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中学的翻盘——我眼中的领航校长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7点,在沙滘中学的校门口,教师和学生们总是可以看到一道挺拔的身影,那是我们的校长——彭志洪。彭校长总是亲自迎接每一位来上学的孩子,酷暑寒冬,从无例外。他说:“每天看到学生们朝气蓬勃地来上学,是我能感受到的最大荣誉。”
  作为教育部领航名校长,“勤勉”是彭校长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轻装上阵从头起  砥砺奋进守初心
  2020年1月,彭校长来到顺德区沙滘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沙中”或“沙滘中学”)。彼时,沙滘中学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领导层换新,磨合不充分;教师集体创优、资源共享意识淡薄;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学生综合素养亟待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设备设施陈旧老化……
  当时,彭校长已经是茂名声名远扬的名校长,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沙滘中学是他接管的第五所学校。他本可选择留在熟悉的环境,或是接受大城市学校的高薪聘请,但为了心中的教育情怀,他毅然接管了处境艰难的沙中。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他总说:“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仅要研究,更需要落实,沙中虽然条件相对落后,但只要全心全意地去做,一样可以办成好的学校,教育出好的孩子。如果能够做到,这将是让我觉得骄傲的事情。”
  全盘谋划蕴思想  一招一式见功夫
  为了让沙中“脱胎换骨”,彭校长在团队建设、育人模式、校园环境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上至下聚团队。针对学校管理队伍,彭校长首先做的是成立新一届行政班子,随后明确校级领导“三个一”(每天巡查一次班级,每周听课1-2节,每周收集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并解决至少一个问题)、中层行政“五个一”(每周至少听一节课,与一个学生谈心,参加一次科备组活动,与目标家长、老师、学生进行一次三方会议,解决所带班级的一个问题)。
  针对教师队伍执行力不足,积极性欠缺的问题,彭校长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方面大胆公开学校财务,积极为教师争取应有的待遇,让老师们的付出有所回报;另一方面努力搭建发展平台,通过举办教师技能比赛,邀请名师进校讲课,带队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老师们在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老师们不再怨声载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为让沙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乐园而努力。
  扭转学情巧育人。沙中的学生行为习惯差,下课追逐打闹,进出校园一窝蜂,学习缺乏主动性……彭校长熟知学生心理、习惯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决定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改变行为,爱上学习。
  学生不懂礼貌,他就自己每天早上门口先迎,主动打招呼。每天晚上下班前他会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聊聊一天的收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彭校长的真心相待换来了学生的爱戴,如今,沙中学生见到校长和老师,都能主动问候。
  学生上课习惯不好,彭校长就一边和学生一起听课,一边纠正他们的坐姿,在体育课堂上注重学生训练纪律、列队效果。学校推出巡课制度,记录监督课堂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督促学生改掉坏习惯和培养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体制的桎梏,学校引进了以“创新人才培养”“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科技创新”“个性化辅导”五大板块为主打的特色课程。每天傍晚,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艺术、科学等不同板块的课程学习,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基础、方式、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学校采取“走班制”授课,既重视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也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精准辅导,“培优辅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彭校长带领下,沙滘中学取得乐从镇2020年中考成绩综合排名第一的佳绩,尖子生数量更是占了全镇的一半。
  提升硬件治环境。沙滘初级中学历史悠久,年代的久远致使沙中整体的校容略显灰败。在彭校长的坚持争取下,沙中硬件提升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原来狭小且黑迹斑斑的大理石校门已经变得宽阔大气,校园花卉四时开放,绿化区域流水潺潺,原来还是水泥地面的学生宿舍焕然一新。
  最值得一提的是,彭校长结合信息时代的需求,向乐从镇党委政府大胆地提出了学校的规划,说服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上学校自筹投资,为学生新增了四间未来教室,让我校学生能通过全国最先进的录播系统、听说系统、网上学习系统、视频系统,与全国各大名校同类班级的师生进行实时线上沟通,打破时空界限,让名校资源共享成为现实。
  师生在未来教室使用平板进行教与学,依托“12xue”平台,让学生动态把控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实时解决疑问。如今,我校已经能与人大附中、华师附中等国内顶尖学校联盟,实行双师型教学,让沙中学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助推办学破瓶颈  人格魅力显真章
  彭校长依托十几年校长办学经验,在“和·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沙滘中学实际,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路,让处于办学瓶颈期的沙中得以焕发勃勃生机。“和·进”教育分为五部分:文化、教研、德育、安全教育和家校合作。
  文化方面包括“和·进”校园文化建设、“和”乐课堂、“和”雅教师、“和”煦班级等,目的是使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人凝心聚力,催人创新发展,超越自我,健康成长。通过举行每月一次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让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和·进”教研贯彻教学教研过程的每一部分、每一环节、每一主体。学校创新教学模式,践行“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时间教师精讲,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讲、议、练和评,三分之一时间师生互动);多措并举,“控辍保学”双管齐下,构筑“教师联盟”,坚持“三次备课两次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共享智慧结晶。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彭校长以“和”为德育理念,传承国学精华“和”文化,推“进”初一养成教育、初二担当教育、初三励志教育的德育主线。同时以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处事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安全无小事。“和·进”教育在校园安全防卫方面表现在物防、人防以及联防联控的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保安全新格局,为建设安全文明校园和师生健康成長保驾护航。通过举办安全教育班会课,学生也有机会主持班会课,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形成家校强大的教育力量,增进家校间的互信合作,助推孩子健康成长,是“和·进”家校合作的目标。
