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码转换和跨语言浅析二语课堂中的母语角色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和跨语言一直是二语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是否应该在二语课堂上使用母语。本文从语码转换和跨语言角度入手,以相关理论与研究为基础,探讨二语课堂中,是否应该使用母语,应该如何平衡二语与母语的使用,或应该如何使用母语,即在何种情形之下使用母语。本文将简要介绍该主题的理论和关键术语,并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英语教育;语码转换;跨语言;二语课堂
  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是指在交流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之间进行系统的转换。为了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值得注意的是,语码混合是指儿童受到不同语言系统的语言干扰。对于多语儿童来说,他们对每种语言都有不同的规则,他们交替地、无意识地使用它们。另一方面,语码转换是成年人为实现某些交际目的而进行的系统活动。例如,英语/法语使用者之间进行英语对话时,当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时,对方可能会使用法语单词进行解释。
  对于讲一种以上语言的人来说,语码转换是他们自然的交流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多语言课堂中排除母语是不自然的(Kirkpatrick,2014)。虽然语码转换可能引起争议(因为它有时是无意识的和自动的),但当教师穿梭于语言之间进行教学时,它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已有大量研究指出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首先,许多教师在语言之间切换以管理课堂。其次,语码转换用于发出指令。第三,教师使用母语来介绍背景或文化差异。第四,语码转换用于解释词汇或语法。第五,教师采用语码转换来翻译或检查理解,旨在改进和刺激教学与学习。此外,其他功能包括:重复、提供反馈、与个别学生互动等。语言课堂中频繁使用语码转换:80%以上的教师使用母语来解释复杂的语法;50%以上用于考试和背景信息;不到16%用于课堂管理和非正式对话。
  跨语言
  跨语言是一种有意识地交替使用语言的教学实践。与语码转换不同,“跨语言意味着超越语言和非语言的认知和符号系统之间的传统鸿沟”。跨语言基于双语者从他们的语言库进行交流,意味着他们战略性地利用他们的语言库来实现有效沟通。
  在课堂上,跨语言是指教师或学生使用两种语言来推进学习过程。跨语言是一种有认知参与的语码转换的使用,因为它同时涉及两种语言而不是孤立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单语课堂教学法有可能限制多语学生的学习。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在实行单语政策的学校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他们对多种语言系统的灵活使用可能会受到限制。此外,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单语环境下的多语学习者极有可能创建自己的多语言资源。此外,在课堂上使用跨语言在不同学校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课堂上使用跨语言的优势在于:促进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有限的语言能力;帮助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在内容学习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第二语言。虽然大多数研究是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进行的,但Makalela(2014)完成了一项关于南非几种语言之间的跨语言研究。他指出,跨语言有利于学习者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同时能够促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凝聚力、提高认知能力和加强教师对多语言的认同。他声称在多语课堂中使用跨语言对学习者有积极的影响,并可以强化他们的多语身份。
  二语课堂中的母语使用
  在我看来,在语言课堂的多语言环境中,完全排除母语是不自然和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作为语言学习者和教师,应该承认这一事实并努力与之共处。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我意识到在二语课堂中排除母语是错误的。由于母语和二语习得是不对等的,因此接触二语不能直接形成习得。此外,仅使用二语的教室可能不适合低水平的学生,因为它会妨碍学生理解指令和参与教学任务。在一些国家,如果只用二语教学,二语能力有限的教师可能对学生没有帮助。此外,语言的使用不仅与语言本身有关,还与文化身份有关。因此,排除母语不利于学习者的身份认知并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母语可以成为二语学习者的有效媒介。母语没有限制二语的学习过程,而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辅助理解和认知的途径。在母语的帮助下,学习很可能变得更容易。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二语水平和认知能力,母语在二语课堂中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母语可以在学习二语的初始阶段提供帮助,因为学生作为初学者无法通过二语来理解。当新的或复杂的材料出现时,母语也可以作为媒介加快学习进程(Swain&Lapkin,2013)。
  对语言教师而言,在二语课堂中排除母语是不切实际的。在课堂上完全不使用母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语码转换是多语言使用者的自然交流方式(Kirkpatrick,2014)。在闡明教学、检查理解、提供反馈、介绍背景信息、教授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等时,教师可以使用母语。在这些情况下使用母语很可能促进教与学,而不是破坏它们。不可否认,学生的观点同样重要。尽管许多学生认为纳入母语对他们在词汇、理解和讨论等方面有益,但也有一些学生深受二语接触最大化是学习关键的观念的影响。有鉴于此,教师应牢记这一点,并尽量平衡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意见。最后,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语言习得可能会有所不同。在美国取得成功的教学法可能不适用于中国的课堂。诚然,关于使用母语的明确解释和使用程度尚未得出答案,而这对于在二语课堂中充分利用母语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有责任将母语使用规模量化,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Kirkpatrick,A. (2014). Afterword. pp. 214-221.In Barnard R. & McLellan J. (2014) Code-switching in University English-medium Classes:Asian Perspectives. 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
  [2]Makalela,L. (2014). Moving out of linguistic boxes:The effects of translanguaging strategies for multilingual classrooms. Language and Education,29(3),1-18.
