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对策和思考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在城镇稳定就业,在农村科技致富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实际出发,就常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培训;对策;思考
  常宁市辖27个乡镇,707个行政村,总面积2046.6km2,折合总面积21.6157万hm2,其中耕地面积3.7286万hm2,水田63.39万hm2。全市总人口90.2万,基中农业人口74.6万,农村劳动力34.32万,剩余劳动力18.01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5万左右。劳务收入已成为常宁农民可支配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何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外出转移、就地转移培养技术型员工,为本地特色产业培养新型农民,已日显紧迫而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有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过上了基本稳定、温饱或富裕的生活。但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目前,在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培训机制不健全,资源综合利用不够
  目前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有农业、教育、财政、劳动保障等数家部门,由于没有建立起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指导、服务于一体的专门组织协调机构,缺乏统筹安排,各部门、各相关单位的职责范围没有明确划分,导致培训项目交叉,部分培训重复,培训资源浪费,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造成职能分散,力量分散,资金分散,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不能更有效地做大做强常宁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2.培训资金投入不够,培训设备不齐全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瓶颈问题。当前培训资金分配在各个部门,导致各自为政,使培训不能形成合力,且农民自身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状况和综合素质差,本身对培训又缺乏热情,让他们交纳培训费用主动参加培训根本不可能。由于经費不足,在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时,只能泛泛做些外出务工前的常识培训,学些简单技能,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加之上级的补助拨付资金仅限于培训补贴支出,各项配套工作经费仍然严重不足,对培训基地建设和设备添置缺乏投入,也制约了培训教育的健康发展。
  3.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参训意识淡漠
  据统计,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及以下,在外出打工人员中,拥有初级技能的占极少数,大部分农民工都是从事建筑业、服务业、操作业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即使如此,仍有大多数农民工错误地认为不参加培训,没有技术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对参加技能培训的作用缺乏认识,文化程度越低的就越不愿意参加培训。而留守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加之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科技致富意识薄弱,对培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以各种借口抵制培训,常常出现如培训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等现象。
  4.培训内容形式不够,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单一、雷同,针对性不强,主要集中在电焊工、汽车驾驶、计算机、电算会计、酒店服务等专业,其他专业很少。而且,培训专业在内容上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既与用工实际相脱节,又不能让受训者立竿见影,让一些参训人员觉得培训内容“用不上”。而有些技能型工种在短期内很难熟练掌握,除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外,还需较长的时间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导致部分农民不愿参加,如果时间过长,参训农民既难保证学时,又怕耽误工作,从而影响培训成效。
  5.科技力量薄弱,专业师资缺乏
  农民工的培训输出,涉及面广,专业众多,各专业技能教师,尤其是高质量高等级专业性强的技能教师十分缺乏。承担新型农民培训的各部门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市一级,而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缺乏进修机会,知识严重老化,使培训在基层出现断层和死角现象。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
  1.强化政府行为,整合培训资源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量大、行业和工种多,由多个部门独立进行,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影响培训效果。建议将农村劳动力培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纳入市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一下达培训任务,统一确定培训工种,统一使用资金,统一补贴标准,统一招标培训机构,统一招生秩序,统一培训要求,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就业。
  2.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以获证率、转移就业率、就业岗位的合同签订率为导向,完善资金补助方式,提高财政补助资金效益,全面实施培训业绩申报制度。对培训机构的资金拨付,按培训班期申报、培训获证率、培训后转移就业率等综合情况考虑。学校、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资金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更新实作设备,另外要加大对培训、用工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要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和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大培训保障力度。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域,推动用工企业与培训单位合资、合作,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建立“学校+企业”的教育培训模式。
  3.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参训积极性
  明确培训对象,突出培训重点,根据农民及产业发展的要求,从农民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和就业需求等实际出发,采取个性化教育,科学训练方法指导的培训方式。对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进行重点辅导培训,确保大多数学员培训后都能取得职业资格。一是要选择合适切入点,将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将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宣传融入招聘会,通过培训项目类别现场咨询报名,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让农民真正掌握一项过硬技术,促进农民培训从“劳力型民工”向“技术型工人”转变,促进培训人员充分就业。二是要找准兴奋点,紧紧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突出农业增效,针对农民关心关注的行业类别组织开设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班,如油茶高产技术培训班,茶叶精深加工技术培训班等。同时要结合农民劳作时间,利用晚上、农闲开展培训进村,讲课入户,着力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实用人才。   4.合理设置培训专业,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培训内容上,一方面以实现稳定就业为目标,大力加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无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让拥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他们的务工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调整培训专业设置,增设市场紧缺,深受农民工欢迎的技术工种,增加中高级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激发农民工参与培训的兴趣。结合农民培训特点和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内容上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并逐步加强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等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要在培训形式上更加突出订单、委托和定向培训,努力实现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改变围绕单一生产环节开展“一事一训”的传统培训模式,积极推行“一业一训”全程式、系统化的专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鼓励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明确培训标准和要求,编写适用的乡土教材。使经过培训的农民真正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素质、拥有专业技能、熟悉农村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5.挖掘潜在师资力量,创新培训方式
