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不仅需要强壮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随着素质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德育教育应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关键词]人格 心理健康 自我调节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新旧观念的猛烈碰撞,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然而,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节,往往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面前感到疑惑不解、无所适从。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常常受消极面的影响,表现为怀疑、偏激、悲观的情绪,久而久之,其中的少数人就有可能形成反社会的人格,给社会和自身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教育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是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品质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基础。
  
  一、注重竞争教育,培养学生拼搏和合作的精神
  
  二十一世纪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竞争成为时代的潮流,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被淘汰,仅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难以站稳脚跟的,更不用说求得个人发展了。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一个集体中,合作是第一位的,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现在有些学生往往个性很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对不同的性格、意见、态度难以接受,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又严重影响班集体的团结合作。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抓住机会,积极利用班会课、个别谈话和各种集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是当今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团队的整体合作,一个人无论知识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离开了团队的协作终将一事无成。
  
  二、注重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宽以待人的品质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多大的变化,都不充许,也不可能使任何一个正常人封闭自己,孤立于他人存在。经验表明,不少具有心理缺陷、人格障碍或行为非常的学生,起始都是由于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他人,对待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而造成的。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给予学生一个幸福的人生,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这是教育的理想,只有将理性与非理性的教育结合起来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
  现代教育要教会他们面对现实,学会自信才会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应该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善待他人,首先应有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善待他人,应该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应该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的人生哲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善待他人,应该牢记祖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能够实施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三、注重成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调节的土壤的话,那么除了温馨的家庭之外,便是需要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否则,不良的社会集体,低劣、庸俗的网吧,就必然诱惑着意志薄弱,而又急需寻求心理“平衡”的青少年。
  在对学生开展成功教育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无论是优生或差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如果我们对他们一味地强调严要求,严管教,不主动与他们接触,不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不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就无法靠近他们的情感世界,这样只能导致他们更加自甘堕落。有鉴于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营造成功的氛围,培养他们成功的欲望。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适时地给学生制定出各阶段的目标,适当施加一些压力,循序渐进,使他们尝试每一个阶段的成功喜悦。我们在给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应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不骄不满,再立目标。
  
  四、注重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这种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使学生能尽量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控制情绪的根源,控制不良情绪的扩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教师应该把指导和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使学生在不断地认识和调节中,时时纠正自己的偏差,逐步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全面、科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达到内化为学生心理需求和行为养成的自觉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德育工作只有转变为学生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说取得了真正、积极的效果。
  
  五、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诸多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呈现出五彩斑阑的新特点。这其中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有着“蔚然成风”的倾向,应当引起密切关注。如:自私、懒惰;固执、任性;虚荣、好强;敌视、怀疑;放纵不羁;意志薄弱、不敢正视困难、面对挫折等。这些情感缺陷会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并危害到他们今后的生活。
  教师应当掌握学生情感世界,抓住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差异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提高青少年学生认识能力、分清是非、美丑、优劣、褒贬,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创设情景,加强实践,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行动结合起来,使用权情绪体验具有实际效果。再次,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学会自省、自律,逐步地丰富青少年的情感经验。最后,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自尊心、责任心。社会需要人格教育,需要有爱心、有良知的个人及稳定的家庭,需要美好和谐的社会。
  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纪,德育也面临着新挑战。有人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八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九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关心,那么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该让学生学会什么呢?学会挑战?学会竞争?学会调节?学会共处?……不管需要学会什么,有一点应该是不能支援的,那就是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因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也只是很短的一段路程的指引者,大多的路要他们独自去走。但我们能在陪同他们的日子里给他们引领一个正确的方向,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其意义是十分现实和长远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是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创新教育是培养人们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综合性教育。这就使得实施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实施策略    不可否认,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倡导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预言是我们取得成功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土地资源辽阔,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中,其文化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辉煌的民族民间艺术,而音乐艺术作为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体现着地域性文化特征,其相关的艺术形式、艺术传承等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挖掘教材,将传统文化内容和传统艺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这样的教学行为可以进一步促進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将音乐课堂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一个基础的学科。学生能否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将会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就针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会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两课教师不仅应具有人本精神,以人本精神培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本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本精神 两课教学 两课教师 学生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两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培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不仅要
目的建立健膝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用TLC法对黄芪、骨碎补、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骨碎补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柚皮苷在0.0592
11月8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于浙江武义县举办的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暨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119名优秀科普工作者分别获得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
现如今外出打工已成为许多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但你听说过黄牛“打工”吗?今年以来,在山东省平原县就业起了一股黄牛“打工”热,每头黄牛“打工”一年可为饲养户带来800-2200元
世界公认的一流梨树品种——日本山水梨,以其果形端正、果大皮薄、肉质细嫩、汁液多、酸甜爽口等特点,成为各地市场的紧俏货。最近。一些地方雪花梨的价格下跌到每千克0.6元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两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投
以生活为基础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同时还体现出开放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将《道德和法制》课程教学聚焦“生活”和“活动”两大核心词汇,将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