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自然之美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john6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20世纪初,因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竞争发展环境激烈,人们逐步放弃了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到了21世纪,自然环境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观点被提出并受到大力弘扬与发展,人变成了自然美的感悟者与欣赏者,而设计师们正是受到此思潮影响,开始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当今大量设计作品中充斥着“自然元素”。本篇论文从何为自然美出发,讲述了自然美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自然之美与现代装饰美中的自然元素。
  关 键 词: 自然美;室内装饰;自然材质;盆景装饰;奇石装饰
  一、自然美
  (一)何为自然美
  自然美在美学研究中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通俗地来讲,其主要研究的是关于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经由加工演变使其作用于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美学。其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然中已有的形象,如山峦、湖泊等;另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创造而产生的,如建筑、园林等。
  然而,自然美的概念在一开始并没有被明确提出。柏拉图认为“自然被认为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是事物的灵魂,是世界的和谐秩序。自然往往高于人类,人类在模仿自然,试图达到与之比肩的程度,但那并不是真正的自然”。这种概念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中世纪,神学观念盛行,自然就与神学产生了联系,这种神秘主义与自然的和谐概念交相呼应。歌德对自然的歌颂中也往往包含着神秘主义倾向。正是黑格尔通过否定,真正确立了自然美的概念。在他看来,自然美既不是美的标准,也不是美的基础,自然美这一概念才得以被区分出来。正是在这种历史的演变之下,多歧为贵不取苟同,我们才得以了解了自然美的内涵并为之找到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平衡点。
  (二)自然美的演变
  自然美经过多年的形成,演变与发展,我们得知,它从来不是脱离人类生活独立存在的美,它总是与人类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趋于感性,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都将其归于自然界中的“神”,万物皆有灵,人们敬畏自然,不敢亵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渐渐有了区分人与自然的意识,并有了一定的能力去改造自然,使它可以以人类所希望的形式存在,“人性化自然”也就随之产生了。
  “人性化自然”在产生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能力也逐步提高。到了农业社会,自然的运行也存在了相应的差异。它在中国往往象征着至高的善,而在西方则主要是生命意志的象征。因此,尽管康德、黑格尔等学者都对自然进行了分析,但在西方早期形成的还是自然哲学而非自然美学。反观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说是卓越的。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中国古人从不把自然与生活分离开来,而是欣赏自然之美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和谐共生之美。因此,中国出现了田园诗和山水画,甚至把大自然带回家,出现了园林设计。
  如果说农业社会是人类与自然的情感生成,那么到了工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演变为了征服与掠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生,这些都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资源无休止掠夺并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随着这一危机的出现,人们终于开始重新审视了他们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开始初见雏形。
  时至今日,人对自然的探索已经从自然界本身转移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为当下热门的观点“人与自然”。人们逐步开始重视自然,保护自然,了解自然,并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二、我国古代的自然美装饰
  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无论是室内软装还是室外园林建筑,由自然美所产生的设计风格都占有着很大的比重。这一风格的产生是由历史的演变以及中国民族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演变得来的,它有着长久的发展历程以及丰富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经久不衰。下面我就以古今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浅谈一下自然美是如何作用与环境设计中来的。
  (一)我国古代的自然美装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运用自然美进行装饰的民族之一。在古人看来,欣赏自然风光,融于山水中, 是为人生的一件乐事。“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崇尚人与自然和谐贯通的精神,使得古人们对自然元素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无论是住宅园林本身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感,还是室内大量的装饰物上,都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自然美”早就充斥在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方方面面。
  1.盆景装饰
  盆景,是一种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在盆内集中典型地再现自然景观的一种装饰艺术。它作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品,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展示出不同的景色,可以使人们体会到自然之美的同時,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新高雅。
  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代表的是东方艺术的自然品味,也是中国特有的自然美艺术。盆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方环境等影响,它的外观造型形式和处理手法也各具特色。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创作规律和艺术特征。
  盆景作为装饰物虽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也不能违背其观赏的基本原则,否则难以满足为室内增色、使四壁生辉的目的。 因其色彩多为单色系,普遍朴实无华,所以摆放环境要尽量简洁淡雅,不要杂乱不堪、背景过于艳丽。在室内摆放盆景应尽量以白墙作底色效果为最佳,一般放在落地高几,靠与墙壁处,室内摆放盆景也可替代普通的书画卷轴,更显得环境优美,清新典雅。