  坚持多元化、多渠道抽调备足配强师资力量。一方面充分利用培训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将学校的优秀教师送往大专院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学习深造。另一方面从大专院校聘请专业老师,从厂矿、企事业单位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聘请各类专家、教授,特约厂长、经理到学校传授经验。在培训方式上,根据市场用工需求、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大力探索创新,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操作、集中授课和送教上门、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对各类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和农家乐经营者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专业和服务技能培训。创新形式搞活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推动培训。
  6.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重点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强培训班期管理。坚持培训机构在开班前向主管部门申报培训计划,加强动态监督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无预警的检查,督促培训机构严格按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容和质量要求开展培训,并将督察情况作为评价培训机构、培训补助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努力提高培训农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合格率。二是要加强培训时间的管理。要按照提高培训技术档次、延长培训时间、加大培训强度的要求,实现由短期培训向中长期培训为主的转变,各专业班次的培训时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以确保必要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时间。三是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的管理办法,规范核拨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杜绝骗取、套取财政培训补助资金的行为。四是要加强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完善“湖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培训信息台账,实行动态数据管理,并及时更新。对培训进度和效果实时监控、全程监督。
  参考文献
  [1] 刘国永.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践与政策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2] 王小利,张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应对策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6)
  [3] 车昭道.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6)
  [4] 常寧市统计局.常宁统计年鉴,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银合欢是一种外来入侵我国的植物,在我国好多农村都有生长。银合欢是把双刃剑,开始是把它当作“绿篱之王”引进来,现在有些地方又把它当作“绿癌”来根除。我们该怎样对待银合欢这个外来物种呢?这就是银合欢的命运了。  [关键词] 银合欢;入侵植物;绿篱之王;绿癌;命运  贯彻落实江西省赣州市“三送”活动精神,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年多来,我发现我县好多农村生长着一种带刺灌木。开花期在7月至9月,
期刊
修整水平梯田是山区坡耕地改造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山区及广大丘陵雨养农业区保持水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战略性措施。但新修水平梯田、尤其是大规模机械平田,在当年甚至2~3年表现不增产甚至减产,原因何在?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在多年实践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宽城满族自治县新修水平梯田及生产现状  宽城满族自治县属于燕山山脉中段的浅山区,境内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了解苗圃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我省苗木产业发展及动向逐一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旅游环境的重视和要求,使绿化环境新需求的苗木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大。苗木产业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国内不少大型企业也开始投资“绿色银行”的苗圃生产,有些地区甚至把苗木生产作
期刊
土地是广大农民最重要的财富来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仅有866.71m2,土地是稀缺生产资料,要在现有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和谐新农村,就必须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因此,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开放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在我国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土地流转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
期刊
我镇地处沿海,常年种植棉花6万hm2左右,在长期的棉花生产实践中我镇棉农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生产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为制约我镇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影响了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我镇棉花生产的现状  1.生产基础不牢  大部分棉田基础设施仍然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产物,排灌能力不能抵御特大洪涝灾害,棉花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改变,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棉花产量损失较大。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联合收获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广大农民朋友也从日益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昂贵,少则8万元左右多则十几万元,但利用率低,放置时间很长,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利用率,来年更好的投入“三秋”作业,做好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维护和保养、保管工作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玉米联合收获机停机后应及时检修的必要性  1.及时检修,可有效利用收割机“三包”时间,
期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改革我国社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参照国内外的同类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应当突破体制和观念障碍,协调劳动和教育部门的关系,理顺流入地和输出地的分工,拓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接轨渠道,加入投入力度,并开展绩效评价,从而提
期刊
直播稻由江南发起,逐步北扩到苏中,近几年来已蔓延到苏北,最北已扩展到邳州、赣榆等市(县)。仅以泗洪为例,据统计2004年为120亩,2005年为800多亩,2006年10000多亩,2007年20多万亩,2008年达58万亩,2009年达40万亩(省市县行政干预致使面积有所回落)。通过笔者近几年观察和走访农户后对准北地区直播稻形成原因及对策,发表自已的一点看法。  一、淮北地区直播形成的原因  (
期刊
[摘 要] 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和影响,科研院所的发展都在指令性计划中完成,课题经费全部或主要由上级政府部门资助。科研院所大多重视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甚少有关注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省淡水产研究所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的对科研进行管理,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1.科研队伍断层问题  资深科研人员多个项目在手,应接不暇。而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却难求一个项目。主要
期刊
[摘 要]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具有促进山区林农快速增收致富的战略意义。通过在永胜县实施国家推广项目“云南山区生态经济型林业模式综合技术示范”及云南省省级推广项目“山区林农增效综合技术示范”,总结提出专业合作经营、低产低效经济林改造、沼气综合应用、针叶林(针阔林)修复等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  [关键词]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  云南国土面积的94%是山区,作为山区大省,260万绝对贫困人口和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