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文化建班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实践,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筷子梦想”班通过把握标准、明确思路、精选主题、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打造行为规则系统、突出活动个性特色等实践策略,形成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班级文化育人范例。
关键词:“筷子梦想”; 班级主题文化 ;策略体系 ;“潜能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03C-0019-05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强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指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赖以进行的物质、制度和价值相互影响的存在形态。”[1]班级文化对约束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主题文化研究的背景
(一)班级主题文化兴建:核心内涵价值
文化哲学理想价值论认为,本着价值优先的立场,探寻和设定人的文化价值意义和内涵,就是文化主体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确定。它衍生出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并指导着人的全部实践活动[2]。针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存在无主题、无程序、无持续、无关联、无发展的问题,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中餐烹饪班以“筷子梦想”为文化主题开展班级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班级学生赖以生存的、校内外一切跟班级文化相关的因素,包括班级的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研究一个班级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能够为班级营造更好的育人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成长潜能,发展核心素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广东省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倡导者王秀菊老师说:“在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主题文化建班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实践,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是实现文化管理班级的重要途经。”[3]
(二)扬州“最有范教室”评建:文化育人抓手
扬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班级文化的积极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2016年起,扬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们的教室最有范儿”教室文化建设评选活动,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活动分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含高职)四个组别,由扬州市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和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组织收集参评班级资料并进行初评,每个组别分别选出20个班级参加第二阶段网络票选。活动采用微信投票和评委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比,最终选出“最有范教室”“十佳教室”“优美教室”。
(三)中职“潜能德育”导建:先进理念引领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德性就是一种道德力”[4]。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传承梅花书院(学校前身,明清时期书院)的“行”文化,创新德育育人理念,提出并践行“潜能德育”,并构建了以“文化潜能养德”为重要内容的德育体系。“潜能德育”是以人为本、激发潜在道德力的德育,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向上、向善、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合适的教育,在知、情、意、行上培养、开发、挖掘学生的道德修养力、道德实践力和道德影响力,促进学生品德持续提升的过程[5]。“文化潜能养德”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道德力提供了理念导向。
二、“筷子梦想”主题文化班级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标准思路:文化建设的指南针
1.“最有范教室”的建设标准。扬州市“我们的教室最有范儿”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评分标准分为三大类:一是班级硬文化,即班级教室的物质文化或者说环境文化;二是班级软文化,即班级教室的精神文化、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如班风、班训、班标等;三是班级教室布置及活动所具有的个性特色。“最有范的教室”应该就是理想的教室。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洪耀伟指出,理想的教室应该遵循五大原则:共生原则、美育原则、人本原则、承启原则和发展原则[6]。“最有范教室”的标准和理想教室的原则,为主题文化教室的建设提供了方向。
2.“最美教室”的建设思路。在扬州市“我们的教室最有范儿”班级教室文化建设标准的引领下,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每学期积极推动班级打造“最美教室”。以“最美教室”的系部及校级评比为抓手,促进班级文化以及校园文化持续发展。在多年的文化建设中,学校根据优秀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凝练出“最美教室”建设的基本思路:理念先导—主题研讨—项目推进—形成特色,即以“潜能德育”为理念先导,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研讨,凝聚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的智慧,发挥班级操行积分考评机制的激励效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可视文化开展项目承包推进,形成班级文化的个性特色。
(二)文化主題:文化建班的着力点
1.“筷子梦想”的深刻内涵。烹饪班是中考落榜的男生班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足、行为不能自律、集体和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进取心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班集体建设。之所以选择“筷子梦想”这个主题,是因为这个主题具有深刻的内涵:一是筷子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它代表着中华饮食文化,代表着中餐烹饪专业,代表着专业人才定位——做有文化、有品位的烹饪人;二是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着“天圆地方”的做人哲学,即预示着要学做人;三是筷子在使用上有十忌,代表着做事的规矩,预示着要学做事;四是筷子是成双使用,代表着团结合作;五是筷子怎么放置都是个“1”字,代表着要勇争第一;六是青春不能没有梦想,梦想是新时代的召唤,梦想需要行动,梦想就代表着全班学生在筷子路上奔梦。