  人们常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与“无声的诗”那是因为,盆景艺术是自然美的集大成者,它将文学、绘画、园艺等艺术相互融合,把自然景物融于方寸之间,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盆景艺术在古时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被看作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故盆景艺术实为一种“高等艺术”。
  2.奇石装饰
  奇石装饰,多为未经过加工雕刻而直接可用于陈列、收藏等作用的自然装饰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不受大小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形、色、纹、象、意五方面是奇石鉴赏最基本的要素,是鉴石、赏石的最基本的依据。观赏奇石装饰要富于想象,要以“发现艺术”的眼光来发掘奇石的美。   自古人们就有着“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等句,可见古时的人们对于奇石装饰的看重。古代的奇石装饰多用于自然摆件、清赏把玩,文人们在把玩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些奇石不同的文化意蕴与内涵,使其自身又富有了极深的人文价值。它与其他装饰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贵在天成,“瘦可见骨、清向俊秀;漏可见深,幽深古奥;透可见光,豁然开朗;皱可见纹,凹凸有致。”世上从没有两块相同的石头。它的存在最大程度地、真实地体现出了自然之美。
  奇石装饰它自身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文化价值,都源于它的自然美,是大自然的新奇造化,它是大自然历经千万年甚至数亿年而形成的千般造性的天然艺术品,也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珍贵的礼物。它的身上赋予了人们对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憧憬,是古代自然美的强有力的体现。
  3.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文学、哲学和智慧集于一身,还与丰富的“自然美”美学思想息息有关。它主要由山脉、岩石、河流、植被和建筑等构成。在此基础上,人们发挥不同的想象力,呼应、利用自然元素,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最终达到自然与自身环境相结合的和谐之美。
  中国园林也被称为“自然风格”的直接展示,因为它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园林里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是天然的、充满生机的。它们混合交融在一起,就像在自然界中一样。还有着古色古香的古树,随时变换花色的各种花卉,这些自然界中的事物在建筑中相互映衬,自然生长,使得建筑增添了许多自然风光。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状态,使人们分不出是园林设计添加了自然元素,还是在大自然中建造了一栋园林。这也充分体现了古代人们尊重自然、渴望亲近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追求。
  三、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自然材质
  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自然元素有着大量的运用,材质普遍为花草、树木、砖石、陶土、藤条等。这些自然元素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中往往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如果善加利用,就会使室内设计增光添彩,反之则会让人们觉得杂乱无章。下文将以木材质、石材质两种最为普遍的室内装饰自然材质为例进行说明。
  (一)木材质
  木材作为最基础的自然材料之一,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材料。从钻木取火到房屋搭建,木材给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木材以其可再生性、可降解性、易加工、资源丰富的特点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广泛地运用。它的天然、随性、不可复制的特点更是被广大设计师所青睐。通过木材加工成为各种各样的家具、艺术品,不仅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艺术设计的独一无二,而且还能够将设计师个人的整体艺术内涵与性格特点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专属定制的效果。
  为了体现木材质自身的自然之美,设计师可以通过保留木材原有的生态形状,只将一部分进行打磨,让这种半加工的设计作品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彰显树木原生态的本质。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在室内营造自然、原始的设计风格,传达出现代社会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相互发展的深刻内涵。木材质的可循环利用性也是它的优势之一,通过将原有的废弃木材进行深加工,从而有效地实现自然材料的循环利用。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自然材料的原生态的内涵,而且也做到了保护自然环境,与现代设计理念高度吻合,并且提高了现代室内设计的人文关怀。
  (二)石材质
  除开木材以外,石材是人类文明又一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论是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希腊的庙宇,都是石材质在建筑载体上的体现。直到现代建筑中,石材质仍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石材质有着稳定、厚重、牢固的特性。在室内环境中的多用于墙面、地面的装饰,也包括墙砖、地砖等。也有一些区域在设计环节中,以石材料作为辅助,如电视背景墙,这会显示出现代与传统的视觉冲击,达到“现代”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石材纹理对装饰空间风格非常明确,它们自然而又实用,会增強艺术感染力。凭借其自身的特性,石材质在今天的建筑行业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没有被历史演变所淘汰。
  四、结语
  在现当代,随着“人与自然”的观点的提出,保护环境已深入人心,这使得人们更加追求生活中的“自然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无论是室外建筑还是室内设计都与自然美的观点理念息息相关。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该抓住社会的趋势所向,在“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大量提倡的今天,在自然中提取相应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之中,在保护环境,尊崇自然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
  作者姓名:高铭泽,女,汉族 ,吉林长春,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韦建强.试论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J].花卉,2016(8):32-33.
