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为何每次都自曝家丑?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粉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而且这次涉及面之广,不但令妈妈们寝食难安,很多爱喝饮料的成年人也担心不已。
  8月2日,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4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随即,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包括娃哈哈、多美滋、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在内的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产品。
  平地一声雷,一长串的出事饮品名单给中国消费者敲响警钟。
  洋奶粉神话倒塌,而所谓的洋品牌也经不起“推敲”。
  随着肉毒杆菌事件的发酵,公众开始“起底”恒天然。还记得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吗,恒天然曾以三鹿合资方的身份参与其中。而更巧合的是,与这次自曝肉毒杆菌一样,三鹿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也是恒天然首先曝出。事后,对比三鹿的破产,恒天然虽损失惨重却依然生存下来,更继续发展中国成为其第四大市场,占据中国进口奶粉的半壁江山。三鹿毒奶粉事件之后,恒天然负责人称“恒天然从来没有后悔主动将三鹿事件曝光”;肉毒杆菌事件之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表示:“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西兰奶粉,是因为他们信任我们的产品,而如果我们破坏了这种信任,我们也会失去消费者。”
  从三聚氰胺到肉毒杆菌,恒天然是怎么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也许正是得益于这种“自曝家丑”的勇气。对于恒天然来说,“自曝”只是技巧高超的公关行动,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痛恨三聚氰胺、肉毒杆菌,却能在“坦承”中获得些许信心。
  “自曝”维护一种叫“信任”的东西
  在恒天然自己曝出肉毒杆菌之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对恒天然此举发出质疑,称恒天然在发现生产线遭污染数个月后才向公众披露真相。在这个问题上,新西兰政府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约翰·基表示,新西兰政府已经成立了60人小组,24小时应对本次事件,且约翰·基说,不排除自己亲自前往中国进行解释的可能,“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西兰奶粉,是因为他们信任我们的产品,而如果我们破坏了这种信任,我们也会失去消费者。”
  在新西兰,很多的乳企召回案例都发轫于企业本身,“问题”产品应实施召回的理念已经深入监管者、企业以及消费者内心。约翰·基所说的这种“信任”正是恒天然选择自曝的最主要根据。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出口国,而恒天然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品公司,受此事影响,恒天然股价下跌,甚至新西兰元汇率也大跌。
  恒天然成立于2001年10月,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是由当时新西兰最大的两家乳品公司和新西兰乳品局合并而成。与大多数跨国公司不同,恒天然是一家农工商一体化的合作组织,其股东由1.16万名奶农组成,他们采集、加工的牛奶占新西兰总奶产量的95%。据资料显示,恒天然作为新西兰最大的乳品公司,90%的产品用于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每年全球销售量超过195万吨。产品出口到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客户和消费者,年收入为120.3亿元新西兰币(约85亿美元),涵盖基本乳品以至用途广泛的专业化原料。同时,恒天然还是世界上第六大乳品生产商。有一种说法称,恒天然控制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乳品交易。据媒体报道,2008年之前,国内期货市场上的价格由一家美国企业主导,然而从2009年开始,恒天然就获得了这个领域的控制权,成为全球乳制品价格的风向标。
  首曝三聚氰胺谋求全身而退
  据资料显示,恒天然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1972年,那时候中国与新西兰刚刚建交,中国派代表团访问了“新西兰乳品局”(也就是恒天然的前身之一)。从那时起,恒天然开始为中国市场提供婴幼儿配方粉;1982年,恒天然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并开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1993年,恒天然在广州建立办事处,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市场。但是,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恒天然,“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在多美滋、雀巢等国际品牌在中国站稳脚跟时,恒天然仍扮演着一个奶粉出口商的角色,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原料奶粉。直到2000年,恒天然才开始与三鹿这个以奶粉为主的生产企业合作。2005年12月1日签署合资协议,恒天然集团注资8.64亿元人民币,认购了三鹿43%的股份。
