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水平梯田前期减产、不增产原因及改良措施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整水平梯田是山区坡耕地改造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山区及广大丘陵雨养农业区保持水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战略性措施。但新修水平梯田、尤其是大规模机械平田,在当年甚至2~3年表现不增产甚至减产,原因何在?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在多年实践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宽城满族自治县新修水平梯田及生产现状
  宽城满族自治县属于燕山山脉中段的浅山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局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平整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一直没有停顿,到2010年底,全县水平梯田达到8.7万亩,县乡村农民直接经济投入0.9万元/hm2左右,新修水平梯田成为农业生产最大的投资项目。生产实践中,新修水平梯田前1~2年,甚至3~4年土壤肥力难以提高,增产效果不佳,甚至减产。据调查,新修水平梯田当年粮食产量一般要比不整前减产30%左右,个别地块、个别年份达到50%以上,主要表现为全田,尤其是起土区域作物幼苗弱、黄化、矮化、白化,不发棵,植株细弱不健壮或出现“小老苗”现象,以后随着耕种年限的延长,生产能力逐年增强,3~4年后开始表现增产,个别农户由于耕作措施不当,施肥水平低,管理不科学,5~8年仍有增产效果不明显现象,当然,也有当年不减产,1~2年就表现明显增产的个别区域和地块,但与耕作理念和耕作措施得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二、新修水平梯田前期增产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1.土壤耕层结构破坏
  农耕地土壤剖面结构分为表土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4个层次。耕作层(表土层)是土壤的最上一层,一般厚度20~30cm,它受人类多年耕作、施肥等生产活动和地表生物活动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转化快,适合农作物生长发育。一般作物根系60%以上都分布在该层。新修水平梯田,尤其是大规模机械平田,开挖移动土方量大,受作业难度及工程队利益限制,原有耕作层保护利用困难,耕层土壤层次被打乱,甚至破坏丢失,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剧变,团粒结构破坏,通透性差,土壤微环境不适应农作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生长发育。
  2.土壤肥力下降
  新修水平梯田,尤其是大规模机械平田,由于耕作层被打乱或丢失,地表生物、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尤其是人类农耕作业积累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土壤供肥能力下降、变差,难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养分的综合需求。
  3.施肥水平低,投入不到位
  宽城满族自治县总耕地面积30萬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亩,由于工业企业、尤其是铁矿业的崛起,农民对土地的投入越来越少,有机肥的投入量更少,甚至根本不施有机肥,化学肥料60kg/亩左右,而且是村前村后就近地块施的多,远处地块施的少,加之近年封山禁牧和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畜禽养殖数量相对下降,有机肥源短缺,大规模新修水平梯田投资大,平整后肥料投入、尤其是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肥力严重偏低,难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4.茬口安排不合理
  按新修水平梯田的肥力状况和培育要求,在当年或前几年要尽量种植耐瘠、固氮、有机质返还率高的作物,但目前绝大部分农户急功近利,喜欢种植需肥量大、产量高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土壤肥力与作物需肥矛盾突出。
  三、改良措施
  1.耕作层还原利用
  在整地前,要科学规划,尽量保留耕作层土壤,整平、整好后,将原有的耕作层土壤还原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耕作层土壤养分丢失。
  2.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既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团粒结构主要物质,新修水平梯田的的土壤有机质极缺,增施有机肥是迅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有效措施。一般当年应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75~150t/hm2,在肥源有限的情况下,可将有机肥分区块1~2年集中轮流施用,以迅速提高耕层肥力。
  3.种植绿肥作物
  新修水平梯田整修好后,抢时、抢墒种植一茬或几茬绿肥作物,在绿肥作物盛花期、鲜草产量最高时期深耕翻压,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4.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一是秸秆直接还田。在新修水平梯田整平或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结合深耕直接翻压入土,使其腐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二是堆肥还田。就是利用秸秆、杂草等原料制成堆肥还田。三是沼渣池肥还田。以作物秸秆、青草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沼气,可产生大量沼肥,沼肥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腐殖质,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有良好效果。沼气粪水既可做基肥,也可做追肥,在作物生长中后期还可叶面喷施。沼渣做基肥,一般用量为15~22.5t/hm2,也可再加土混合均匀,让其进行堆腐1~1.5个月后作基肥;粪水沟施用量一般为30~45t/hm2,沼液叶面喷施浓度10%~50%,用量450~600kg/hm2。
  5.施用腐肥改土
  腐植酸类肥料简称腐肥,腐肥中的腐植酸有机胶体与土壤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絮状凝体,这种胶体是很好的胶结物质,能把土粒胶结起来,使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得以协调,尤其在改良新修水平梯田、过粘或过沙等瘠薄土壤方面效果较好。腐肥的用量应根据肥料的养分含量以及作物种类和土壤肥力状况决定,一般施用量为15~22.5t/hm2左右。
  6.测土配方施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使新修水平梯田缺什么补什么,实现养分短期内平衡提高,最大限度满足和平衡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和培肥地力的需要。
  7.改进耕作措施
  利用现有先进农机具,采取深耕、旋耕、镇压、耙耱作业,犁土晒垡、冻融交替,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加通透性,提高地温,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活化土壤养分。
  8.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
  新修水平梯田当年甚至前1~2年,应安排具有固氮、肥田作用的豆科、十字花科及一些矮秆耐瘠作物,不宜安排喜肥、高杆作物。一般宜种植黄豆、红小豆、绿小豆、油菜、芸芥等。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机化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既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农机化;发展;物质条件  几年来,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这一总体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根本出发点,以进一步强化农机新机
期刊
[摘 要] 为适应农村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农广校的发展应面向农村市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文从新时期农广校发展的意义入手,指出当前农广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农广校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农广校;发展;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必须要求具有高素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而生产者和
期刊
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机管理部门所承担的责任及农机化发展的方向、措施  农机管理部门担负农机推广、农机质量监督、农机技术培训指导和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职责。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惠及“三农”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致富本领和创业能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在广大农村形成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创业带富生力军,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达到这样一个既定目标,就必须扎实开展好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工作,而农广校是开展农民学历教育
期刊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包括经济的昌盛,政治的民主,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文化素质决定着经济素质,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  社会
期刊
当前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工程质量水平起伏波动,提高不快,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一些质量隐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事业发展。为此,针对当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一、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1.项目法人行为不规范  一是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二是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要最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仅要加大投入,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农业广播电视校作为农民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随着形势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大蒜含有大蒜素,具有抗菌、制酵、杀虫、解毒、止痢、健胃等作用,能行气活血、消肿止疼,可以治疗畜禽多种疾病,提高食欲,促进生长,且无毒、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是替代抗生素,生产安全无公害产品的最佳添加剂。  [关键词] 大蒜;大蒜素;饲料添加剂;应用  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蒜素(又名大蒜新素),在我国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广谱抗菌药,有消炎、降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积聚、
期刊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9%,初中只占16%,小学占41%,文盲占23%。这种大数量、低素质的劳动力,不但不能形成人才优势,反而变成了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由于目前我市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
期刊
[摘 要] 银合欢是一种外来入侵我国的植物,在我国好多农村都有生长。银合欢是把双刃剑,开始是把它当作“绿篱之王”引进来,现在有些地方又把它当作“绿癌”来根除。我们该怎样对待银合欢这个外来物种呢?这就是银合欢的命运了。  [关键词] 银合欢;入侵植物;绿篱之王;绿癌;命运  贯彻落实江西省赣州市“三送”活动精神,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年多来,我发现我县好多农村生长着一种带刺灌木。开花期在7月至9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