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ong2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许多家长、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高,学习成绩就一定会很好,学生成绩差,就说明这些学生“笨”,智力差。教学实践表明:智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一定就好,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水平并不一定高。实际上,影响学习成绩的不仅是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还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推孟,对1500名超常学生进行了长达50年的追踪研究,他们将其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各50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发现两者在智力程度上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异,而非智力因素是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
  
  一、情感教育在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起着决定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造成课堂教育情感冷淡,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和培养,潜力得不到挖掘与发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学生感到有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我学习”,和“我要学习”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就在于,“要我学习”是一种非主动学习,强制性学习,是缺乏需要的学习。“我要学习”是对学习感到需要并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学习。英语教学中,应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倡学生多与身边的人用英语交流,或者让学生找机会经常与外国人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交一两个英语笔友,互相用英语交流知识、学习经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而学生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要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基础上,强化其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满怀热情地投身到英语学习中去。
  
  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措施
  
  1 密切师生关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多年来,学校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有相当大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到教师威不可近,这种师生间的距离感不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我们教学改革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引导,激励的作用,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找到要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激励学生努力探讨,寻求答案。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才能融洽,学生才能放下包袱,把他们的真情感表露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教学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
  2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的重要内部动力。从古到今,许多教育学家都肯定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首次提出了“教会学生学习”的乐学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爱好学问的兴趣”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或保留学生已有的对英语的兴趣。
  3 以肯定、赞拓、激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对学习的态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在学习中长期遭到失败,所以他们表现出厌学的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保护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主动、热情、真心诚意地帮助其解决,绝对不要训斥、惩罚学生,以免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表扬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改正学习上的错误,让他们体会他们的成功正是老师所期待的,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为全体学生制造成功的机会,这样就能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
  4 拓宽教学空间,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长大的,这样的环境对其成长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可经常给学生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成长。例如在教牛津8BCharity Show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用英语去组织一次慈善募捐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掌握了组织活动的技巧,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每一单元的内容教师都可以把它创设成一个具体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具体的环境中学到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教学空间,通过英语竞赛、朗读、话剧等形式,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为有限的课堂创设无限的信息资源。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尽量不挫伤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尽量拓展教学空间,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黃 晓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合用N-乙酰半胱氨酸和牛磺酸对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方法实验组灌胃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和牛磺酸各125mg/(d·kg),连续28d,然后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血浆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环氧化酶-2(Cox-2)异常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NKI中研究Cox-2表达与NSCLC预后关系的文献
目的探讨甲壳低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降糖效果.方法在体外建立标准酶反应体系,分别加入6%甲壳低聚糖50,100,150,200,250,300μl,用4-硝基酚-α-D呋喃葡萄糖苷法测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生产效率迅速提高。知识更新的加快、职业变动及人才流动的日趋频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难以控制和忍受的麻烦: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失业等等。这对人们的心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高压力、高节奏、高风险的未来社会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成为适应社会需要及成功的先决条件;相反,心理不健全的人不堪来自工作、学习
摘要:作为审美对象即客体,物理学是美的,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就需要作为环境因素之一的教师的引导,如果主体被作为客体的物理学的关所吸引而产生愉悦,这就是美,这会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使物理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物理 教学 美学 应用    美学是关于审美的科学。而主体、客体、环境是构成审美关系的三要素。最简单的审美关系是由一个主体和一项客体组成的吸引关系,客体吸引
【摘 要】 巧用多媒体,可以弥补说明文相对简单、枯燥的不足,让说明文生动起来。  【关键词】 多媒体 说明文 生动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感觉教学说明文时,课堂气氛是死水一潭,学生是昏昏欲睡,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一切由于说明文在表达上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乏生动性;在内容上比较浅显易懂,叙事性、故事性较弱;在教学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上又较抽象、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