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08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相关专业进行介绍,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地方产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市的工业发展覆盖了机械、纺织、电子、化工等,其中重要领域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此工业领域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生产力。湖北文理学院作为省属多科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一直以来努力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撑与服务,以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培养善于创新实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做了修订,坚持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定位,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一、汽车零部件生产与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关系简介
  汽车配件的生产与整车的装配都与机械加工、机械零件的装配紧密相关,整车的动力装置是靠能源提供,对于汽车生产管理与汽车售后服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我校的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分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新能源汽车、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和汽车服务五个方向,这为地方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二、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的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主要为服务地方经济而开设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等环节和学生就业去向等均有体现,其中在实习环节及学生就业方面尤为明显。
  (一)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特点
  当前,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构造(一)、汽车构造(二)、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测试技术、汽车CAD/CAE、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该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襄阳市,并且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选择留在家乡工作。为了便于学生就业时尽快上手,此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实验课课时比重加大了。
  除了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专业特色外,其他方面也有体现。具体来说,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汽车驾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校外的生产实习等。校内实验教学主要开设汽车整车的性能测试;校外实习主要去东风汽车的生产基地实地参观,驻厂观摩;校外实习包括新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门为地方的汽车产业量身定制的,有效缓解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就业特点
  由往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襄阳第二汽车生产基地,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再加上是服务于家乡的经济建设,毕业生入职后工作比较安心,不会频繁跳槽,深得企业青睐。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
  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上,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在前两学年主要接受理论教学,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每学期都会在企业参加实践学习,这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四时学生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此论文的题目来自企业,由校企双方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相关工作。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实习环节熟悉汽车配件的生产流程,另一方面,促进专业课教师与相关企业的深入交流,适时了解汽车产业格局下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四、未来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在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举措
  (一)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明确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现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平衡发展,创办出有自身特色的地方高校。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力争创建一支作风优良、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对于一些青年骨干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送出去培训,让他们多接触生产实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制定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高校任教或做兼职教师。改革教师职称评任制度,把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定期邀请成功人士来校讲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学生的创业思想,塑造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摆脱思维定势,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39.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是建立学科意识、揭示化学规律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因此探究性学习方式应以实验型探究为主。本文结合实例就化学实验与探究教学融合在新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做了探讨,为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探
摘 要: 本文试图探索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语篇分析为主、任务阅读为辅,强调在阅读活动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任务,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强化各种语篇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大学英语阅读 教学模式 语篇分析  一、引言  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符合大学生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社会对大学生能力
摘 要: 优秀的化学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设计好教学设计,是把握一堂课的前提,也是关键所在。备课标,备教材,是做好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前提,也是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设计 备课标 备教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由于现实的无奈,很多教师过分
摘 要: 生活实践是知识获取的源泉,知识是生活实践的有效总结,二者不可完全分离,而教学过程作为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也需要融入相关生活知识,脱离了生活知识,其理论知识则失去了强大的支撑。高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化学知识都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有关,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合理开展生活化教学,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 生活教学法 高中化学教学 优化策略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能
摘 要: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利用科学史素材,开展生命科学史教育,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结合生命科学史进行课堂教学的典型范例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渗透生命科学史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生命科学史 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兴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对于高中生物课程而言,重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并利用该教学法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 趣味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1.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更强调趣味性,通
摘 要: 根据传统项目教学的缺点和产学研教学的优势,文章提出产学研与项目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并给出了在相应的教学方式下的教学实施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很好地融合企业、学校和科研所之间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关键词: 产学研 项目教学 高校教育  高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与企业脱节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企业缺工严重而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奇怪现象,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在国外获得
文章从“千禧”一代这一特殊时期受众群体入手,研究“千禧”一代时代、思想、消费方面的改变,旨在为“千禧”一代的休闲服装设计提供一种新设计思路.通过实地商场服装品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