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本真,追寻历史的现代价值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un9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袁世凯,历史本真,以史为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5—0056—05
  教材分析及设计说明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要求是,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本课知识容量大,且辛亥革命作为初中的教学重点,学生已经对其过程及主流价值评价有相当程度了解。如果教师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讲授知识点,只能是重复初中内容,学生在走马观花中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无法体会历史本来面貌和现实价值。
  “还原本真,追寻历史的价值”——是每一个历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意义。而我们从这个层面看去,辛亥革命的确唤醒了国民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争取民主、独立之路,也开创了走向共和之路。在本课教学中,我选择以“走向共和”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关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共和”演变之路,重点探讨辛亥革命的本来面貌,尤其是争议较大的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敏锐的历史意识和独立的历史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国旗的颜色和图案都有一定的含义和象征,甚至可以直观反映国家的性质。请观察清政府(黄龙旗)和中华民国初期(五色旗)的国旗,谁能给我们分析它们所代表的涵义?
  预设答案:黄龙旗代表君主专制即“朕即国家”,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族共和”。
  设计意图:历史的演进变迁通常都由重大事件推动,可是往往一个微小事物也能精确地反映历史的重大变迁。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历史意识。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尺寸之间蕴含大意,特点突出,很适合对比,尤其是五色旗,特点更是鲜明,将共和、团结等概念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通过清政府和中华民国的国旗引起学生对辛亥革命宏大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追问,正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努力和尝试。
  一、维新立宪?革命共和!——革命缘何成为必然
  师: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一时成为时代潮流,但也有学者提出,历史条件不具备的革命狂飙打断了中国改革维新之路,将中国推向军阀割据混战的无底深渊。
  ◆告别革命·走向革命
  材料1: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清末新政)。
  ——李泽厚
  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但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也不愿放弃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的强大,仿佛历史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只是被动地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一步算一步”,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政治的逻辑只能是革命。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2:吾党于是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孙中山《伦敦被难记》(撰于1897年)
  师:20世纪初的中国具备了社会转型的种子,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促使这颗“种子”的萌发?
  分析:李泽厚明确指出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转型。一是改良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二是改良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社会转型,即避免流血冲突保持社会稳定。清末新政和立宪本已经打开了结束旧体制、开创新制度的通道,如果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的话,中国沿袭了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李泽厚的观点是历史的假说,但这种假说对学术研究、对现实来说是有意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引导学生对这种假说的批判性思考(或者说否定),就是接近历史真相的过程。这也是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和研究百年前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价值所在。
  革命能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发生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雷颐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实践进程来分析辛亥革命的必要性。这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也体现了革命的前提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通过彻底的暴力革命涤荡所有的旧东西,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
  理解这两种看似相悖的观点,能从不同角度审视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中国现实。实际上,这两种相悖的救国途径,都曾出现在孙中山的思想中:青年时代的孙中山受到郑观应、何启等人影响,曾试图在现存政体内部用和平方式救治中国。孙氏1890年的《致郑藻如书》,1894年6月的《上李鸿章书》都表明这种倾向。后来,受到甲午战争中方惨败及朝廷下诏谴责议政者的刺激,上书李鸿章又遭冷遇,这一切使孙中山从“偏重于请愿上书”走向暴力反清——共和革命成了孙中山的最终选择。
  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的多元开放,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亦有众多突破。告别革命和走向革命的争议比较敏感,高中生的知识储备也无法准确把握。可以由教师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式,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应该指出历史无法告别,我们的责任是竭力接近历史真实,让人们作出自己的判断,从中吸取历史智慧。
  材料:观察下面三幅图片《中国?蛋糕!》《立宪万岁》《苛政猛于虎》
  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能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答案:清政府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境遇显得束手无策,进而主动进行清末新政和立宪改革,但严重的财政困难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征税不但没有搜集到改革所需的资财,反而激发了民众对清廷和宪政改革强烈的抵触情绪。共和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她既不是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激起的“骚动和不安”,也不是在少数人“极端感情”或“革命狂热”煽动下的“幼稚与疯狂”,而是具备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设计意图:这三幅图片很有代表性,将中国当时面临的危机直观地表现了出来。教师不需要过多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按照照片的呈现顺序观察,将三幅图片用线索串起来即可。这部分材料的展示,看似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实则着眼于历史大视野的培养。这里需要学生具有宏观的历史视野,脑中有历史发展的大线索。通过这部分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历史脉动的能力,深刻理解历史演变的内涵,让学生一步步接近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真相。
  二、共和!共和!——近代的中国梦!
  师:共和,共和!这是晚清以来许多英勇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理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们常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南京民国”时期的中国有没有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人们是否对“共和”有深入理解?或者退一步讲,时人是否清楚究竟什么才是共和?
