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更要善待学生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 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 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一切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在都市化、法治化建设的背景下,全新地价值体系开始悄然兴起,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现代性”为标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单阐述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现代舞蹈;艺术创新;创新环境  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它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情感与心理表现,在现代审美思想与美学意识的影响下,就必然
期刊
摘 要:林兆华先生的“春秋三部曲”中关于舞台设计的特色与创新为它们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我们一起探索,从布景、灯光、道具的角度看一部成功的剧作是如何出彩地在舞台设计方面进行调度策划。  关键词:布景;灯光;道具  谈起林兆华先生“春秋三部曲”的成功,大家都会联想到别出心裁的剧作改编,演员张弛有度的表演,融合多种古典现代元素的音乐,其实,优秀的舞台设计也是三部曲能取得口碑与票房的一大利器,下面就让
期刊
摘 要:剧本质量直接决定着电影的效益,舞蹈创作也直接关乎着最终的艺术效果。由此可知,舞蹈创作是弘扬与发展舞蹈艺术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社会正处在转型阶段,存在多种艺术潮流并且相互摩擦,这为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舞蹈创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将围绕街舞,对舞蹈创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街舞;舞蹈创作;运用;思考  在当代舞蹈作品中,舞蹈创作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愈发重视街舞与其它舞种的融
期刊
调查背景:  除了学习,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休息娱乐,谈心交友都离不开宿舍,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宿舍就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宿舍文化是什么呢?宿舍文化是一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成员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文化。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那么,宿舍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他又是怎样
期刊
摘 要:《西厢记》作为元代剧坛上的一树奇葩,它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丰富、饱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的形象尤为突出,并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反应了封建势力的外强中干,歌颂了大胆追求恋爱自由,勇敢反对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门第观念的青年男女,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女性;反叛;机智;封建  一、勇于追求—崔莺莺  在王实甫笔下,崔莺莺无疑是一位大家闺秀
期刊
期刊
摘 要: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现在语文课堂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或多或少的泛起了许多泡沫,就像美好事物的产生总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在接受这美好事物的同时应当去除那些“杂质”,辩证的去接受这一事物。其实语文课堂也一样,如何追求其有效性已成为当下必须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否更大程度的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其“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来谈体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安全意识。建议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培养他们防止运动损伤的行为习惯,发展高中生避免运动受伤的运动技巧,提高高中生摒
摘 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城务工人数增多,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而子女留守在农村的人数也不断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而且关乎农村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彩艺术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众多艺术中十分受欢迎的一种表现手法。水彩艺术拥有独特的审美角度与观点,如果将水彩艺术应用到效果图设计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不仅可以融合绘画的美感,又可以凸显效果图设计的关注点,因此,探讨效果图中水彩的表现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水彩的简述、水彩的表现技法两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效果图;水彩;表现手法  水彩画相比于其他方式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