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诗人优劣论的理论体系与历史价值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9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诗人成就进行优劣定位,是中国诗学史一直关注的问题,刘克庄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诗人优劣论将诗人分为高峰诗人、开创诗人、“大诗人”、特色诗人、缺陷诗人,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作的历史定位比较符合相关诗人的历史地位,因而具备历史合理性;与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观点相比显得更加准确,对元明清及今人的诗人优劣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具备历史影响力。而历史合理性与历史影响力正是历史价值的体现。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召开纪念何其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由副所长高建平主持,与会学者一起回顾了何其芳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研究历程,对何其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学术史上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也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非常关键的一年。为了切实弘扬《讲话》精神,总结《讲话》70年来指导我国文艺与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
为纪念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从戎840周年,深入研究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弘扬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国陆游研究会、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学院主办,汉中市陆游研究学会、汉中市博物馆、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共同承办的"纪念陆游从戎南郑840周年暨唐宋诗,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解放区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文本。它发表于1942年,当时延安的性别/个人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统摄于抗日救国的宏大目标。但丁玲的"有感"却偏离上述思路,在一片"抗战建国"的大话声中,她关注女性日常经验,并暗示革命和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未能在女性日常生活领域得到验证。丁玲的言论给她招来阵营内部的激烈批评,又被不少研究者推为以女性主义视角反威权体制的典型文本。可除此之外,在这篇短小的杂文中还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结合丁玲的早期创作和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主题,本文试图以此探究现代中国关于女
晚清以降,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受到科学、道德、审美三大领域分而治之的现代知识体系的冲击而开始了艰难的学科转型。在此种知识分类、学科分化的语境下,五四文学革命试图摆脱以政教伦理为依归的文学观念,实现文学"独立",但在试图摆脱道德束缚的同时却与科学产生了一种"剪不断"的纠葛,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文学史书写都是在以"理还乱"纠结进行着。本文拟通过疏解文学、道德、科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生成过程中的盘根错节,重新审视并反思五四的文学选择。
本文主要探讨田汉的旧体诗词创作从"现代"向"当代"转型过程中的诗学流变问题。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乱时期,田汉的旧体诗词创作直接承续了近现代南社的诗歌传统,且受到宋元和明清易代之际遗民诗的熏染,饱含了强烈的遗民意识,属于广义的"遗民之诗",而有别于强调遗民的时间性和现实身份的狭义的"遗民之诗"。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田汉的旧体诗词创作发生了新变,一方面他转向了当时流行的以"仕人之诗"为核心的"新台阁体"诗词的写作,另一方面他在晚年也写了不少保持中国传统士人气节的"士人之诗"。田汉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学转型,
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之际的9月24-26日,中国鲁迅研究会与绍兴市人民政府在鲁迅故里绍兴主办了“鲁迅:经典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得到来自中国大陆,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的积极支持,在“鲁迅与现代中国”、“鲁迅作品经典文本解读”、“鲁迅的世界影响及其他”等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突破。
2011年11月12-13日,“视野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现状”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新校区乐乎新楼召开。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文学评论》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以及韩国木浦大学等的三十多位当代文学研究学者参与了研讨。
解剖社会、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需求使鲁迅由青年浪漫主义转为坚实的现实主义。鲁迅对现实主义的系统思考大致集中在1923至1927年,他认同革命现实主义并深入探讨了典型性与真实性的关系问题。
当代词学文化学研究在80年代之“文化热”、“宏观研究”以及词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基础上,近20年来趋于兴盛,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深化了对词体本质属性的认识,确立了文化学研究的方法,极大地拓展了词学研究的领域,提升了词学研究的价值。但在理论建设上尚显薄弱,有明显的方法论崇拜意识,偏重于“词学文化学之研究”,而缺乏“词学之文化学研究”,重横向扩展而忽视本体深入。当代词学文化学研究应在“文化转向”阶段完成后,以“词学文化学之研究”为基础,以“文学转向”为旨归,由文化本位转向文学本位,迈向“词学之文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