  材料1:汪荣宝、叶澜编《新尔雅》称“共和”为“公和”,文曰:“立宪政体又别之为民主立完,君主立宪。由人民之愿望,建立公和国家,举大统领以为代表,而主权属人民者,谓之民主立宪政体。
  ——20世纪初中国人对共和制的认识
  材料2:“共和”政体的两个基本特征:(1)政府的权力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人民大众授予的;(2)执掌政府权力的人员,其任职期限是明确固定的,并且他们在任职期限内应当忠实地履行其职责,向人民负责。
  ——当代学者刘远征综合研究后的结论
  材料3: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鲁迅《鲁迅全集》
  材料4:至辛亥以后,“五族共和”已不绝于书报、口谈,天下人耳熟能详。袁世凯敢于“帝制自为”,立即成为“天下共击之”的独夫民贼,即与“革命”“共和”理念的广为传播大有干系。但“共和”的“公”(共和政体是公平、公正政体)、“共”(国权是公民共有事业)、“和”(以和平方式参与政事)三义真正为国人所认识并付诸实施,则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冯天瑜《“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
  预设答案:共和政体的内在特征是人民选举产生政府和国家元首并有一定任期。革命进行中的中国没有条件举行全国性选举,可是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等称谓本身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恪守共和原则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势力相对弱小且影响力有限,普通百姓对共和一知半解甚至茫然无知。由此可见,南京民国时期共和的实质内容还没有真正践行,共和思想也没有被百姓真正理解并接受。但毕竟搭建了共和政体的制度框架,开启了中国近代共和之路的大门。
  设计意图:共和是抽象的,但并不是虚无空洞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中。从时人、今人对共和的定义人手,再关照社会现状,很容易看清当时“共和”的流行、演变。面对以上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可能觉得,“共和”成了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与其告诉学生中华民国性质是共和的结论,不如让学生在材料中归纳共和的制度设计和内在特征。以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共和之路的必然趋势和艰辛。
  三、袁氏当国——短暂的共和梦
  师:1911年12月初,代表南方革命军的伍廷芳与代表北方袁世凯的唐绍仪在上海举行谈判。在国际国内形势共同作用下,南北双方达成“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史称“南北议和”。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莫理循书信集里的那句话:“曲折的谈判,一方面以幼主勋位,另一方面孙中山为了推荐袁世凯自行辞去新的共和国的临时总统职务而告终。于是袁世凯成为唯一的胜利者。”但1916年初袁世凯恢复帝制,名洪宪皇帝。
  思考:袁世凯是否终结了中国的共和之路?
  设计意图:学者历来对袁世凯褒贬不一,袁世凯这个人物也具备了历史的复杂性,对他的评价的确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但设计出来后我总觉得生硬的评价游离于主线之外,而且单单评价袁世凯,范围也太大,还是应将学生思考的范围同“共和”联系起来,袁世凯的称帝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在他之后,历史的潮流何去何从?共和之路是否中断?这应该是学生探究的主要方向。因此针对这一部分教学,笔者设置了自主探究的思考题以求学生能放开视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这段历史,得出自己的体会。
  四、辛亥!辛亥!——共和路在何方
  ◆千秋功过待谁评——播下共和的种子
  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新陈代谢》载于1912年3月5日《时报》
  材料2:辛亥后有人沉重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一位辛亥武昌首义参加者沉痛吟诗云:“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蔡济民《书愤六律》
  材料3:民国三年,戴季陶在旅途中遇一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也”,老农“茫然惶然,连声曰: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
  师:从以上三段史料出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为学生作任何限制。可以说辛亥革命是特殊条件下的革命狂飙,涟漪过后中国社会依然死水一潭,革命的早产儿共和政体也名存实亡;也可以评价辛亥革命唤醒了国民意识播下了共和的种子,真正开启了中国共和之路,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救亡图存乃至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理性的、个性化的评价在课堂上显得难能可贵。
  ◆以史鉴未来——梦未灭,共和在路上
  师: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意义与价值皆在揭示现在与未来。探寻历史本真固然重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为现实服务才是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终极目的。
  材料1:孙中山先生曾说:“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革命“就是要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只有推翻了腐朽政权之后,才可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解决好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
  ——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材料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材料3: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预设答案: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但辛亥精神伪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开拓创新、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等——李文海语)却激励着先进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设计意图:历史意识的获得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辛亥革命的成败固然重要,但让学生纠结于此意义不大。辛亥革命中蕴涵的普世价值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则是我们追寻辛亥百年的价值所在。以上三则材料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辛亥精神,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实现历史知识的升华。
  教学反思
  1.史料教学揭示历史本真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百年来的各种解读汗牛充栋。尤其是近年来从不同史观和特定利益集团出发对辛亥革命进行了颠覆性解读,其真相反而在历史的迷雾中模糊。“史学便是史料学”——从史料中还原鲜活、真实的历史。本课通过取舍教材,在简化但不淡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取了丰富的典型性史料,“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学生在阅读史料中去感知、思考、评判历史。学生追寻历史本真之情油然进发,亲近历史、揭示历史、感悟历史的强烈意识逐渐内化为历史情结。
