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增强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必须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分析。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在地理课堂上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地理老师需要注意增强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教学中,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机敏的教学机智,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之一。
  从心理学看,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才能建立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乐意的、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练习,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且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情感的交流。
  目前,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地理科目已列为中考科目的形势下,地理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营造理想的育人环境,坚持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更关键的是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会始终处在无足轻重的尴尬地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初中生学习是非常紧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学生已经形成了个性,很有主张。地理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先主动接受你,才能接受你的课。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积极创设生动真切的情境,用真情拨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
  1.角色互换,拉近距离
  我们应该主动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位置主动让给学生。课上,教师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愉快教学的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这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合理评价,获得信赖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内心体验,及时梳理情感,建构开放性的健康情感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采用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点评,最后学生通过努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3.倾听心声,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交流、沟通及共展。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上,针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以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师生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得到调动,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得地理知识。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比较好。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遵循“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初中生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最后,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我用谜语导入新课:“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没猜到的学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了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正如演员要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其中,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同样道理,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完全参与教学,就要想办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教学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真诚,真诚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当你对教学有执著的追求,千变万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会应运而生。这样,课内外相互配合和补充,形成地理教育的合力,以此实现情感教育的多元化目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作者分析了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与同行共勉,促进共同进步。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有效性 基本策略  素质培养是课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已变成完善课程安排的主要手段。以上问题显示,课程教学仍然保持在口头传授方面,新型课程观念和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存在检验结果误差的患者51例,分析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包括采集误差、个体因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全局式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以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5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27
摘 要: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注意指导学生阅图用图,使学生掌握运用地图并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地图 多媒体 读图能力 兴趣培养  学生要会用图,关键是必须读图、读懂图。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教师的示范外,更重要的是要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教师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美国学者论毛泽东》是一篇海外文摘,评价了毛泽东的一些理论和政策,反映了美国人对执政多年的这位中国领袖的看法。《整风整社运动》是对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经济整顿工作
摘 要: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才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地理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 求知欲  高一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特别对文科生来说尤为重要,然而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学科内容来看,最难的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骨科创伤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实际物理现象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很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法叫构建理想化物理模型。构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