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04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继续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两个方面,论证了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认为必须为继续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必需的外部环境,并提出了继续教育的一条重要基本规律,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运行机制,同时还强调,要确保继续教育的教育质量,就必须抓好自身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 市场经济 队伍建设 干部素质
  [作者简介]蒋鸣(1957- ),男,浙江诸暨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上海 200060)
  [中图分类号]G7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8-0176-02
  
  继续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技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巨大的作用,已引起我国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继续教育发展战略宏观目标的视角,对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一、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
  
  (一)继续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①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正是加快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继续教育是对各类人员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和扩展的教育,是一个推广新理念、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平台。那些已经处于生产建设、科技工作第一线的人通过接受继续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知识得到了补充、更新、扩展。学得了新理论、新技术,就会直接作用于生产建设、科技工作。比之其他教育来说,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作用更加直接、显著、迅捷。因此,继续教育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都把它作为促进科技进步、振兴和繁荣经济、迎接新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竞争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总之,继续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激发强大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领域。
  (二)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机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终身教育思想迅速传遍世界各国,成为一种极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在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通过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要“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②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③这表明发展终身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立法的确认。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继续教育是其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理论、新科技不断涌现,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已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科技,继续教育正可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另外,即使受过多年的学历教育,取得了一定学位,但在这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不继续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囿于过去学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停滞不前,必将墨守成规,无所建树。可见,继续教育对他们是何等的重要,而这正是对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体现。由此足可说明,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继续教育这一教育子系统的支撑,终身教育体系也就难以建立,更不用说完善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
  
  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其运作的主轴,建立何种运行机制,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基本规律,也是教育运行机制必须遵循的原则。过去,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应,我国的继续教育实行的是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运行机制,表现在专业设置、规格层次、办学规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都由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下达,各办学单位的办学必须严格执行上级设定的计划。这就使各继续教育办学院校丧失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应变能力和调节能力。在这样的教育运行机制下的人才培养往往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很难受到社会的欢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现实实际迫切要求继续教育高度重视并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
  一方面,继续教育的办学单位必须增强市场意识,紧紧瞄准市场需求,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那些专业口径太窄,培养的人才适应面不广的专业应加以改造。增设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需要的新专业,根据实际要求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革新课程的内容,编写适合经济发展的教材,等等。继续教育应针对真才实学和实际能力提升这一需求,注重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重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传授。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个多元化、多维性、开放型、异常活跃、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经济体系,直接为其服务的继续教育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体系。继续教育的办学单位特别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宜形式、层次及规模办学。
  继续教育要实现教学内容和办学形式等方面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实际,关键是要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这就要求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高层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给继续教育办学单位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使继续教育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教育运行机制。
  继续教育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迫切要求教育培养更好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强的各类人才。如果继续教育和社会经济结合得更紧密,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更大的作用,也使得继续教育备受社会的欢迎和重视,从而为继续教育自身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近五十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实现了三次跨越性发展:艰苦创业,树起“全国半工半读一面红旗”;改革创新,成为“成人教育战线的排头兵”;与时俱进,倾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我校虽已进入本科院校系列,但在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定位、特点和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研发“企业基层管理者”和“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岗位资格”培训项目,已列入上海市紧缺人才的培训系列。
  
  三、继续教育的队伍建设
  
  教育质量是继续教育的生命线,也是继续教育能否发展的关键。继续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高质量的、合格的,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也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要确保教育质量,继续教育就必须抓好自身队伍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质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为在教学中,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或是所需新教材、辅导材料的编写等,都离不开教师。有些继续教育院校教育质量较高,声誉较好,求学者众多,使前来学习的人感到能真正学到知识,能在社会上、自身发展上发挥作用,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一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教学认真负责且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相反,有的继续教育院校的师资水平不高,有的甚至低劣,或教学不够负责,马虎应付,使学生学不到所需的知识,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自然不高。这样的院校生源必然日益减少,更谈不上自身办学主体的发展。因此,继续教育必须重视这一点。
其他文献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对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环境管理主要集中在建设期,营运期环保对策相对较少;缺乏专业专职环境管理
国际铁路杂志有关美国铁路工业展览会的报道:德国平奇蒂芬巴赫公司(Pintsch Tiefenbach)基于软件的SIL4计轴原型在明尼阿波里斯市参展。
建筑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管理学科体系,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研究和总结,不断提高对建筑管理的重视
阐述了力密度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到了索网结构的逆迭代法找形分析中,给出了由图纸所给定的索网结构初始几何形状寻找零状态放样几何的具体过程。这种算法具有收敛精度高,计算能
“神秘文化”小说漫论李大鹏90年代以来,谈神弄鬼的小说是越来越多了,冥界已无所保留地被当代小说家的锋利笔尖所掘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怪诞、阴冷与陌生的世界。这种被称作
略论文化心理在认识中的作用郭天海文化心理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社会群体心理。它是一定社会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心理中的反映和积淀,大体上包括带有该文化性质和特征
本文介绍了干粉砂浆粘接剂的基本要求和生产工艺。
廿一世纪中国哲学的孕育与突破刘仲林20世纪初,梁启超说过一句话:“吾不息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①20世纪末再回味这句话,令人无限感慨:从总体看,本国学
科学哲学的“转向”与跨学科研究郭贵春(山西大学教授)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当代科学(包括所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内)进步的一次重大“转向”。这一“转向”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基础及上闻结构动力共同工作机理的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边界元及有限元方法加以组合,用逐步积分的方法计算整个振动时程内结构的内力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