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金:把孩子交给您,我们一百个放心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陵因地处高陵且兰草繁茂,被出使此地的屈原命名,是荀子劝学之地、李白醉卧之乡,“兰陵王”高长恭因战功卓著被分封此地。带着无限遐想,记者来到兰陵采访。然而,奇绝的风景往往被大自然隐匿于最深处。车行路上,群山环抱,树木葳蕤,起起伏伏的山坳间,零星散落着几处人家,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下村乡娄山小学正坐落在一处偏僻的山坡上。
  学校放了暑假,年轻的教师离校了,王秀金守着这里,一守就是40年。拿起粉笔,他是一名教师,扛起锄头,他便化身农夫。“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校园的空地上种些蔬菜,老师们一年四季便有了新鲜菜吃。”王秀金走下田埂,摘了一把黄瓜,招待大家。风起,吹动那一片绿,浓郁而蓬勃。岁月长风,时光不染。王秀金扎根山村,教书育人,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年近花甲的老人,他是乡亲们心中最信任的人。
  日子虽苦,总有盼头
  1981年,王秀金高中毕业后打算去参军,此时村干部找到他说:“三年,上头派过来18位教师,可最长的只待了三个月零三天,没有老师,孩子们怎么办?你可是村里唯一的‘高材生’。”王秀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土生土长在这里,如果自己都不愿意留下来,何况别人呢?于是,他藏下军人梦,成了兰陵县下村乡张峪子村小学低年级部的教师。
  校园里,几间低矮的草房,窗户格条断开着,一群头发乱蓬蓬的毛孩子,在水泥墩做成的课桌上翻跟头,衣服袖子被鼻涕蹭得锃亮。王秀金哭笑不得:“这分明就是花果山的毛猴子呀!”下雨天,狂风伴着暴雨扑进教室,吹得书本“哗啦啦”作响,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王秀金拿到第一个月的12元工资,便买来塑料纸糊住了窗户。
  学校是复式教学,4个自然村50多个孩子挤在一间教室上课,王秀金一个人包揽了一二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自然、体育等全部课程。上课时,他先给一年级上课,二三年级布置作业,然后再给二年级上……村子分散,孩子们离家远,  中午,他们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煎饼、咸菜、大葱作为午饭,王秀金便烧开一大锅热水给孩子们喝。下午放学,他把一大摞作业本捆在车座上,推着自行车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只容下一个人走的山路,布满荆棘,一面山石,一面深沟,因为有了老师的陪伴,再陡峭的山路,孩子们也不再惧怕,他们沿着山路,排成一排,手拉着手,紧紧跟随,路上洒满欢声笑语,像系在大山里的一串风铃。
  寒来暑往,那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王秀金一走就是几十年。
  “陪伴,更多的是陪伴。鄉村老师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还要考虑孩子的安全问题,校外就是旷野深山,撒开手可了不得,一般下课我就领着他们玩,陪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既然乡亲们把孩子交给咱,咱就得让父老乡亲放心。”王秀金朴素的话语,如同脚下的黄土地,粗粝而真挚。
  1996年底的一个风雪天,放学后王秀金像往常一样将孩子们一个个护送到家。茫茫大雪覆盖了山林,他扛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里赶,突然脚下一滑,连人带车滚进深沟,当即失去了知觉,幸亏被过路的村民发现,叫来乡亲们,将他送进了医院。那次事故,造成他腰椎、颈椎受伤,直到现在还需要经常针灸理疗。
  “这不算啥。日子虽苦,总有盼头,想叫孩子们很好地成长,不付出哪能行?”王秀金脸上浮起笑容。再苦再累的日子,经过岁月的发酵,回忆里充满了风霜雪雨生动的味道。
  为了借鉴“复式教学”的教学路子,假期中,王秀金骑着自行车,辗转百余里到邻县“取经”,广泛收集有关复式教学的材料。付出总有回报,多年来,他执教的一、二、三年级复式班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独创的“三动两静一点通”复式教学模式受到省教研室的表彰,得到了市教研室的推广,他被大家称为“复式王”。
  “要说技巧,其实也没啥,就是多些耐心,将生活中的经验拿来用,或者用小故事来导入,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王秀金鼓励孩子多去思考、大胆尝试,他给孩子立下规矩:“下课怎么疯玩都可以,但上课必须专心听讲,大胆回答问题,说错了不会批评你,会想办法让你能懂、能理解,但闷头不说不行。”
  能多走出一个是一个
  2005年3月,王秀金被调到附近的娄山小学任学区校长。教室很破旧,有的梁头、水泥棒已经变形,有的墙体已经裂缝。“这怎么能上课?万一出了事儿怎么办?”王秀金不敢往下深想,他一边和老师们带着孩子在大树下上课,一边为学校改建而四处奔波。可村里穷得拿不出钱,只能筹资建房,王秀金二话没说,将家里的耕牛卖了1950元,全部捐给了学校。耕牛是农家的重要家当,是妻子一把草、一把料辛苦养大的,他不商量就卖了、捐了,搁谁都想不通,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在王秀金的带头下,乡亲们最终捐了18.7万元。2007年2月,崭新的娄山小学建起来了。学校地势高,没有井,要从很远的山下挑水,王秀金找来打井队给学校打了一口井,并接上了自来水。没有食堂,学生们中午吃饭成了难题,王秀金又多方奔走,筹措资金,建成了学生餐厅。
  “只要是我能想到的,我就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条件。山村未来的希望就靠这一批批孩子呢,我们苦点累点儿不算啥,只要孩子们能成才成人,能走出一个是一个。”王秀金总是教导孩子们,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等在外面学了本领,再来建设家乡。乡亲们忙于生计,对教育不够重视,王秀金就“追”着孩子们上学,学生辍学了,他一家家去把孩子“要”回来。有孩子家庭遇到变故,他拿出工资资助他们,并为他们四处奔走:小荷父亲突发心梗猝死、母亲改嫁,小锐母亲出走、父亲犯罪入狱,小可母亲痴呆、父亲因股骨头坏死失去劳动能力……不幸家庭的孩子是王秀金心头永远的牵挂,在他的努力下,孩子们得到了慈善机构的长期资助。
  教书40年,王秀金从孩子们的大哥哥、叔叔,到如今的老爷爷,他用40年的付出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提起他,四里八乡的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这老头儿是真行!把娃儿交给他,我们一百个放心。
  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要有火种
  以前山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今铺上了柏油马路,通了网络。乡村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操场也变成了塑胶跑道。80后、90后教师的加入更是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再有几年,当初的那批民办乡村教师就全部退休了,是他们撑起了乡村教育,为山区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新生的力量补充上来了,国家也有了很多向乡村教师倾斜的优惠政策,但现实问题还是存在的。生活枯燥单调,最主要的是孤独,年轻老师找对象都不容易。”下村乡中心小学的校长夏永瑞说,学校也在尽可能地为年轻教师提供方便,比如给女教师宿舍安装防盗门、买洗衣机等。
