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病理与临床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组织病理与临床的关系,探讨其临床转归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90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持续随访观察.结果 (1)9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8(29~260)周.(2)15例(16.7%)患者肝穿刺检查示无肝脏组织学病变,75例患者有炎症病变,其中G1期54例(60.0%),G2期21例(23.3%);肝纤维化分期S1期42例(46.7%),S2期21例(23.3%).(3)肝纤维化分期S2期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5.9±16.4)岁,与S0期和S1期患者平均年龄[分别是(38.9±13.6)岁和(42.7±14.8)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分级为G0期患者的血清ALT水平[(13.4±3.6)U/L]与G1和G2期患者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7.3±4.3)U/L和(31.8±7.2)U/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组织炎症分级与HBeAg阳性与否及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无关(P>0.05),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无关(P>0.05).纤维化程度高者以HBeAg阴性者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超声定量检查脾脏长度和厚度在肝纤维化分期S2期与S0、S1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随访中60例血清ALT持续正常(A组),22例血清ALT短暂升高(B组),8例血清ALT持续升高(C组).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时肝纤维化分期S2期患者所占百分比在A组和B组低于C组患者,但S0期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年龄、肝纤维化分期是进展为肝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多数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有轻度炎症,不伴有或伴有轻度肝纤维化,且肝纤维化随病程发展有不同程度进展.随访研究表明这些携带者中部分在近期内需要抗病毒治疗.
其他文献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三大慢性合并症之一,目前发病率高达60%~90%[1],在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者可达100%,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
室性早搏(VPB)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西药都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1997-12~1999-10,我们运用逍遥散治疗室性早
LDR能刺激成人、儿童和婴幼儿的细胞转化,对营养不良儿童的刺激反应较低,对脐血则刺激效应较明显。LDR对成人CD4细胞的刺激效应强于CD8细胞,而对同样的刺激效应,NK细胞则需要较大
目的:研究相对性缺血缺氧状态是否促进前列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方法:选取青春前期SD雄性大鼠40只,将实验组大鼠前列腺的主要动脉阻断,复制出大鼠前列腺相对性缺血缺氧状态,对
病毒性脑炎系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一般为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发热可高达40℃以上,重型病例可有抽搐、意
目的 对累及视路的肿瘤,术中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监测技术,监测视路的传导功能,为保护术后视觉功能提供实时的电生理传导依据.方法 对16例累及视路的颅内肿瘤及颅骨病变,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这一生物学特性为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文
近年来,中医在鼻咽癌早期防治方面已取得许多成果,体现了中医" 治未病”和 "辨证论治”的优势.黄连对 HNE3 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明显[1],益气解毒片能杀伤鼻咽癌 (NPC) 细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9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胃肠道间质瘤中胃60例,小肠15例,结
目的 比较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NCEP-ATPⅢ)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3种代谢综合征(MS)定义在上海地区老年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