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态度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本书,让我一边看,一边产生怀疑与不确定。这真的是一所学校吗?这真的是一所现实存在的学校吗?
  瑟谷,自主学习的传奇
  瑟谷,确实是一所真实存在的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景色优美的风景区内,没有围墙,学生可以自由地去池塘学习钓鱼,去树林中读自己喜欢的书,或到草地、山坡上踢足球,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
  瑟谷没有班级,也没有课程表,但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什么,并且都有很高的學习热情和很强的责任感。所有的学习活动均是自愿自发的,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在活动室、办公室,还是在游戏室、艺术室,学生或独自沉思,或与自己喜欢的人交流,或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弹自己喜欢的吉他……
  瑟谷没有黑板、讲桌,甚至没有一间教室。学生学习与玩耍的地方任意且随意,可以是厨房、工作室,甚至可以是舞蹈室的壁橱……这里也没有教师,只有工作人员,为那些在自我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但这里也有教与被教的行为,是学龄稍长的孩子,与刚刚来到学校且学龄尚小的孩子之间的行为。
  自由是瑟谷的核心精神,是瑟谷每一个孩子不可侵犯的权利。无论你4岁,还是14岁,你的所有行为和想法在瑟谷都会被最大限度地尊重,并获得包容和支持。对人性和天性的尊重,在瑟谷会得到最大的彰显。毋庸置疑的是,对于每一个来到瑟谷的孩子来说,这里是童年的王国——没有考试,没有比较,没有集中、约束和强制,只有自由意志,以及由此而生发的自信与责任。每一个孩子都自由而快乐!
  瑟谷,似曾相识的传奇
  瑟谷学校里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多与生活基本技能相关。我一边读着那些文字,头脑中一边描摹着相关的画面,慢慢从中找到了某种熟悉的感觉。瑟谷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我们的教育中并非全然陌生。
  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学”。先由学习洒扫应对开始,洒扫是基本的生活卫生与劳作,比如洗漱、扫地等。应对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比如晚辈见了长辈应该如何称呼,应该行什么样的礼,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等等。
  学过洒扫应对之后,再开始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文化的统称,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乐是艺术,主要是音乐。射是学习武功,古代远程攻击的武器以弓箭为主,所以用“射”指代防身技能。御是驾驭马匹和马车的能力。书是指阅读和学习文字,包括对公文的学习。数是指算术和数学。“书”和“数”是古人赖以生存的两大基本知识。“洒扫应对”和“六艺”是古代孩子12岁之前“小学”阶段要学习的内容。
  对比瑟谷学校的学习内容,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与其有不同,也有太多类似的内容和实质。瑟谷更注重个性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发展,没有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中对洒扫应对和“礼”这两方面的要求。
  再譬如,现在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实践课程与瑟谷学校中的学习内容相比,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专门的学生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在基地开展实践类课程,让学生既能学习各种技能,也能拓展视野,从课程目标来看,与瑟谷有一些共性。
  瑟谷学校与我们的公立学校相比,教学管理形式的差别大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更多的自主性是我们的教育努力的方向。至于教学管理形式,我们的学校更注重规则、有序和共同成长,瑟谷则是更倡导自由、无序和自我成长。
  瑟谷,彰显态度的传奇
  瑟谷学校建校于1968年,到2018年,它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我注意到,在书中有多名瑟谷曾经的学生都提到瑟谷不容乐观、艰难为继的现状。在文化相对多元的美国,瑟谷的命运尚且如此,如果瑟谷在中国,它的命运似乎更不会乐观。
  首先,中国的现实不允许。庞大的受教群体让我们只能依赖班级授课制。瑟谷这种形式,在只有人口较少的美国都尚且没有被广泛接纳,对于中国来说更不具备普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其次,中国家长不允许。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就绝对改变不了命运。那么,如何更快、更高效地获取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是众多家长更看重的事情。
  与瑟谷有着相似模式的,还有英国的夏山学校。瑟谷和夏山这种模式,在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私立学校或许是可行的,但在学生人数众多的公立学校,着实无法实行。
  瑟谷,对于我们和我们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思忖良久:瑟谷,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态度。我不能很清楚地理解这里的“态度”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它可能与“自由、尊重、责任和支持”有关,可能与如何让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有关,可能与如何帮助学生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有关,也可能与瑟谷学校宽松的氛围,以及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和包容有关。
  所以,更好地借鉴并彰显这些态度和精神,然后开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之花,应该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其他文献
阳阳长得白白净净的,可是她的个性跟她的名字恰恰相反,一点儿也不阳光。她极少开口,甚至难得看到她有什么面部表情,上课也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老师点名提问,她也总是低着头,声音轻到无法让人听清。下课时,她一个人呆坐在座位上,从不和别的同学一起玩耍。她有一个特殊的爱好:一年四季都戴着围巾,冬天的时候一个大围脖围得严严实实,夏天的时候则换成一条漂亮的丝巾。同学们也都习惯了她的这种行为,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冰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的理想是在班上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我们以江汉区开展的“深耕閱读”活动为主线,在班级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收获颇多。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教室里的任何一处布置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学期,我在环境的布置上尽可能凸显书香二定。  我在教室窗台上摆放了孩子们喜欢的课外书和几盆小绿植,
随着胶片相机用户数量的增加,也因为老相机的年久失修以及使用者的不妥善保存维护,对于胶片相机的维修需求也逐渐增加。相機维修门店地址及联系方式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班主任是班级群体的领导者,处于班级信息沟通的中心地位。因而,班级群体的人际沟
田丽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担任班主任30年,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高效低耗、好学好用的、适合当代教育特点的班级管理方法?——“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该方法小近亲实、实用性强,深受一线教师欢迎。出版专著《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教书的门道》,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160多篇。  每
管教学生是一件让很多教师左右为难的事,一不小心,教师就背上一个体罚学生的罪名,这让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如履薄冰。  我在网上看到美国人的“time out(计时隔离)”。以此为原型,我在班上创设了“反思角”。  “反思角”设立的目的  隔离违反纪律的孩子,使其立即中止不良行为,让班级秩序回归正常。  维护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对犯错学生进行防微杜渐式的保护。  让违纪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
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落实班级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一项针对班主任谈话的调查显示:在谈话内容方面,78%的受访学生认为班主任说的话都是老生常谈,表示“他说上句我就能接出下句”;在主观感受方面,53%的受访学生认为班主任的谈话很乏味,对自己没有多大帮助,只有26%的受访学生表示喜欢和班主任谈话,他们虽然忘记了谈话内容,但他们觉得有意思。  与学生谈话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建立感情,不是发泄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对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要批示中指出:进一步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补上突出短板,推动产教融合,着力培育发展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品牌专业,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让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资源保
方海东  浙江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温州市第二中学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  曾获首届浙沪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长三角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温州市名班主任、温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出版专著《细节成就优秀的教师》《守候阳光》《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等。  “主题班会真的有教育效果吗?”  “那些都是虛的,就是各种表演、各
听过不少讲座,有大学教授的,有名校校长的。如常青树学校、青峰小学都是从薄弱的学校发展起来的名校,学校校长也相应地成为名校长。这样的事例让我感慨万千:每个人都是有追求的,每个人都想做一番事业,但实际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总结了一下,名校长的成长一般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打造一座资源富矿。校长不要总是羡慕别的学校做得如何出色,不要总是抱怨自己学校条件如何不行,要看到很多名校也是从薄弱学校发展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