2.“筷子梦想”的建设目标。从“最有范教室”的建设标准及建设所应遵循的五大原则出发,根据班级的专业特点和学情,在“潜能德育”的育人理念指导下,按照学校“最美教室”的基本建设思路,经过全班师生民主讨论和学校德育教研组的科学论证,“筷子梦想”主题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为:绿色的花园、专业的艺园、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打造绿色的花园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打造专业的艺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自信,激励学生坚持专业梦想。打造温馨的家园旨在让学生在班级找到家的归属感、体验到家的温暖,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建设班集体。文化建设服务于学生成长,打造成长的乐园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 2.主题课程活动提升素养:我爱筷子我爱班。基于生活、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等内容,“筷子梦想”班在主题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构建了“我爱筷子,我爱班”的主题活动班本课程,以“赏筷子—讲筷子—画筷子—做筷子/筷子艺术品—展筷子—用筷子”等主题系列活动为主线,开展小组或全班活动。凡是活动就要纳入“银行储蓄”积分,开展小组竞赛发红包,并以银行星级客户等级考评进行评优表彰,活动制作的作品布置教室,建设教室的环境文化。
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如下:课程实施的第一周,分小组让学生去查找资料鉴赏筷子文化;第二周组织全班到筷子文化馆去参观,听馆员的详细讲解,并写观后感;然后利用班会开展小组讲筷子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深入了解筷子文化;接着,组织全班学生书写创作有关筷子的诗词作品、书画作品,提交的优秀作品评奖后,还在班级家长群及班级公众号展示;之后,发动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制作一次性筷子手工艺品,优秀作品展示在教室;最后,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介绍筷子与文化、筷子与文明的讨论,让学生深入学习筷子文化的內涵,加深对“筷子梦想”教室文化价值的认同,坚定成就高级厨师的专业梦想。
三、结束语
三年来,“筷子梦想”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在“潜能德育”育人理念引领下,通过有效的实践策略,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筷子梦想”班级学生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有了精气神,整体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全班有5 名学生被表彰为省市级优秀学生,学生均被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四、五星级酒店招聘实习,班级连续被表彰为校级先进集体。2019年12月“筷子梦想”教室文化被表彰为扬州市第二届“最有范教室”(高中组)。根据“筷子梦想”教室文化建设的实践撰写的德育案例被江苏省职教学会评为“优秀案例”。2020年6月,班级被表彰为“扬州市先进班集体”。
参考文献:
[1]袁丽,朱旭东,宋萑.美国学校教室文化建构的解读——基于对一所美国公立学校的观察[J]. 外国教育研究,2016 (6).
[2]潘雷琼,黄甫全.优良品德学习何以使人幸福——美德伦理学复兴的文化哲学解析[J]. 教育研究,2014(8).
[3]王秀菊.班级主题文化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33.
[4]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05.
[5]林红明. “潜能德育”激发道德力:理念、架构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7(10).
[6]洪耀伟.理想的教室[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责任编辑:谢传兵
关键词:“筷子梦想”; 班级主题文化 ;策略体系 ;“潜能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03C-0019-05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强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指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赖以进行的物质、制度和价值相互影响的存在形态。”[1]班级文化对约束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主题文化研究的背景
(一)班级主题文化兴建:核心内涵价值
文化哲学理想价值论认为,本着价值优先的立场,探寻和设定人的文化价值意义和内涵,就是文化主体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确定。它衍生出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并指导着人的全部实践活动[2]。针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存在无主题、无程序、无持续、无关联、无发展的问题,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中餐烹饪班以“筷子梦想”为文化主题开展班级建设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班级学生赖以生存的、校内外一切跟班级文化相关的因素,包括班级的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研究一个班级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能够为班级营造更好的育人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成长潜能,发展核心素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广东省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倡导者王秀菊老师说:“在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主题文化建班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实践,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是实现文化管理班级的重要途经。”[3]
(二)扬州“最有范教室”评建:文化育人抓手
扬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班级文化的积极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2016年起,扬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们的教室最有范儿”教室文化建设评选活动,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活动分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含高职)四个组别,由扬州市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和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组织收集参评班级资料并进行初评,每个组别分别选出20个班级参加第二阶段网络票选。活动采用微信投票和评委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比,最终选出“最有范教室”“十佳教室”“优美教室”。
