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来源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医在鼻咽癌早期防治方面已取得许多成果,体现了中医" 治未病”和 "辨证论治”的优势.黄连对 HNE3 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明显[1],益气解毒片能杀伤鼻咽癌 (NPC) 细胞株[2],对 NPC 细胞裸鼠移植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并且能体外干扰 NPC 细胞的基因表达,使 NPC 高危者的 EB 病毒相关抗体滴度下降或转阴[4].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方对 NPC 细胞端粒酶及端粒酶 RNA 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在癌前病变细胞的逆转,即促进癌细胞的重新分化方面展现了新的苗头[5 ] .中医防治优势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因此,如何提高其早期确诊率成为提高疗效的关键.1 EB 病毒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EB 病毒血清学检测是目前鼻咽癌筛查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相关研究一直非常活跃.( 1)以纯化的 EBV-DNase 为抗原,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 EBV-DN ase 抗体,发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该种抗体,该法灵敏度 (87.1%) 较高,而且特异性明显高于 EBVCA-IgA[6];(2)选择 EB 病毒-ED 和EA-D 两个阅读框架 BGL F 和 BMRF1 基因编码蛋白各合成一条肽链,作为捕捉抗原检测相应的 IgA 抗体[7] .因该方法可以用唾液代替血清作为标本,方便易行,但阳性率偏低 (72%-77%);(3)Jcabl 等曾提出,鼻咽癌患者体内可出现高水平的 ZEBRA/IgG 抗体[8].进一步研究表明,EB 病毒 ZEBRA/IgG 抗体在鼻咽癌病理确诊前3.5年已呈阳性,在癌前各阶段阳性率逐步升高 ,病理确诊时达最高值,提示该指标可以作为鼻咽癌的一种标记物用于高危人群筛查[ 9];(4)PCR 扩增 EBV-DNA 酶及 NA-1 基因片段,其结果与血清抗 EBV-DNA 酶抗体( E BV-DNase antibody,EDAb)及初次细胞病理学结果相符,但该法对标本要求高,且灵敏度低 ,对肿瘤细胞中 EBV 基因组拷贝数少的片断很难诊断[10];(5)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鼻咽癌细胞 EBV-DNA,而不是周围的淋巴细胞,是一种快速诊断方法,可提示鼻咽癌与 EBV 的直接联系[16];(6)以 Raɡi 细胞内的 EB 病毒早期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 ELISA 法用于鼻咽癌的诊断[12],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明显提高,但结果欠稳定;(7)近年发现,EB 病毒早期抗原成分中的某些酶类如 DNase、胸苷激酶(TK)等可被鼻咽癌患者血清特异性中和,表明存在相应抗体[13];初诊鼻咽癌患者 EBV-TK 抗体检出率为92.3%[14],而健康人血清未能检出相应成分,这无疑对其早期诊断具有实用意义.
其他文献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NO可调节妊娠期间子宫收缩性和宫颈成熟过程,因而与分娩密切相关.本文对子宫内NO合成和代谢,NO与子宫收缩性及分娩等的关系
目的 构建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与其受个旧矿粉体外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方法 以BEAS-2B为对照组,以采自个旧井下作业面的矿粉为染毒物在
目的 :研究蛇床子水提取液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S180 肉瘤移植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然后对S180 荷瘤小鼠给予 4种剂量蛇床子水提取液后观察瘤重、小鼠生存天数及血清涎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三大慢性合并症之一,目前发病率高达60%~90%[1],在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者可达100%,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
室性早搏(VPB)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西药都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1997-12~1999-10,我们运用逍遥散治疗室性早
LDR能刺激成人、儿童和婴幼儿的细胞转化,对营养不良儿童的刺激反应较低,对脐血则刺激效应较明显。LDR对成人CD4细胞的刺激效应强于CD8细胞,而对同样的刺激效应,NK细胞则需要较大
目的:研究相对性缺血缺氧状态是否促进前列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方法:选取青春前期SD雄性大鼠40只,将实验组大鼠前列腺的主要动脉阻断,复制出大鼠前列腺相对性缺血缺氧状态,对
病毒性脑炎系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一般为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发热可高达40℃以上,重型病例可有抽搐、意
目的 对累及视路的肿瘤,术中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监测技术,监测视路的传导功能,为保护术后视觉功能提供实时的电生理传导依据.方法 对16例累及视路的颅内肿瘤及颅骨病变,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这一生物学特性为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