  “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王秀金用热情感染着大家,面对年轻教师的“水土不服”,他用父辈的慈爱关怀着他们,他心疼这些年轻的教师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像老父亲一样“着急”他们的婚事,化身月老,帮他们牵线搭桥;为调动年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连续两次将职称让给他们;为让大家吃上新鲜蔬菜,他种了豆角、青菜、黄瓜、生姜等;为了不让老师们分心,学校的苦活累活儿,他顺手就干了。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哪怕是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只要好好干,一样能体现人生的价值。”王秀金常常对年轻的教师说。再有一年,他就退休了,但乡亲们都说,“老头儿”最好别退休。“教育是份良心活儿,能为父老乡亲们做实事儿,为国家多培养几个人才,这辈子值了。”依附着一片奇崛的土地,这个“山里人”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
其他文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大幕徐徐拉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又让人平添无限期许。五千年弦歌不辍,一百载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忘初心,始终牢记融入血脉的青春誓言;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赤诚不改,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于无声处听惊雷,于
期刊
在教育中,学校和家庭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家校协同、合作共育,已经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青岛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价值导向,积极探索构建立体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着力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倡导形成“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家校共育氛围。  家庭教育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期刊
舜友联合会协助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发挥育人整体功能,提升育人整体效果。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聚焦家校教育目标不一致、育人行为不统一、育人效果被削弱等问题,以协同育人为理念,于2009年2月成立以家长为主体、社会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育人共同体——舜友联合会。十多年来,持续进行改革实践,探索如何介入家庭教育进行专业化指导,并以家长宣讲团、家庭教育指导团
期刊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但家长普遍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即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往往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使家庭教育普遍缺失,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和孩子健康成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明附属学校,地处农村,有74个教学班,3500多名学生,是一所实行九年一贯制的薄弱学校。学生家长85%是农民工,其余的15%都是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于初中文化,
期刊
什么是净?  干净、洁净、净衣、净心、纯净、坚净……净,既是外在美的一种体现,又包含着深广的精神内涵,是由外而内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净”入手,以净为美,让“净”成为学校的精神图腾、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让教室干干净净、校园清清爽爽,塑造学生纯净的心灵,打造教师坚
期刊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激增,因心理疾病而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和复学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更为突出。2021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呼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形式主义严重、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加强心理
期刊
早上7点,在沙滘中学的校门口,教师和学生们总是可以看到一道挺拔的身影,那是我们的校长——彭志洪。彭校长总是亲自迎接每一位来上学的孩子,酷暑寒冬,从无例外。他说:“每天看到学生们朝气蓬勃地来上学,是我能感受到的最大荣誉。”  作为教育部领航名校长,“勤勉”是彭校长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轻装上阵从头起 砥砺奋进守初心  2020年1月,彭校长来到顺德区沙滘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沙中”或“沙滘中学”)。彼
期刊
人离不开集体,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人必须经历集体生活和学习。初中阶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剧烈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在集体中,学习在集体中,集体教学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文化赋能:确立价值引领的“方向感”  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周围同伴、师长、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交往对象的品格、班集体氛围都是影响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的亲密情感由三部分构成,即“亲情(父母
期刊
体育是国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对于还处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师生的体育锻炼,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规定“健康第一”。  然而,相当一部分学校的体育工作现状并不理想,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体育锻炼氛围也不浓。除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体育课时和每天的课间操,课外时间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上进行锻炼的学生屈指
期刊
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基于对“生活教育”的学习和对“立德树人”的思考,确立了教育应回归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办学主张。根据五四学制对初中段教育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起基于“诚毅”文化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课程自成四个年段的分层递进体系,采取德育主题统领、特色课程提升、协同育人保障三大措施,极大提升了德育课程的效能。  德育主题统领  学校将德育活动凝练成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的十二大主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