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美术教育能够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和枯燥,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生;新媒体技术;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007-01
  新媒体是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并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脑、多媒体设备等向用户传达信息的一种传播形态。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式,利用更为生动、有趣的展示方式向学生们展示美术作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必经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行为习惯,将新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提升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日后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夯实基础。
  (一)提升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在小学生的认知中,美术课堂应当是情动、有趣的,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尽情描绘梦想中的天堂。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美术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积极性不高。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新媒体主要包括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临摹或者美术教师教学生跟着画为主,小学生年龄较小,定性不足,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难以维持长久的注意力,教学效果较差。将新媒体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丰富教学方式,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本堂课程内容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等,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锁在教学活动中。举例来说,学生在教学生画“脸谱”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脸谱的认识较少,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脸谱以及脸谱所代表的含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播放京剧脸谱歌,“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蓝脸窦尔顿”让学生在脸譜歌中更加明确脸谱所代表的含义,美术教师还可以讲述关公以及曹操等历史人物背后的小故事,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师创设的教学氛围内加深对脸谱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三)提升教学效果
  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当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美术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小学生日后在美术领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媒体技术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而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提升美术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应当将教学目标放在首位,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
  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小学生对美术内容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新媒体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方面的限制,内心的想象力是匮乏的、单调的。将新媒体技术与美术教材结合在一起,能够向学生们展示更多生动有趣的事物,展示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以及创作过程,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参与提示,加强他们在色彩识别、结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美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生活中的种种元素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将身边的事物进行联系和想象,创造出更加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最后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少之又少,美术绘画中缺少内涵。借助新媒体技术将优秀的美术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对画作进行鉴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是对传统美术教学方式的调整和创新,借助网络中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让学生感受更为广阔的美术世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瑭.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5):156-15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之下,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要求指出,生物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打造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07-01  初中生物含有大
摘 要 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进行讨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实践  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对语文阅读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在课前预习阶段以相关信息进行课外阅读的补充  预
摘要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飞快而矛盾也快速增长的阶段,由于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不良因素纷沓涌现,从而导致了学校对于初中生管理捉襟见肘,实施异常艰难。要真正做好初中生的管理工作,就得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日常行为中易出现问题等方面入手,才能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制订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中学教育;中学生;学生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 我国以前一直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更没有注意学生实际动手应用的能力。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可实际操作能力却一塌糊涂,只会纸上谈兵。基于此,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注重对小学数字知识的培养传授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数学知识的产生就来源于生活,不能将两者割裂来看。本文就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来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具体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体验式教学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将其合理应用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能够很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体育与健康;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班主任所面临的教学形势也随之發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现在很多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以自身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管理,这也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完成对高年段学生的引导工作,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引导他们展开自主管理,这样才可以将其参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小学音乐教育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音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开展有效的音乐创造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聆听技巧和聆听习惯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受到有效的音乐教育,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学音乐课堂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中美术鉴赏课培养学生视觉识读的作用,提出了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的对策:一是在课堂中应用对比式鉴赏促进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二是感受作品的情感与思想,在感悟式鉴赏中提升视觉识读能力培养;三是基于社会学式鉴赏,提高视觉审美。  关键词 高中美术课堂;学生视觉识读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125-
摘要 数学是一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逻辑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学生步入到高中以后,知识点增多,难度增大,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会逐渐产生抵触情绪,然后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高中数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良好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现实教学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农村学生数学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进行了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农村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C961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62-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