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绘画及时代性探微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分裂割据的相对统一,不但促进的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美术也同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与提高。五代时期,虽然中原大部分战乱,然而还是有很多画家在绘画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周文矩的人物肖像画、荆浩的山水画、黄熙的花鸟画等都为宋代绘画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在隋唐两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北宋的建立及纷争格局的统一使宋代绘画的内容、形势及技巧等方面都呈现出群彩纷呈、多方发展的局面,同时宋代也是山水和花鸟的全盛时期,使院体画在成熟中达到极致,同时宋代绘画的总体精神是写实的。
  关键词:奠定基础;题材多样;山水;花鸟
  中图分类号:J21 文獻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21-2
  宋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五代的分裂,北宋的相对统一等,在不同的时代其政治形势与经济发展都对当时的绘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宋代的统一,不但消除了割据造成的分裂,而且城市的发展也出现了未有的繁荣,绘画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备,首都汴京、画家云集,名手如林,是继唐代长安洛阳之后的又一古代绘画中心。此时绘画的题材增多、绘画技法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宋代的绘画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
  一、唐、五代的承前启后
  唐代经过“贞观之治”,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由于绘画题材的越加丰富,这一时期的绘画也有了明显的分科,在不同的画派中出现了更多、更成熟的画家,比如:阎立本与尉迟乙僧的人物画、张萱与周昉的仕女画、王维等人的水墨山水等等,其创作热情都空前高涨,气象万千。为中国的绘画续写了光辉的一页。
  到了五代时期,中原开始陷入战乱,相继出现了五代十国,同时唐代中原绘画的兴盛格局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这都没能够阻碍这时期的绘画发展,其绘画盛行地区重要在西蜀和南唐所辖地。因而这里受到的战争破坏较少,同时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聚集了不少绘画人才,西蜀和南唐都建立了画院,山水和花鸟画等的发展为宋代进一步的发展作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宋代绘画的繁荣
  宋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发展中处于辉煌灿烂的高峰时期,极具特色。最大的价值在于丰富艺术表现的手法和艺术技巧上,这源于宋代的绘画与社会各阶层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贵族、文人士大夫及商人市民等对绘画多方面的需求。宋代绘画题材内容之广泛在古代绘画史中是极为突出的,绘画题材增多、绘画技法的丰富,是前所未有的。纯熟的描绘技术,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特别是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绘画的繁荣,使绘画题材更加广泛,样式繁多,画风严谨、精密不苟,技巧上有不少新创造。同时城市的发展与城乡生活的作品大量的出现,是两宋时期绘画发展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作,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它在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还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宋代的绘画代表题材主要是花鸟画和山水画,其绘画特点优美动人,意境情趣,人物形象传达的惟妙惟肖。代表作有:崔白的宫廷花鸟画、文人士大夫的墨竹墨梅、法常德写意花鸟画等。
  三、题材多样
  绘画题材的多样,内容之广泛是宋代绘画的特点。因题材大,所以绘画的分科也更细化,有佛道、人物、山水、花鸟、花卉、翎毛、墨竹、屋木等等门类,青绿重彩仍然流行,但水墨着色的山水画更占有重要的地位,写意画也有所抬头,画家各有所长又兼善其他,这些现象都反应了宋代绘画的群彩纷呈、多方发展的格局。
  四、宫廷画的兴盛
  宋朝在建国初期就建立了翰林书画院,由于宋代的皇帝比较注重绘画,重视画院的建设,所以画院的体制逐渐完善,规模日益扩大。建院的初始目的可能是为皇家服务的,主要绘制帝王肖像、宫殿的壁画和屏风等。因为有些画家也参与宫廷画的搜访鉴定和临摹工作,所以同时也带动了绘画的发展。画院中人才济济,同时画风技巧也都有所创新,因为画院待遇好,有级别,还可以升迁,史籍记载就有200多人。因此宫廷画对中国美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提到宋朝的代表作,不得不提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绢本,墨笔淡着色,长527.8厘米,高25厘米。全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段落: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它的艺术构思不像西洋画那样把视点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绘画特点采取“散透视”“不定透视”的手法来处理构图方式的,手法更灵活,更让人惊叹的是,它把生活的画面,有头有尾的表现出来,尤为壮丽,更好的表现了画家的创作意图,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
  六、山水、花鸟的精髓
  宋代的山水和花鸟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体裁。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得更为成熟,皇帝、贵族以及富商都对山水画发生了兴趣,同时名家辈出,风格多样,画家继续重视深入观察体验自然风景,技巧上有了巨大创造。
  北宋流行小景山水,在全景式雄伟山水画外又别开新境,有引人入胜的幽情美趣,水边沙岸,及富诗意,现存的宋代小景画有梁师闵《芦汀密雪图》、赵士雷《湘乡秋意图》等。
