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熟市报慈小学借助学校旧山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区域书法资源,开拓创新书法教育,开设特色课程,专注书法教研,搭建展示平台,落实书法教育,以书育人,培养知能行远的旧山学子,让书法课程落地开花。
[关键词]书法教育;特色课程;开拓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1-0075-02
[作者簡介]支冬芬,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常熟,215500)小学语文教研员,一级教师,负责常熟市小学语文、书法教研工作,兼任特教工作,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七溪流水皆人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在常熟钟灵毓秀的虞山东麓,一所崭新而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小学正迎来一群群报慈娃灿烂的笑脸。校门口,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题写的“常熟市报慈小学”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朝阳中熠熠生辉。随着学生欢快活泼的身影走进校园,你会被这里的每一处景,每一面墙,每一条廊所吸引,你会为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赞叹。校园八景边的立石上刻着抑或飘逸隽秀抑或气势恢宏的书法题字——“红豆秋韵”“梅花一卷廊”;教室走廊的墙面上展览着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走近旧山楼(原晚清著名藏书楼,现为报慈小学图书馆),门口悬挂着刘墉的书法楹联“看山时或得佳句,开卷常如见古人”,更有两朝帝师翁同龢的书法作品“旧山楼上山依旧,喜有贤郎读旧书”,以及言恭达亲笔题字的“开明书画院”。欣赏着《旧山楼诗录》中俊逸清秀的小楷字迹,眼前不觉浮现出翁同龢、赵烈文、宗源瀚等文人墨客在此掩卷长思、挥毫泼墨、对酒弦歌的情景来。穿梭在别致的现代建筑与优雅的园林建筑间,漫步在曲径通幽的仿古长廊中,小憩于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内,风过涟漪起,迎面而来的是“梅巅阁”中迎春绽放的阵阵梅的清香。清风流水,梅香墨香,诗韵书香,在这一刻,让人对中华文化、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是国家课程,为促进书法课程的全面落实,报慈小学组建了由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书法课程推进小组”,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以“培养慈心弘志、知能行远的旧山学子”为宗旨,以“旧山润心”课程为依托,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率先在全市开设每班每周一节的书法课。对于有书法爱好及书法特长的学生,还辅以书法的精品社团,以走班形式开展特色活动,构建既面向全体,又发扬个性特长的平台,让校园成为儿童徜徉书法艺术,生命自由生长的乐园。
书法教育需要一批精于书法专业知识,热爱书法艺术,懂得书法鉴赏的专业教师队伍。报慈小学的书法教师队伍也和大部分学校一样较为薄弱,学校每周一节的书法课大都由语文教师兼任。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把书写、书法的学习指导定为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书写技能的提高,每周进行粉笔字、钢笔字的展示活动,每学期定期举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评比活动。学校针对书法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充分利用常熟地区书法资源,聘请常熟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常熟市书画院的书法家们进校园,担任学校特色课程的外聘教师。一方面指导书法特长生,另一方面开展对教师的培训,为教师现场讲授书法知识、传授书法技能、点评教师作品。
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优秀遗产,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书法学习有丰富的教育元素,它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等综合效应。一堂好的书法课必须承担文化传承和技法传授两大重任。除围绕着点画、结构、字体等书法技能训练外,还应注重书法习惯、书法欣赏、书法审美等更高层次的培养。报慈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们深知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十分重要。为此,低、中、高三个教研组根据本年段学生的年龄、认知、心理等特点制定相应的书写目标和要求,开展书法教研活动。低年段重激发兴趣,在趣上显智慧;中年段重技法指导,在实上做文章;高年段重欣赏品评,在悟上承文化。教师们积极投入到学校的书法教研活动中,以课堂为依托,大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袁志红老师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小竞赛、小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中舞动快乐写字的翅膀;朱国英老师总结提炼的“赏、悟、练”三字法,对于提高高年段学生的欣赏、审美、创造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书法是育人的课程,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教育价值。报慈人秉持学书立人的理念,致力引导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培养意志、启迪智慧、明理悟道。学校结合德育教育、文化布置、社区活动等开展系列书法教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书法文化之博大,书法艺术之魅力。心向往之,必将一路前行。