  彭校长希望通过“和·进”教育,引导教师寻找自我价值,提升专业素质;促进家校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同事之间和谐共进;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培养出祖国所需的栋梁之材。
  在我眼中,彭志洪校长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校长。他身上的人格魅力散发着光芒,用发自内心地对孩子、对教师、对教育的真爱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教师们不遗余力地跟随他为教育事业付出,努力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同凡响。他是全校教师追梦的领航者,是沙中学子的筑梦者,是教育界的圆梦者。
其他文献
出生于1932年的昌德松是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中学退休教师,40年的教书生涯让他桃李满天下,现在的昌德松绝对是个合格的“宣讲员”。他告诉我,刚换的新手机还不太能熟练操作,也不会用语音电话。采访结束后,我常常收到他转发给我的各类时政新闻。  以党员身份,把教育工作做好  1954年,22岁的昌德松到孙受镇张格庄小学任教,两年后,他被调到孙受镇中心小学任教。后来,昌德松先后在董家山后小学、马连庄小学教书
期刊
叶连平老师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的退休教师,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和县人,他的祖籍在河北沧州。1928年9月,葉老师出生于山东青岛。1965年,他辗转来到安徽和县卜陈石跋河窑厂,后来落户龙王大队桃园生产队。屈指算来,叶老师在和县已生活了56年,可以算是一个和县人了。1978年,50岁的叶老师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卜陈初级中学一名初三语文老师因考上大学,他所带的班一个多月没人上语文课。
期刊
2021年暑假第一天,临沂大学“赓续红色血脉、追寻红色足迹”学党史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子们就踏上了社会实践之路。通过重走“红色足跡”,重温革命历史,让广大青年学子在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感悟党的光荣传统,让红色基因浸润学生的血脉……  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临沂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支持创办的滨海建国学院,是一所沂蒙精神哺育成长起来的革命老区大学。学校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作为学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書。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红色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完成。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大幕徐徐拉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又让人平添无限期许。五千年弦歌不辍,一百载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忘初心,始终牢记融入血脉的青春誓言;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赤诚不改,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于无声处听惊雷,于
期刊
在教育中,学校和家庭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家校协同、合作共育,已经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青岛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价值导向,积极探索构建立体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着力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倡导形成“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家校共育氛围。  家庭教育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期刊
舜友联合会协助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发挥育人整体功能,提升育人整体效果。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聚焦家校教育目标不一致、育人行为不统一、育人效果被削弱等问题,以协同育人为理念,于2009年2月成立以家长为主体、社会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育人共同体——舜友联合会。十多年来,持续进行改革实践,探索如何介入家庭教育进行专业化指导,并以家长宣讲团、家庭教育指导团
期刊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但家长普遍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即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往往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使家庭教育普遍缺失,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和孩子健康成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明附属学校,地处农村,有74个教学班,3500多名学生,是一所实行九年一贯制的薄弱学校。学生家长85%是农民工,其余的15%都是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于初中文化,
期刊
什么是净?  干净、洁净、净衣、净心、纯净、坚净……净,既是外在美的一种体现,又包含着深广的精神内涵,是由外而内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净”入手,以净为美,让“净”成为学校的精神图腾、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让教室干干净净、校园清清爽爽,塑造学生纯净的心灵,打造教师坚
期刊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激增,因心理疾病而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和复学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更为突出。2021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呼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形式主义严重、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加强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