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知吾心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a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记忆里,刻着这样的情景:每每岁末,左邻右舍纷纷买来红纸请父亲写春联,我就自然成了父亲的小助手,裁红纸、倒墨汁,忙得不亦乐乎。看着乡亲们拿着写好的春联乐呵呵地说着祝福的话,我心里非常羡慕,心想,长大了我也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后来,父亲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就用红笔描出字的边框,再用复写纸一张张复出来让我描红,从《神策军碑》《颜勤礼碑》入手,开始了我的漫漫习书之旅。
  有了较为扎实的“童子功”,读师范的时候我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临习《兰亭序》《宣示表》《礼器碑》《张猛龙碑》等碑帖,获益良多。2002年,我参加了江苏省师范生书法大赛,毛笔和硬笔作品均获得了一等奖,这让我又增添了几分自信,习书也更勤奋了。
  毕业后,我成了襟江小学的一名美术、书法老师,希望自己能像当年父亲培养我的习书兴趣那样,使我的学生也能喜欢上书法。于是,我陪着孩子们走进书法的天地,和他们一起欣赏书法,一起领略篆隶的古拙质朴、行草的灵动飘逸、楷书的端庄典雅,体味“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感受黑白之美。闲暇时光,我又买来《书谱》《自叙帖》《圣教序》等名帖临习、揣摩。
  以书为友,陶冶性灵,默化气质。因为有了书法,我的人生多了几分自信,我的生命多了几点光彩。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独爱书法天地里那片黑与白,更享受书法带给我的那份典雅、闲适。
  一路且行且歌,我心永随翰墨。及日华发满鬓,提笔亦书兰亭。
其他文献
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创造力概念引入科学研究领域,创造力问题在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