿意在初中进行提高作文专项成绩的训练。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少有学生平时会自己练笔,除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有部分学生是从作文书里面摘抄一篇或者凑一篇作文交给老师,写作文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大多数学生(包括优生)非常讨厌写作文,一提写作文就说不会。
  面对上述的情况,笔者觉得: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语文作文的重视程度,消除作文成绩难以提高的观念,对作文的教学要做足准备,时刻补充自身文学知识储备,提高文学素养。对于优秀的文章要有所研究,教师要研究其产生的过程、编写的方式,熟练掌握写作思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作文实践,并做好修改工作,每次学生的提高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发现并指导,引导学生对作文加以重视。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丰富写作形式。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名著和每单元设置的综合性学习是经过许多专家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才编制出来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在用的这套部编语文教材。
  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在写作时能选用大家熟悉的课本素材,一来上手更快,有利于我们灵活运用;二来能很快引起同样对其熟悉的阅卷老师的注意。因此,立足教材文本,进行写作指导,通过课内的学习延展到作文写作中是一项明智之举。通过读课内名著、课文,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充分挖掘写作素材与技巧。立足教材文本,不但能在作文中占尽先机,而且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不再担心言之无物。现在,笔者仅举三个立足教材文本的写作训练实践,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立足教材文本,挖掘写作资源,破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瓶颈。
  一、立足教材文本,从写作方法入手——“学会仿写”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学会仿写”。所谓“仿写”,指的是模仿范例文章,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首先,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明确一点“何谓范例作文”。外面畅销中考满分作文书,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其内容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是有待商榷的,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手上的材料差异性较大,很难统一起来。唯一能解决这个矛盾又不花费钱财的“最好范例作文”,就是学生手中教材里面的课文。其次,部编语文教材注重经典性,所选课文大部分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有定评的作品,包括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这就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范例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都有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地方,在进行仿写训练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仿写点,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写作时出现的弱点。
  在作文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整篇文章空洞、混乱,几乎没有逻辑可言,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到哪写到哪,整篇文章的内容显得“假、大、空”,又杂乱无章。从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的这个问题出发,笔者决定让学生仿写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一篇亲情题材的文章,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
  在学生仿写前,我让学生重读了这篇课文,让学生尝试从作文的角度来点评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从“本文的艺术特色或者写作技巧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谁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情感,谈谈你读完之后的感受”等方面展开。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本文采用了寓情于景的艺术技巧,巧妙地用了衬托、对比、伏笔等手法,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和思念之情,读起来令人十分感动。最后,笔者和学生一起列出了一个大致的写作过程(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确定描写对象(母亲)——确定文章题目(《秋天的怀念》)——安排文章的线索(秋天)——安排文章的结构(总—分—总)——列出写作提纲——完成作文。
  二、立足教材文本,从读课内名著中获取写作资源
  部编版教材的名著导读跟之前相比有一个重大变化:不仅重视阅读名著的相关内容,更加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例如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应用要求,阅读教学指导非常重要。长期高质量的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内心情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目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往往被动地输入知识,而非主动吸取知识。本文将创造性提出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介绍了党参的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人工栽培管理技术。党参喜通风良好、湿润的冷凉气候,适宜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上生长,能在田间越冬。 Codonopsis plant morphology, g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随着一系列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对于语文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和文章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有一部分语文教师还没有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不能充
a撒哈拉沙漠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存环境之一。干旱、炎热、剧烈的昼夜温差,诸多恶劣的因素奠定了这里的恐怖基调,死一般的沉寂似乎应该是这里唯一的旋律。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地方,生命的声音依然铿锵有力。撒哈拉银蚁便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b正午时分,如火的骄阳炙烤着一望无际的沙漠,沙砾上滚烫得难以立足,热气氤氲下的荒漠地表温度已超过70摄氏度。这时,撒哈拉银蚁出动了。这些勇敢的小生灵身长仅有10毫米,在
期刊
读书的时光是美妙的。在闲暇的午后,寻一处僻静所在,展开书卷,放松情怀,让心灵游走于文字之间,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忽然之间,在书中遇见一个新的自己。在我看来,明月清风,良辰佳景,莫过于此。  宋人尤袤有云,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我虽然达不到饥时当肉、寒时当裘的境界,但对于文字和阅读,我始终是饥渴的。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日子过得清苦,家
期刊
在春季小麦返青后的各生育期中,供试化杀型(CHA)杂种麦优4号和T型三系杂种麦优1号与亲本和对照相比,在群体光合速率(CAP)、群体叶源量(CLSC)和叶面积指数(LAI)上都表现明显杂种优势,这些优势随生育进程呈
“热炉”定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必须制定严密、完整、科学的惩罚制度,及时惩罚那些胆敢违反规章制度的人,以维护正常的管理秩序,增强领导者的
用羧甲基壳聚糖与硝酸镨反应,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镨稀土配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表征。讨论了时间和溶液的酸度对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他们语文学习水平的标准。语文作文是对学生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一个综合性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人生、世界和自然有更深的体会和感受,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提升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策
a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b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