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物”在幼儿游戏中的有效运用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BAOL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从认知发展角度将游戏分为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象征游戏作为其中一种类型,是将知觉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进行表征的游戏形式。在象征性游戏中,儿童需要应用“象征物”来代表或代替某些事物进行游戏。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科学观察,有效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有效运用“象征物”,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一、幼儿游戏中的象征性
  象征游戏是将知觉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进行表征的游戏形式。
  (一)幼儿思维具有“象征”特质
  幼儿在游戏中的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是象征性思维出现的主要标志。从幼儿阶段一直延伸到小学,是幼儿自我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形式,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
  (二)游戏材料具有“象征”特质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材料,每一种游戏材料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名字、形状、大小、颜色等,是人类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发明和创造出来的“象征物”。借用这些游戏材料,幼儿可以以物代物,以物代人。
  (三)游戏内容具有“象征”特质
  游戏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映照,其内容也同样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幼儿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对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反映。
  在游戏中,幼儿对实物进行假想或假用,对角色进行承担或扮演,其游戏内容具有象征性。
  二、“象征物”在幼儿游戏中有效运用的支持策略
  (一)质疑促思,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使用“象征物”
  在游戏开始的时候,幼儿对“象征物”的使用还不够了解和熟练。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利用三个策略帮助孩子们积极思考,让幼儿学习使用“象征物”。
  1.广泛讨论
  游戏中,教师通过抛出问题,引发幼儿广泛讨论,学习使用“象征物”。有一次和孩子们讨论理发店的游戏时,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都说去过理发店。可是用什么来表示呢?教师激发孩子们已有经验,求大同存小异,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孩子们更加明确了用象征物表示的重要性。
  2.提前设置
  教师通过提前设置问题,让幼儿通过“象征物”的使用,来更好地游戏。
  教师用手偶表演了小猫们安静轻轻游戏的情境,孩子们深受启发,活动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接着教师问:“你想画什么提醒别人轻轻说话?”“画小猫。”“画闭着的嘴巴。”“在嘴巴上画个×。”“还可以画小猫的脚印。”……由于提前预设,让“象征物”表达规则的活动难点就这样被孩子们克服了。
  3.经验重组
  在烧烤店的角色活动中,小朋友想出了用象征物表示盐、油等(很多小点表示盐,波浪表示油),用橡皮泥制作材料,用吸管做烧烤棍等。
  教师关注幼儿借用象征物的表达需求,为孩子们创设与认识经验相关的适宜挑战;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向同伴学习,出主意想办法,在不断完善中利用象征物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着象征物表达的重要作用。
  (二)化繁为简,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象征物”
  当孩子们学习了利用象征物表达想法,尝到了甜头后,更愿意用象征物了。可大部分幼儿都用很长时间画一个象征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征物画得越来越精美,画象征物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利用两个策略帮助孩子们化繁为简,让象征物表达更简洁。
  1.对比分析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象征物简练的特点,在科学区《糖怎么不见了》中,教师准备两种水——冷水、热水,先让幼儿触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教师:“老師们怎样来记录冷水、热水呢?”幼儿:“老师,老师们画杯子,热的有热气,冷的没有。”教师出示白糖,“白糖怎样表示呢?”幼儿观察后,“画点点,好多点点。”将糖放入两种水中,幼儿观察不同的溶解现象,发现在热水中溶解快、在冷水中溶解慢。教师:“怎样把溶解快慢的结果记录下来呢?”孩子们思考后说:“溶解快的可以打钩或者圈圈,慢的可以打叉或者三角形……”孩子们使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很快发现了用简洁的象征物记录的关键。
  2.集思广益
  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幼儿运用“象征物”的能力。在游戏前,他们会用各种“象征物”进行游戏计划的制订。例如,用“ ”代替医院,用学号代替自己,用圆圈代替药丸,用波浪线代替医生处方上的字等,每一份计划都清晰生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探索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效运用“象征物”
  使用“象征物”是每个幼儿拥有的自己与众不同的表达权利。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借象征物更好表达内心对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呢?有什么记录的规律能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并有效运用呢?教师使用了三个策略。
  1.归纳总结
  在小班“爱心诊所”游戏中,幼儿经过不断地发言、讨论,共同通过了“发烧就用长长的线,不发烧就用圆圈,吃药就画圆的药丸子或者长方形的药袋子,挂水就画药瓶子……”等“象征物”设计方案。孩子们通过归纳总结的过程,了解创造象征物有规律可循,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
  2.多角度表达
  在科学区的《沉与浮》中,教师引导幼儿多角度表达实验的结果。一个孩子说可以用横线在上下不同位置(“-”或者“﹌”)来表示,教师赞同了她的想法。许多孩子开始跃跃欲试,有的说用文字“上”和“下”,有的说可以一个图画符号“水﹌”的上面和“水﹌”的下面来表示,孩子们开始说出各式各样的办法,于是教师请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用象征物表达。
  3.抒发情感
  在数学区《十五只老鼠的礼物》中,幼儿纷纷用自己喜欢的象征物做记录。小花、小鱼、“√”、小乌龟、太阳等幼儿喜爱的“象征物”应有尽有。幼儿在游戏中用自己喜爱的“象征物”进行表达,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
  【作者单位:盱眙县明祖陵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支持、服务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学前期是人生中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的形成也在这个时期,但是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孩子不愿意出门,喜欢躲在家里玩游戏,缺乏体育锻炼,与其他孩子的交流减少,交往能力欠缺。现在幼儿园中的体能活动形式太过单一,枯燥乏味,不能为孩子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游戏锻炼环境,适当地充实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全方面发展。  兴趣是体育运动的关键,在学前时期孩子可能不会太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SOA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特性,使得业界开始为之倾倒,但中国企业还处于IT演进过程中,在实施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便是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获得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审美能力。”让小学生获得一定的美术素养既是课程的目标,更是学生的需要。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经验,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如下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术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与信念端正,它是道德纯洁的精神源
在市场竞争中,需要懂得进与退的辩证法。什么时机退,什么领域不竞争。要相机行事。有时往往需要以不争去躲避恶性竞争,用不争来获取战略优势。
小学科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它重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历,我认为要运用好探究式教学这一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在执教《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一大桶矿泉水,问学生可以
长期以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存在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问题。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土壤修复”这一新兴产业应运而生  2016年4月16日,天津港“8·12”事故区域,污染场地修复工作有序展开。CFP供图  4月18日,央视报道了一条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常州外国语学校新址建在污染地旁,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由于学校附近开挖的地块上曾经是三家化工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有
中波在贸易和投资、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创新融资模式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合作等方面潜力巨大  波兰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也是中东欧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下,双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使双边经贸合作出现可喜变化。最近,习近平主席对波兰进行的历史性国事访问,以及中波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必将极大地促进中波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波贸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