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路径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_dai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配合,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建立,深刻理解和巩固掌握;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强化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路径
  一、重视实验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基本功是指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实验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在高一阶段,教师要充分重视课本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的分组实验一定要做。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演示实验的规范性。物理演示实验本身就是技能的展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教师做课堂演示实验前应先多次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完整,确保课堂上效果明显,一次成功,使学生信服。对较复杂的实验,还可利用多媒体的仿真实验作为辅助,逐步展示真实实验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在做分组实验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对本次实验原理、所用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能清楚了解(当然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出来的更好),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并如实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等等。这些分组实验对于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功、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分组实验,训练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知道了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学会了通过打出的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如何求解速度、加速度,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学生拿自己辛苦劳动之后得到几条纸带来分析小车的运动,能更形象具体的理解物理规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在课外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动手做实验。比如,学生想做实验了,就向老师提交实验申请书──包括实验的名称、目的、原理、器材和预约的实验时间,然后教师从实验的可行性、实验室仪器的准备情况等方面考虑学生的申请,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实验时间和地点。而学生则可通过查阅参考书、约请同学或约请教师来指导等途径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二、设置实验新情景,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力学和电学既是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特征是:电学为主,力学为辅,兼顾其他;既重基础,尤重迁移。比如测电阻的实验几乎年年考,题目年年翻新,角度常常变化。虽然实验的情景很新颖,但实验试题中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仍然立足于课本实验。
  比如2010年广东理综试卷中,第34题第(2)小题,围绕“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展开,这是高考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实验,不过提供的实验仪器与教材上有所不同。题目中巧妙地引入了“电阻箱的读数”、“电压表和电阻箱测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补充实验步骤”、“连接实物电路图”、“分析实验误差”等实验技能和相关知识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维课程培养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对理综模式下的物理实验的教学和备考很有启发作用。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教材上的实验。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一些典型的实验,在同一个实验中设置新情景,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方法迁移到新情景中,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仪器设备,开动脑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既通过多种方案的设计、论证等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又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设计得合理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实验教学启发性,要求实验能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积极思维。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时,设计“铁球碰鼻”的实验,将大铁球用绳子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将铁球拉离平衡位置,让铁球刚好碰到鼻子,然后释放铁球,铁球摆过去,又摆回向学生“打”来时,学生一齐惊喊起来,被“打”的学生被固定住了,无处可逃,吓得叫起来,但铁球却在“千钧一发”之际“荡”回去了,学生顺利“脱险”。这一实验把自然界的秘密(机械能守恒定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启发着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客观世界。
  再如讲“摩擦力”一节时,取一根两端等大的圆木棒(实验前备好),叫一位“大力士”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上各握棒的一端,然后相互争夺,结果男同学取胜。然后,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油擦一下棒的一端,把擦油的一端给男同学,再叫他们各握一端争夺,结果女同学获胜。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将思维和兴趣都集中到“摩擦”上来。启发性与趣味性是紧密相连的,有趣味性,也就有启发性,二者有机结合,就能吸引学生,这要求我们设计实验要内容典型、立意明确、仪器简便、操作简单、现象鲜明。只有这样,才能在启发性和趣味性两方面取得好的效果。
  四、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阵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放手让学生去做,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行做。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好的教师就像是足球比赛中的裁判,裁判的作用是使比赛能顺利进行下去。比如犯规了,就得响哨,如果裁判成为一场比赛的明星,或者成为场上的焦点人物,我们可以断定,那场比赛的裁判肯定有问题了。同样,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始终是一个帮助者。在学生学习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的时候,或是出现技能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学生以指导,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应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让学生常到实验室,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得到锻炼,增强其实验能力。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教师指导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落实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而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后将.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3)
  [2]杨一伟.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3(16)
其他文献
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著名作家肖复兴所说的:"作文的提高单靠写作文不够,一定要坚持记日记。"然而在日记教学中,有的教师重字数轻内容,重篇数轻评价,重师评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多数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往往读写联系不上,读的多而写的少。一般是到三年级时,教师才要求学生写作。为此,不少学生拿着一篇文章能够很好地阅读,但却不知怎样吸收文中的“营养”。一写作文总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从写起,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篇文章写完了。阅读和写作都是学生与外界交往的方式,两者是相辅相成不能割裂的。学生只有在大量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
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吟咏诗韵,提高诵读能力。2、赏析诗歌中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导入:有人说,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只是一个错误,有人说如果没有音乐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音乐它如同松间的明月,如石上的清泉,如梦中的驼铃,又如奔腾的骏马,音乐让每一段孤单的旅程都不再孤单,让每一个醉酒的灵魂都找到归家的路,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凭为我们打造的那个箜篌的世界,一起来感悟一场视听的盛宴。这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高职学生的听力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就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现状进行剖析,然后提出了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听力水平慢速听力自我评价机制    1. 当前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来讲,是基础差、底子薄;高职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安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高职高专学生
【摘要】英语写作教学,是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纠结和头疼的事情。写作于学习与人生的重要性无需阐释,老师都有学生在作文的常识性问题的积累和发现,诸如语言无谓、词汇不丰、信息不全、语法不通、搭配不当、句型有错误、条理混乱等,这恰好是中考中失分最多的原因。本文的具体操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和写作 教学和训练 刍议  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是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也应该成为学生强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与神奇的功能,让拥有强烈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小学生充满了兴趣。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充满趣味性,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他们的写作灵感,使学生对写作“好之”而又“乐之”,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途径,没有很好的感知,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更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呢?  1.认真备课  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
参加今年的岗位培训时,福州十八中周华卿老师一堂“效果、效率、效益——也谈有效性教学”的专题讲座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有所收获?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追求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实效性:课前的有效准备、课堂的有效组织、课后的有效作业。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课前的有效备课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前
<正>针对小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不够高,阅读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笔者所就职的福州市达明小学开展了"小学语文生命化阅读与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