  2.动态生成实现有效教学
  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是教学中一对矛盾。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对辛亥革命已有相当程度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中的生成问题提交给我。我根据教学主题选取典型性的生成问题进行教学设计。“维新改良和革命共和谁更适合中国”“袁世凯是否终结了共和之路”就是学生在预习中的生成问题。这种将课堂生成提前为预习生成的确避免了教师个人的、僵化的教学设计,也避免了学生无目的、随意的生成。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即生成原本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现在变成了静态生成。
  3.思维互动触发教学的内核
  “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实现师生思维互动的活动。单纯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失去思维互动的教学就变成了单向的知识填塞,能力、方法的培养无从谈起。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述而不论”的原则,涉及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则坚持多元史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史学范式或角度去思考历史,最终得出个性化的结论,实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思维互动的实现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基石。
  【作者简介】周治安,男,1980年生,安徽来安县人,中学一级教师,广东省博罗县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有效教学和高考试题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图像证史”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美术、照片、影视等图像,对所涉及的历史进行梳理、证实的过程。由于图像的直观性、趣味性,图像证史法在新课程教学中备受教师青睐。但又由于图像主观性的存在,图像证史法在可行性与价值性方面,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近日笔者阅读了英国学者彼得·伯克写的《图像证史》[1]一书,此书是一本关于图像分析的史学入门书籍,逻辑严谨,举证翔实,有耳目一新之感。在书中,作者给予图像
关键词 艺术史,美育,历史感,学科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26-04  2014年11月中旬,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研组组织教学百花奖评选,该校曲宏和白钢两位教师分别讲授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3课“美术的辉煌”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受可谓是“新人新课”。所谓“新人”,是说两位老师年纪轻轻,初步杏坛
摘 要 清初针对大量入关的辽籍士人,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在河北、山东、陕西三地施行了一系列的科举寄籍政策。本文剖析寄籍政策产生的原因,勾稽寄籍士人科举具体事例,分析该政策具有专为东北地区汉籍士子设立,考生籍贯主要为辽籍,寄籍三地登科状况并不均衡等特点,进而探讨寄籍政策的消亡原因主要在于寄籍士人的稳定及东北地区教育科举政策的完善,并总结寄籍政策对后世教育考试等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 清初,东北,士人
摘 要唐宋以来的民众在致富过程中,或勤奋节俭,或才智出众,或仁信于人,也有将众多品质兼而备之者,可谓各有其特长。富民要“保富”,往往也需要勤劳经营,节俭持家,施展智慧,广行仁义,而一旦丧失这些品质,就会逐步走向衰败。使富民得以崛起的诸要素与品质中,以契合经济规律之勤、俭、信、智等品质最為重要。富民致富,与其仁义与否即道德水平之高下并无直接之相关性。富民热心于读书应举,以实现其经济目的,成为“保富”
摘 要姚名达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专攻史学史。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他的学术方向转变,将时代使命、社会责任、学术探讨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融贯为一,他开始与爱妻黄心勉一起开展妇女解放运动,后又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战问题的研究,他运用唯物论从史理、学理上论述“国难”的由来,研判抗战形势的变化并提出应对之策。1942年6月日寇进攻赣中赣南,他率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遇敌被围,壮烈牺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为探寻这一论断的历史依据,本刊特邀请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深入阐述。张献忠的文章重点探讨了明代“宗藩体制”下的对外关系,从实践层面论证了“国强必霸”的逻辑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同时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习近平“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是对古代中国外交原则的批判继承;臧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文本解读,逻辑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03-0016-04  历史教学自然要关注历史文本解读。然对此似乎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文本解读理解成照本宣科,因此用新课程是“用教材教”的帽子来否定之;二是将文本解读误当作汉儒注经,认为逐字逐句,枯燥乏味,投入既大,又收效甚微;三是貌似文本解读,其实文本既偏离,解读更错谬。笔者认为,文
摘 要 一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动员体制初步形成。在强大国力支持下,美国政府在舆论、人力、财力、经济、后勤等重要领域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充分挖掘了美国的军事潜力。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战争动员本身已经上升为国家制度,它不仅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领域的重大变革,产生了长远的历史影响,对美国成为军事强国,获取全球霸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一战,战争动
我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老师还是有情结的,这不仅有一般的中学历史学习的经历,还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接触了历史课标的修订工作。2007年,也就是10年前,我应邀参加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与中学历史教师和教材有了较频繁的接触,并且前后经历了若干年的时间。当时教育部邀请我做历史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我有些踌躇,因为我一直在高校,所从事的工作离中学历史教学比较远,没有中学历史教学的经验,缺乏感性认识。
[关键词]年收入,财政收入,高考研究,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5—0020—03    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的历史部分选择题比较难,其中第14题的题干和选项都值得进一步推敲。原题如下: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