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半夜跑了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介绍:
  邓文秀,1925年生,山东人。1938年参加革命,开始在八路军一一五师,新四军重建军部后,被调入新四军军部卫校学习,从事医务工作。1944年和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团长周纯麟结为连理,离休前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华东饭店副主任。
  我的老家在山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一直打到我家乡。父亲生前是个小手工业者,被日本人杀害了。母亲当时才30多岁,一个人带着6个孩子,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
  14岁时,八路军一一五师来到我家乡,我参了军。我虽然年龄小,但一点儿也不娇气,连续行军120里路,从来没有掉过队。老同志夸奖我:“文秀啊,你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到底是山东人啊,能吃苦!”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不久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我和一部分战友被调入新四军。想到要离开自己的部队,大家都舍不得。领导开导我们说:“新四军、八路军都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一样打鬼子。”听完解释,大家都安心留在了新四军。
  随后我被安排到军部卫校学习,同时我还担任政治干事,教大家唱歌、跳舞。新四军队伍里,有不少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知识分子。那些从大城市过来的小姐妹们都不理我,甚至躲着我。我很不理解,就告诉教务主任左英。原来,这些小姐妹看我头发太短,还打着绑腿,把我误认为是个男同志了。左英听后,哈哈大笑,说:“其实,她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女同志,不过服装不一样,她是从八路军调过来的。”后来我们都紧密团结在一起了。
  16岁从卫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四军四师彭雪枫部队,部队上都是些老红军,好多人还没对象,组织上很关心。领导看我条件不错,想给我介绍对象,我没同意:年纪还小,刚出来当兵,还没学到知识,不想那么早结婚。于是,我就请求组织上把我调去医院照看伤员。
  20岁时,组织上又给我介绍对象。一天,四师卫生部政委李毅把周纯麟的照片拿给我:“小邓啊,给你看张照片好吗?”“什么照片啊?”他刚拿出来,我就果断回绝:“我不看,你拿走吧。”他碰了个钉子,没好再和我谈。后来我被调到十一旅后勤部,这天一大早,我正在地里劳动,政治部李主任就找我到旅部谈话。我浑身是泥,脸也没顾上洗。到了旅部,周纯麟已经坐在那里等我了,他这时已是骑兵团团长。一听是给我介绍对象,我就说:“我年纪太小了,出来是干革命、打鬼子、学本领的,不想那么早当妈妈、抱孩子。”李主任听后就火了,拍着桌子对我吼:“邓文秀,你是不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员,就要服从组织安排!”我没有办法,只得点头同意。
  这次谈话后,我又回到十一旅后勤部工作。过了不到两个月,老周派人来接我了。来到骑兵团不到一个月,我们就举行了婚礼。结婚那天,把从老百姓家里借来的门板当床,没有被子、枕头,也没有新衣服,我还穿着双破鞋子。旁边睡着个陌生男人,我半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头枕着马背套,又骚又臭,我实在受不了,便从床上爬起来,跑到骑兵团卫生队去了。
  天亮后大家发现新娘子不见了,到处找,最终两个警卫员找到了我,把我扶到马背上,又给驮回去了。
  (党亚惠整理)
其他文献
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让高校学生掌握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诞生于1953年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源于共和国电子工业在国防建设中对无线电人才的急需
期刊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一个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力量。开学初,丹阳市运河中心小学少先队对少年军校的“运河小兵”们发出号召,向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致敬,学习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  班队课上“知”英雄  2月26日下午班队课,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以增强同学们的国防意识,学习英雄保家卫国的伟大品质。少先队还通过“向英雄敬礼”活动
期刊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一项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性举措。总的来看,各级各地区各单位抓国防教育的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领导对富国与强军的关系认识不清,把国防教育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思想上不够重视;有的地区国防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民众国防意识参差不齐;有的国防教育组织形式方式老套呆板、手段不够丰富、搞形式走过场、单调乏味,特别是针对“
期刊
自强不息、助人为乐是滨海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邵宏领的家风。  这家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但邵宏领一家三代军人默默传承,让这淳朴的家风成为引领向善的力量。  邵诗义:一马当先做表率  邵诗义,1937年7月27日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乔楼乡余庄村,1954年12月应征入伍到原广州军区某部服兵役,由于表现突出,1956年9月被送到军事院校学习深造,1958年9月被分配到某部担任电台台长。195
期刊
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结束,结果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那是一场失败最惨、影响最深、教训最多的战争。痛定思痛,可以从多方面思考总结,但对我们广大国民来说,从精神的层面作一些检讨是必要的。  信念。理想、信念、理念、思想等,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这个国家、民族才有凝聚力、号召力,否则将是一盘散沙,国
期刊
《三百万颗民族心》是一部描述苏中四分区(今通、如、海、启地区)反清乡斗争的纪实文学作品,1993年9月在苏中四分区反乡清乡斗争胜利50周年之际,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是新四军老战士龚德向新四军将士和根据地人民献上的一份厚礼。  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该书再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指出:“日寇对苏中的清乡,首先从四分区开始,在清乡圈子周围遍筑碉堡,挖掘深沟,设置长达35
期刊
2021年春节前,“惠爱·胡家渡”基金会发起人胡国良一行人来到堰桥老年公寓,看望慰问这里的本村百岁老人,并送上一万元尊老金及慰问品等。胡国良是无锡市惠山区金惠社区胡家渡村的退役军人、江苏堰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心为国防、心向人民、心怀大爱”,在追梦征程中创业担当、砥砺前行。  心为国防,好男儿从军报国  今年57岁的胡国良,从小就有从军报国的梦想。1982年10月,刚满18岁的他不顾父母反
期刊
约好的下了飞机就去黄福林(又名小黄河)老人家中采访,结果飞机延误,采访时间一改再改而推迟至次日下午。去之前担心老人会对此“置气”,谁知老人不仅全然不提采访改期之事,还关切地问我初到云南习不习惯。关切的话语,和蔼的面容,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距离感一下全无。我们坐在客厅里,沙发前的茶几上全是老人阅读学习的材料和书籍,他已是89岁的高龄,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小“孤儿”变成小战士  1937年抗
期刊
“虽然不着军装,无愧强军使命;入列融通舰队,意味新的启航!”  新年伊始,中国融通集团旅发公司南京君通九华饭店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李晓珊,展望新征程、谋划新发展,语间透出浓浓的文化韵味,令人强烈地感受着魅力九华孜孜笃行的魂与魄。  特殊三月的一缕春风  2020年3月5日,六朝古都南京。  北京东路与龙蟠中路的交会路口,数月沉寂闭市的街面,突然出现了令人振奋的一幕:临街的九华饭店大门口,一个“爱心小
期刊
“清明忆英烈,忠魂贯长空。”连日来,沭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切实做好清明期间烈士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积极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要求。为满足社会各界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需求,该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及时启动《清明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要求,确保清明节期间安全祭扫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服务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环境整治,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