(三)中职“潜能德育”导建:先进理念引领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德性就是一种道德力”[4]。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传承梅花书院(学校前身,明清时期书院)的“行”文化,创新德育育人理念,提出并践行“潜能德育”,并构建了以“文化潜能养德”为重要内容的德育体系。“潜能德育”是以人为本、激发潜在道德力的德育,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向上、向善、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合适的教育,在知、情、意、行上培养、开发、挖掘学生的道德修养力、道德实践力和道德影响力,促进学生品德持续提升的过程[5]。“文化潜能养德”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道德力提供了理念导向。
二、“筷子梦想”主题文化班级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标准思路:文化建设的指南针
1.“最有范教室”的建设标准。扬州市“我们的教室最有范儿”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评分标准分为三大类:一是班级硬文化,即班级教室的物质文化或者说环境文化;二是班级软文化,即班级教室的精神文化、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如班风、班训、班标等;三是班级教室布置及活动所具有的个性特色。“最有范的教室”应该就是理想的教室。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洪耀伟指出,理想的教室应该遵循五大原则:共生原则、美育原则、人本原则、承启原则和发展原则[6]。“最有范教室”的标准和理想教室的原则,为主题文化教室的建设提供了方向。
2.“最美教室”的建设思路。在扬州市“我们的教室最有范儿”班级教室文化建设标准的引领下,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每学期积极推动班级打造“最美教室”。以“最美教室”的系部及校级评比为抓手,促进班级文化以及校园文化持续发展。在多年的文化建设中,学校根据优秀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凝练出“最美教室”建设的基本思路:理念先导—主题研讨—项目推进—形成特色,即以“潜能德育”为理念先导,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研讨,凝聚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的智慧,发挥班级操行积分考评机制的激励效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可视文化开展项目承包推进,形成班级文化的个性特色。
(二)文化主題:文化建班的着力点
1.“筷子梦想”的深刻内涵。烹饪班是中考落榜的男生班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足、行为不能自律、集体和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进取心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班集体建设。之所以选择“筷子梦想”这个主题,是因为这个主题具有深刻的内涵:一是筷子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它代表着中华饮食文化,代表着中餐烹饪专业,代表着专业人才定位——做有文化、有品位的烹饪人;二是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着“天圆地方”的做人哲学,即预示着要学做人;三是筷子在使用上有十忌,代表着做事的规矩,预示着要学做事;四是筷子是成双使用,代表着团结合作;五是筷子怎么放置都是个“1”字,代表着要勇争第一;六是青春不能没有梦想,梦想是新时代的召唤,梦想需要行动,梦想就代表着全班学生在筷子路上奔梦。
2.“筷子梦想”的建设目标。从“最有范教室”的建设标准及建设所应遵循的五大原则出发,根据班级的专业特点和学情,在“潜能德育”的育人理念指导下,按照学校“最美教室”的基本建设思路,经过全班师生民主讨论和学校德育教研组的科学论证,“筷子梦想”主题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为:绿色的花园、专业的艺园、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打造绿色的花园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打造专业的艺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自信,激励学生坚持专业梦想。打造温馨的家园旨在让学生在班级找到家的归属感、体验到家的温暖,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建设班集体。文化建设服务于学生成长,打造成长的乐园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 2.主题课程活动提升素养:我爱筷子我爱班。基于生活、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等内容,“筷子梦想”班在主题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构建了“我爱筷子,我爱班”的主题活动班本课程,以“赏筷子—讲筷子—画筷子—做筷子/筷子艺术品—展筷子—用筷子”等主题系列活动为主线,开展小组或全班活动。凡是活动就要纳入“银行储蓄”积分,开展小组竞赛发红包,并以银行星级客户等级考评进行评优表彰,活动制作的作品布置教室,建设教室的环境文化。
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如下:课程实施的第一周,分小组让学生去查找资料鉴赏筷子文化;第二周组织全班到筷子文化馆去参观,听馆员的详细讲解,并写观后感;然后利用班会开展小组讲筷子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深入了解筷子文化;接着,组织全班学生书写创作有关筷子的诗词作品、书画作品,提交的优秀作品评奖后,还在班级家长群及班级公众号展示;之后,发动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制作一次性筷子手工艺品,优秀作品展示在教室;最后,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介绍筷子与文化、筷子与文明的讨论,让学生深入学习筷子文化的內涵,加深对“筷子梦想”教室文化价值的认同,坚定成就高级厨师的专业梦想。
三、结束语
三年来,“筷子梦想”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在“潜能德育”育人理念引领下,通过有效的实践策略,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筷子梦想”班级学生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有了精气神,整体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全班有5 名学生被表彰为省市级优秀学生,学生均被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四、五星级酒店招聘实习,班级连续被表彰为校级先进集体。2019年12月“筷子梦想”教室文化被表彰为扬州市第二届“最有范教室”(高中组)。根据“筷子梦想”教室文化建设的实践撰写的德育案例被江苏省职教学会评为“优秀案例”。2020年6月,班级被表彰为“扬州市先进班集体”。
参考文献:
[1]袁丽,朱旭东,宋萑.美国学校教室文化建构的解读——基于对一所美国公立学校的观察[J]. 外国教育研究,2016 (6).
[2]潘雷琼,黄甫全.优良品德学习何以使人幸福——美德伦理学复兴的文化哲学解析[J]. 教育研究,2014(8).
[3]王秀菊.班级主题文化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33.
[4]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05.
[5]林红明. “潜能德育”激发道德力:理念、架构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7(10).
[6]洪耀伟.理想的教室[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责任编辑:谢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