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才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地理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 求知欲
  高一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特别对文科生来说尤为重要,然而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学科内容来看,最难的部分是必修一的第一章“地球运动”,许多学生因难以理解和掌握,很可能从此对地理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对地理的学习,这对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很不利,使学生想在地理学科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心备受打击,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如何改进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而得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地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学,乐意学?这对于搞好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探索,采用了以下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各方面的动力,学习的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结果引起的。如果学生明确了目的性,产生间接兴趣,就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绪言课生动具体地揭示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能激发求知欲,唤起兴趣。
  在绪言课上先简要介绍教材中要点,然后提出一些时事、热点话题等,展开讨论。如1.台湾问题为何久拖未决?2.近几年中日关系为何“政冷经热”?3.向家坝电站修建的重大意义?4.移民迁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机遇?其实这些问题都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我逐一点拨。这样一讲,学生豁然开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油然而生。在这个基础上,再用flsh课件、图片等形象材料为学生介绍地理课丰富多彩的内容,启发他们联系实际讨论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改革开放中的作用。从最熟悉的衣食住行一直到国家建设、载人航天中,学生明白这些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惊奇地睁大眼睛,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于是萌发学好地理的愿望。
  二、直观教学,提高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宇宙中的地球》时,一边播放《星空图》课件一边可这样描述:在浩瀚的宇宙里,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灰暗的星空天幕上,各大行星有规律绕着太阳旋转,它们或多或少地带着卫星儿女们生活在这太阳系这个大家庭中是多么和谐、多么幸福。生动的动画片伴以形象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使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三、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应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兴趣得以巩固。
  四、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原因: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五、室外考查研究,激发兴趣
  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考查研究学习,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考查的地理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深刻体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用心感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最后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立足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思想政治课有效的“情绪”教学策略。  关键词: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思想政治课教学  情绪,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特定的行为”。  积极心理学将情绪分为积极
目的 评析对慢性胃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方式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 参加此调查的慢性胃炎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1~2020/1,随机取122例,分两组,各61例,对照组使用常
摘 要: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已有多个年头,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很多地方还停留在单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层次。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就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历史 教学效果  引言  在我国,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已有不少年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教师借助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进行教
摘 要: 随着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作者分析了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与同行共勉,促进共同进步。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有效性 基本策略  素质培养是课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已变成完善课程安排的主要手段。以上问题显示,课程教学仍然保持在口头传授方面,新型课程观念和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存在检验结果误差的患者51例,分析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包括采集误差、个体因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全局式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以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5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27
摘 要: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注意指导学生阅图用图,使学生掌握运用地图并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地图 多媒体 读图能力 兴趣培养  学生要会用图,关键是必须读图、读懂图。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教师的示范外,更重要的是要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教师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美国学者论毛泽东》是一篇海外文摘,评价了毛泽东的一些理论和政策,反映了美国人对执政多年的这位中国领袖的看法。《整风整社运动》是对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经济整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