报慈小学,这所既有常熟历史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学校,必将凭借着旧山楼深厚的文化内涵,怀揣着报慈人的宏伟梦想,在书法教育之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驶向更灿烂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书法教育;特色课程;开拓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1-0075-02
[作者簡介]支冬芬,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常熟,215500)小学语文教研员,一级教师,负责常熟市小学语文、书法教研工作,兼任特教工作,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七溪流水皆人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在常熟钟灵毓秀的虞山东麓,一所崭新而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小学正迎来一群群报慈娃灿烂的笑脸。校门口,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题写的“常熟市报慈小学”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朝阳中熠熠生辉。随着学生欢快活泼的身影走进校园,你会被这里的每一处景,每一面墙,每一条廊所吸引,你会为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赞叹。校园八景边的立石上刻着抑或飘逸隽秀抑或气势恢宏的书法题字——“红豆秋韵”“梅花一卷廊”;教室走廊的墙面上展览着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走近旧山楼(原晚清著名藏书楼,现为报慈小学图书馆),门口悬挂着刘墉的书法楹联“看山时或得佳句,开卷常如见古人”,更有两朝帝师翁同龢的书法作品“旧山楼上山依旧,喜有贤郎读旧书”,以及言恭达亲笔题字的“开明书画院”。欣赏着《旧山楼诗录》中俊逸清秀的小楷字迹,眼前不觉浮现出翁同龢、赵烈文、宗源瀚等文人墨客在此掩卷长思、挥毫泼墨、对酒弦歌的情景来。穿梭在别致的现代建筑与优雅的园林建筑间,漫步在曲径通幽的仿古长廊中,小憩于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内,风过涟漪起,迎面而来的是“梅巅阁”中迎春绽放的阵阵梅的清香。清风流水,梅香墨香,诗韵书香,在这一刻,让人对中华文化、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是国家课程,为促进书法课程的全面落实,报慈小学组建了由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书法课程推进小组”,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以“培养慈心弘志、知能行远的旧山学子”为宗旨,以“旧山润心”课程为依托,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率先在全市开设每班每周一节的书法课。对于有书法爱好及书法特长的学生,还辅以书法的精品社团,以走班形式开展特色活动,构建既面向全体,又发扬个性特长的平台,让校园成为儿童徜徉书法艺术,生命自由生长的乐园。
书法教育需要一批精于书法专业知识,热爱书法艺术,懂得书法鉴赏的专业教师队伍。报慈小学的书法教师队伍也和大部分学校一样较为薄弱,学校每周一节的书法课大都由语文教师兼任。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把书写、书法的学习指导定为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书写技能的提高,每周进行粉笔字、钢笔字的展示活动,每学期定期举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评比活动。学校针对书法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充分利用常熟地区书法资源,聘请常熟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常熟市书画院的书法家们进校园,担任学校特色课程的外聘教师。一方面指导书法特长生,另一方面开展对教师的培训,为教师现场讲授书法知识、传授书法技能、点评教师作品。
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优秀遗产,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书法学习有丰富的教育元素,它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等综合效应。一堂好的书法课必须承担文化传承和技法传授两大重任。除围绕着点画、结构、字体等书法技能训练外,还应注重书法习惯、书法欣赏、书法审美等更高层次的培养。报慈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们深知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十分重要。为此,低、中、高三个教研组根据本年段学生的年龄、认知、心理等特点制定相应的书写目标和要求,开展书法教研活动。低年段重激发兴趣,在趣上显智慧;中年段重技法指导,在实上做文章;高年段重欣赏品评,在悟上承文化。教师们积极投入到学校的书法教研活动中,以课堂为依托,大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袁志红老师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小竞赛、小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中舞动快乐写字的翅膀;朱国英老师总结提炼的“赏、悟、练”三字法,对于提高高年段学生的欣赏、审美、创造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书法是育人的课程,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教育价值。报慈人秉持学书立人的理念,致力引导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培养意志、启迪智慧、明理悟道。学校结合德育教育、文化布置、社区活动等开展系列书法教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书法文化之博大,书法艺术之魅力。心向往之,必将一路前行。
报慈小学,这所既有常熟历史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学校,必将凭借着旧山楼深厚的文化内涵,怀揣着报慈人的宏伟梦想,在书法教育之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驶向更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