  [2]雷敬敷.对观赏石自然美的思考[N].中国矿业报,2020(4).
  [3]王怡.室内空间中的材质设计之美解读[J].大众文艺,2017(1):118.
  [4]朱松岩.当代艺术与自然美——以大地艺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9(18):114-115.
其他文献
摘 要: 色彩构成作为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學质量直接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保证艺术专业教学更加高效的落实,当前需要明确色彩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加强色彩构成教学效果,保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能够实现有效提升。  关 键 词: 色彩构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  针对色彩构成教学来说,在以往的教学中
摘 要: 自经济转型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传统的设计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而质感是材料本身的载体,是产品呈现给人的第一印象。本文主要阐述材料的自然质感与人为质感以及人对于材料的视角质感和触觉质感,进一步探讨材料质感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关 键 词: 材料质感;产品设计;运用原则  质感是材料表面各可视属性的结合,材料的色彩、纹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
影像语言系列课程是实验艺术专业的重要基础型课程之一,课程主旨是通过对影像艺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针对不同表达方法的单元式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影像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语言,作为广西本土首个新开辟专业的课程,在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中逐渐总结教学规律,影像语言作为流动的视听艺术,在教学中的思路和改革是一个新专业培养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图形设计课程是学生设计意识的启蒙课程,对于图形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要以重塑传统教学理念,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创新和重组教学资源等多个改革方案的实践进行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一种创意概念,针对的是文化知识产业,即系统性、普遍性和有利于传播的产业.比如,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这也是形成影响力的前提.在专业技术课程中,图形设计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强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信息时代,图形信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流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图形设计
随着近几年商业插画的兴起,市面上出现了众多商业插画的运用途径,如互联网海报、产品包装、文创产品设计等.作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而言,插画设计课程是其大学期间必修课程,其发展潜力可以胜任商业插画师的工作,因此,插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插画设计课程实际现状,以数据化形式直观反映目前插画设计课程的问题所在,以此提出更优化的教学改革方案与想法.
医务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制约自身能力的提高,影响着医院长期的发展,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成效的策略,以期为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摘 要: 基于CDIO 理念对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在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改革,让学生在实践中系统学习产品设计的流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产品设计实践、设计思维和产品设计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关 键 词: CDIO 理念;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改革  一、CDIO理
摘 要: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现状是功能单一,缺少鲜明特色。现有的研究局限于语义设计表达,根据文化层面和产品设计层面的理论来解释文化信息的方法都是借助公式来比较设计源和现有产品之间情况的功能和价值因素。根据信息分类的结果,采用了动态连接、行为构建等动态信息交互方法,并在第三方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  关 键 词: 动态情境;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现有博物馆文创产品包括有形与无形。有形产品是日常
摘 要: 民间舞蹈来源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精神风貌等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具有丰富特色的舞蹈,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舞蹈艺术,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民间舞蹈进行学习,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有限,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目标难以实现,从整体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
摘 要: 连环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在本文中对笔者创作的连环画《巡边路上的别离》的构图方式及表达手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可以对其他创作者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连环画;水彩;创作;构图  了解到英雄拉齐尼·巴依卡的事迹还是从微博上的一条视频中,视频中讲述的他是一位红其拉甫边防部队的义务巡逻向导,在一次巡边途中,陪伴他十余年的白牦牛不幸因为脚卡在冰裂缝中折断了脊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