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画报50年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画报》创刊50年了。同全国政府所办的画报一样,《云南画报》出生于计划经济年代,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里成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活着。这个计划经济产物本身包含了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缺失。而大势所趋则不可逆转。
  多少有点欣慰的是,《云南画报》还存在。内容定位从时政综合型到人文地理型再到人文地理旅游型的转换。依赖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云南旅游大省的土壤而存活。在这漫长而短暂的50年间,对于云南画报社的每个员工,除了艰辛也不乏感动:复刊初期省委书记安平生对《云南画报》的细致点评,省委书记普朝柱对《云南画报》经费支持的批示,现任省长秦光荣和副省长刘平对《云南画报》的关心,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省财政厅、省旅游局领导对《云南画报》给予的各种支持,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张伯海先生提醒《云南画报》坚守了“边疆、民族、旅游”三大特色,在此一并真诚地鞠躬并致谢还要感谢那些对《云南画报》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州市县领导;感谢海内外广大读者厚爱。是这些关心支持、鼓励厚爱成全《云南画报》在做一个梦。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有70年的寿命,但这并不是每只鹰的定数。40岁时,鹰已经老了,喙变得又长又弯,爪子老化无法有效捕捉猎物,翅膀变得沉重,飞翔吃力,难于取食,生存面临威胁。它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等待死亡的到来,另一个是用痛苦换来延续生命的新翼。顽强的鹰会通过击打岩石,让喙脱落,重新长出新的。用新的喙拔掉老化的趾甲,再用新长出来的趾甲拔掉身上的羽毛,在经历了有限的150天的蜕变后重新翱翔蓝天。50年的《云南画报》像一只鹰,50年的《云南画报》也应该像一只顽强的鹰。
  


  


  


  


  


  


  


  


  


  


  


  

其他文献
昆明是座闲适的城市,独特的自然天赋,造就了当今夫都希人向往不已的昆明武休阳生活,山水拥抱着的昆明,有无数享乐的好去处。而当盘龙区双龙乡的野鸭湖_山水假日小镇列入云南60个旅游小镇计划后,昆明人发现在城市的东北方,又一个度假胜地吸引着他们。这是一个供你消磨时光的运动型度假小镇,集中水上运动、山地自行车、拓展训练,以及高尔夫等资源;是一个会议度假和体验型度假小镇,让繁琐的工作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解决;也
期刊
2010年2月26日,是祥鹏航空开航四周年的庆典。从2006年开航至今,祥鹏航空在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下,在云南人民的支持下,一步步朝着“打造云南本土航空公司”的目标扎实推进,一直以“义、简单、高效、创新、分享”为企业文化诉求。四年来。取得的成就斐然,截至目前已拥有飞机12架,在册员工近千人,开通省内外航线26条,通航城市达到28个,初步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覆盖云南省内主要城市。辐射西南、西北
期刊
鲍勃·迪伦在《日升之屋》里唱道:“生命中惟一的快乐,是一个镇接一个镇的游荡。”而我听到这首歌时,大脑中对位出的画面,正是耿马。  云南南部,山谷中一个个坝子,热带风光、小乘风味、人民淳朴、山川如花,道路迢遥——你道它延伸到国境便戛止?NeVer,自自在向缅甸向越南伸将出去,逗惹旅行者丝缕不绝的远意行思。  而这南国的南国,懂行的旅行者自会更青睐临沧——耿马。  “跟随一匹白色骏马寻找到的黄金宝石之
期刊
沧源有着佤族歌舞之乡、植物王国、崖画之乡的美誉,狂欢的余温还在蔓延,意犹未尽,于是再撒上把野,到沧源各乡镇再深入体验一把原生态之旅。于是,我们决定先一路向西,首站翁丁,途经班洪,直抵南滚河,大约两日行程;接着返回县城。再沿着北边一路玩转勐来旅游小镇和崖画谷景区(北线风光详见本期画报《汇聚边陲秘境的传奇之乡》一文)。    最后的原始部落    翁丁,佤语中意为云雾缭绕、有高山白云湖之灵秀的佤族原始
期刊
城市休闲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昧,是我国旅游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产品。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开展,云南旅游正从观光旅游转变为休闲度假旅游,以旅游度假、体育健身、户外运动、温泉康体、休闲娱乐文化等为主的“休闲经济”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休闲产业将成为云南新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云南的昆明、丽江已在中国著名休闲城市中榜上有名,其他的一些旅游胜地和次中心城市也正在为此而努力,《
期刊
东方休闲之都——杭州    西子湖畔,郁郁葱葱的绿林之中掩映着一些极具特色的茶座、咖啡厅和酒吧。晴朗的日子,人们可以三五成群地在湖边漫步,感受垂柳拂面的清新。欣赏波光潋滟的美景。若是雨天,雨雾笼罩的西湖更具特色,在湖边的小屋品茶聊天也变得别有韵昧。  总之,杭州的“慢”生活中心正是千百年来为无数人所赞赏的西湖。正是因为西湖,杭州这个城市才变得更有底蕴,更加生动起来。  杭州是美丽的,也是小资的,处
期刊
云南省旅游局局长喻顶成在10月召开的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上总结了两年来云南开发乡村旅游的情况,首批50个旅游特色村的建设通过了全面检查验收,第二批50个旅游特色村正在加紧开发建设,第三批50个旅游特色村即将全面启动建设。至此,全省已形成覆盖16个州(市)76个县(市、区)1 50个旅游特色村的产业规模。按照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将建设200个旅游特色村。他强调,各地在开发建设中要立足于自身的
期刊
通海县是云南省的文物大县,由于保护文化遗产成绩显著。2009年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称号。通海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共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处:秀山古建筑群;省级重点文保单位7处:聚奎阁、通海文庙,河西文庙、杨广法明寺、河西大福寺、河西圆明寺、小新村三圣宫等:葛中选神道碑等市级文保单位9处;苏氏宗祠等县级文保单位65处。杨广法明寺、通海古代民
期刊
秀山镇是通海的县城,因背倚秀山而得名,秀山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旅游名山,秀山脚下的秀山镇自然也就为游人所青睐。秀山镇依山临水,前有杞麓湖,后有秀山,城镇居于中间。城周围波光澄碧,群峰列翠,点缀成一幅精巧秀丽的山水图卷。清代著名诗人钱南园在《雨宿通海》中写道,“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正是秀山镇山水城郭的特色,因而被人们称为“云岭江南”。    一座通江达海的古城    30年以前就去过通海
期刊
礼乐,来源于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的周礼,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通海的宗祠和洞经成为了礼乐的代表,祖祖辈辈恪守于礼仪,人人都富于爱心,以仁推礼。    礼失而求诸野    2010年,到通海一游,在文庙街我们走进一院古老的民居,院落整洁古朴。一位大妈手提菜篮正准备出门,我们赶忙上前说明来意,大妈笑呵呵地欢迎我们进屋,然后说:“你们慢慢看,走时帮我把门带上。”说完,径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