  [3]Swain,M.,& Lapkin,S. (2013). A Vygotskian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n immersion education:the L1/L2 debate. Journal of Immersion and Content-Based Language Education,1(1),101-129.
  作者简介
  万雨忆,1996,女,汉族,河北昌黎,硕士研究生,成都东软学院,英语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五育主张可以影响学生、教师,以及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进入新时期,焊接实践课教学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将五育思想引入焊接实践课教学,可以进一步推动焊接实践课改革。本文主要围绕“五育的内涵概述”、“基于五育育人下的焊接实践课建设”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结合五育思想,重新构建焊接实践课教学体系,使焊接实践课具备新时代内涵,适应学生学习、适应市场需求,彰显特色与价值。  关键词:五育育人;内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短小精悍、显微知著的特点迅速获得师生的青睐,成为当前教学中的热潮。本文以金工实习教学内容多、时间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讨论了微课在金工实习教学中的设计及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微课;金工实习;实践教学;应用  前言  金工实习是工程实训的重点内容,随着工程实践实训基地的扩大、实践教学内涵的扩充,一些新工艺技术被渗透到金工实习之中,然而学生参与实践实训的时间不断紧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观念中,知识价值的评估往往与其载体的价值直接挂钩,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价值。这与现代知识产权理论所保护的对象有很大出入,成为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和文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随着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以及知识市场化,2016年以来在各大网络平台的推动下互联网知识付费悄然崛起,这种模式的迅速推广,不仅是互联网经济的突破和发展,其发展的价值理念与知识产权保护更是呈现相辅相成的状态,这将是我国知识产权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现在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焦点,具体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文化品格方面入手,浅谈文化品格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文化品格  英語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学,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唱完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在教学中多涉及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唱到情景参加,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基本知识,另外,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多元化
期刊
摘要:英语语音课作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一年级的必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学生基础薄弱、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将超星学习通平台运用到英语语音语调课堂中分析线上教学在高职英语语音课教学中的优势、线上教学平台功能的适用性及各种功能应用于语音教学的方法和效果,讨论了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指出线上教学在提高学生语音水平方面的有效性,建议在今后的英语语音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
期刊
摘要: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英语作为重要构成要素,其地位不言而喻。选择了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虽然版本不新,虽仍适应小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教授和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学英语教材;核心素养;语言能力  从近年来相关的课程内容和课时变化来看,英语在小学教育的地位与日俱增。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个
期刊
摘要:《论语》一书向世人傳达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它不仅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促进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苏慧廉的《论语》译本被英国牛津大学认为是最好的中国典籍翻译作品。因此本文将对其译本进行分析研究。首先,第一章主要通过对苏慧廉译本背景和意义的探究,同时运用“操纵论”理论,结合语言、社会、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分别总结对每一类的文化负载词的策略。其次,第二章主要通过操纵论并结合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当代大学生要学有所成,有所创新并成为大师级人物,必定要走文理交融的康庄大道—将学科融合,多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而传统的文理交融模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媒体形势,微信公众平台由于诸多的优势和特点应时而起,可以作为文理交融教学新媒介,为未来文理交融教学提供重要思路,填补传统文理交融模式在新媒体方面的空缺。  关键词:微信,文理交融,教学  一、文理交融产生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开
期刊
摘要:分享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分享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是与他人达成交流、理解、合作的行为基础。本文从幼儿分享行为观念、幼儿分享行为发展、幼儿分享行为动机来阐述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以期对幼儿分享教育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分享教育  我国教育部印发的2001年起施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关于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要求,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联系更为紧密。面对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如何运用好网络技术,跟上时代发展,促进与世界的联系这一课题日益紧迫。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探索适合广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思政课程改革,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信息网络;思政课改革;线上教学  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