  宋代也是花鸟画的黄金时期,宫廷中装饰壁务求华美,这也使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社会中上层对此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也促使花鸟画的发展更为活跃。涌现了一批技巧高超的名手,“黄家富贵”的画风影响着宋代前期的花鸟画,更追求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到了后期逐渐向表达意境和主观情趣方面发展。宋人不仅把花鸟画绘画的即传神又惟妙惟肖,同时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和生活的理想,把自然属性和道德品格相联系,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   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传),一朵盛开的红荷,几乎占满了整幅画面,其“用笔精细、赋色工丽、单纯华贵,仪态万方”,将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高洁形象描绘得形神毕肖、艳而不俗,其图式语言个性突出而强烈,令人有“一花一世界”之感,而这个世界的“圆满而自足”的世界,同时也是画家“恩赏甚厚”境遇下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黄居寀的《山鹧刺雀图》将其父黄筌为珍禽所作的写真造像式的图式引向了全景式的花鸟造型图式,以求与山水画景观相融合,其对鸟雀和景物的精确细致的描绘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隐约显露的华贵之气,亦是“太宗尤加眷遇”及当时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信息展现。而宋末元初年间郑思肖的《莫兰图》,画兰不画土,是谓“露根兰”,此画作于元大德丙午年(1306),其时宋亡已26年。画家在画中寄寓着“亡国”的沉痛心情,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
  七、时代造就发展
  不同时代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在绘画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绘画的题材和风格变化与社会的发展,与国力的兴盛密切相关,顺应着时代的发展,为什么宋代的绘画可以如此的繁荣呢?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统一消除了割据造成的分裂和隔阂,社会比较稳定,保持着相对安定的局面。②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与人们建立了很密切的联系。城市商业繁荣,很多贵族和富户商人对生活质量要求空前活跃,致使绘画的需求量也很大,由于服务对象多了,对绘画的发展和繁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③宋代绘画进入手工業商业时代,一批画工精湛的画家将自己的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在汴京的庙会上、临安的夜市及各地酒楼等地方都有他们的画作,如有市民有喜庆宴会,需要绘画装饰的屏风、书画陈设等还可以租赁。年更岁尾也有节令画进行销售,不可忽视的还有宫廷绘画在整个社会绘画繁荣的基础上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绘画效果的探索上作出巨大贡献。宫廷画家众多,民间画家更多,这都对宋代的绘画艺术的繁荣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底蕴,并确立了 中国绘画的审美模式,开创了新的艺术语言,对后世影响深远。
  结论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峰,统一的局面及社会的发展,给当时的绘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后来的元、明、清的绘画中都能找到其深厚的艺术风格的影子,宋代艺术绘画的发展展现着中国绘画的成熟和高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29.
  作者简介:
  董婷婷,女,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艺术设计专业,现为《青年科学》杂志社美编。
其他文献
摘要:雕刻艺术的发展从古至今,具有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国雕刻艺术各个时期的表现及意义出发,对其艺术之美进行鉴赏,以体现出雕刻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雕刻;艺术;鉴赏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5-2  雕刻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传统工艺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随着历史的潮流不断发展
摘要:纵观世界绘画思潮,大都于倾向绘画与思想的结合。中国画家亦是如此,技法次之,求“意境之高远”。中国画对笔墨技巧有着要求极高的,更在精神的内涵和审美的标准上,立足于传统文化,这正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中国画与中国书法一样,历来被称为“心象”。 中国山水画有着自身独特的品格,“笔墨”和“气韵”是最重要的两大要素。“笔墨”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形式语言,是中国画艺术整体品格的灵魂,是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的
雕塑是与材料紧密相关的一门视觉艺术。材料作为媒介,在雕塑中的审美特性比起其他造型类艺术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介质化的合成树脂因其可塑性强、表面可再加工等“优点”,往往
摘要:中国工笔花鸟画是绘画技法与题材的综合体,合理应用艺术手法、绘画题材等构思出新作品,在中国画艺术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传统绘画艺术,中国画经过长时间变革已经形成相对工整的艺术体系,花鸟画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形式,基于花鸟画创作灵感前提下,对花鸟画的技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工笔画;花鸟画;形式;常用技法  中图分类号:J21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一件艺术作品历久弥新,不但需要它自身具有艺术价值,也在于能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赋予它以丰富的意义差异。当代艺术史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对艺术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本文主要使用图象分析法,辅之以精神分析法,通过对达利《利加特港的圣母》的分析和解读以达到艺术本体的意义和解读艺术作品的可能。  关键词:达利;圣母;加拉;图象分析;精神分析;方法论  中国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南方风景油画经历了各个时期的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开始出现频繁的艺术活动,艺术成果颇为丰盛,并逐渐呈现出了鲜明的南方个性,艺术影响力正在不断地扩大。  关键词:南方风景油画;风景油画;油画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8-1传统意义上,学者多倾向于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将中国分为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传
明末名士陈子龙在《谭子庄骚二学序》中,对庄子和屈原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他认为二者皆有所怨。陈氏的观点虽有洞见,但也寓托着自己对政治时局和各人经历的愁怨与忧惧,实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