  恒天然的业务主要有牧场、原料粉进出口业务、消费乳品业务和餐饮业务四大块,贯通了整条乳品产业链。但是因为进入中国后,竞争对手太强大,一直屈居配方奶粉领域,而它真正的目的是在中国打造一个“从奶牛到消费者”的全产业链。收购三鹿正是为了实现其“野心”。
  但是好景不长,2008年8月份,三聚氰胺事件曝发,三鹿陷入绝境,恒天然称亦大受冲击。
  更重要的是,三氯氰胺事件的曝出,竟然也是恒天然的功劳,是它率先发现三鹿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并呈报给新西兰政府,后通过外交途径,反映到国内。和这次自曝肉毒杆菌几乎是同样的路径,不得不说,恒天然显示的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展示了其高超的公关能力。
  据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在庭审中供述,恒天然参与了多次错误决策,包括曾经默认继续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也就是说,恒天然在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并不能置身事外。而最终结果呢?三鹿的瞒报和恒天然的“自曝”,其引发的结果显而易见。三鹿破产,占股43%的恒天然以英雄的姿态公告损失了8.64亿元,但不妨碍其在中国的继续发展。
  深陷 “激素门”却试图撇清
  和三鹿“联姻”后,恒天然迅速朝自己的全产业链目标进军,打造高端奶粉品牌“安满”“安怡”。而随着三鹿的“下岗”,安满、安怡推出中国市场,恒天然终究还是没能迈开这一步。   当然,这绝不妨碍恒天然在原料奶粉领域独占鳌头。这次肉毒杆菌事件的曝发,让外界知道,原来基本上所有大的乳制品企业都是恒天然提供的原料奶粉。包括2010年身陷“激素门”的圣元。
  三聚氰胺中恒天然化险为夷,两年后,圣元的激素事件再次将恒天然拉回公众视线。公关能力强大的恒天然试图发布声明撇清自己,但是当时的那份声明却被外界认为漏洞重重。一度外界开始盛传,恒天然提供的原料奶粉并非产自新西兰,而是它在全世界各地收购来,贴上恒天然的牌子销往中国,玩得正是“出口转内销”。
  恒天然的公关部断然否定了这一说法。事实上,关于洋奶粉产地问题早已争论纷纷,但得到印证的少之又少。
  “激素门”暂告不久,恒天然又有麻烦了。事实上,从来没有一家乳业巨头,在中国市场出现如此多的问题。2012年9月,恒天然在对牛奶进行抽检时,发现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双氰胺(DCD)化学残留物。2013年1月,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主要涉及恒天然的产品)检测出双氰胺化学残留物。
  随后,恒天然集团发布声明,称因牧草使用DCD而造成产品中含有微量DCD残留,但这并不会构成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会对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带来任何风险,因此产品会照常销售。
  屡遭反垄断调查
  麻烦不断,件件都是“致命”的,而聪明的公关让恒天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压根没有影响恒天然在中国的版图。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增加了24.8%,其中新西兰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上半年自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为37.1万吨,增加了34.3%,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而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八成以上的奶源,也就是说,中国的进口奶粉中,恒天然占了大半壁江山。
  而且,恒天然拥有影响乳制品价格的能力。2013年以来,恒天然奶粉价格上涨36%,直接带动国内进口奶粉价格飞涨。
  基于此,7月5日,恒天然表示,中国国家发改委正在对部分消费乳品企业开展反垄断调查,恒天然集团正在积极配合发改委的调查工作。
  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雅培、多美滋、惠氏等前几大外资品牌比较强势,但任何一个厂家的市场份额都没有超过20%,而恒天然在进口奶粉原料上占据了超过一半的份额。
  但是,恒天然的“野心”从来不仅于此。今年3月底,恒天然宣布在中国推出其自有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还计划于2014—2016年间,建成超高温奶处理厂。恒天然的目标是到2018年,每年可以产出10亿升牛奶。目前,已在中国建成三个奶牛养殖场,有两个正在建设中。
  从自由品牌到养殖场,恒天然的“野心”就是根植中国,打造全产业链。
  有时候,野心过大不是件好事。据报道显示,恒天然被反垄断调查已不是首例。2010年,美国全国牛奶生产者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诉,恒天然在美国存在“严重的反竞争行为”。其认为,作为控制超过新西兰90%的奶源,意味着“我们简直是跟一个垄断力量在对抗”。
  ◇ 不得不说,危机公关有足够力量扭转局面,至少,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的一系列动作博得部分消费者的信心。生产中不可控因素多,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或者安全隐患等问题。此次肉毒杆菌事件给我们的正面引导,也许还有恒天然对安全隐患的负责任担当行为。
其他文献
曾经很好奇,我国的计划生育系统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确切地说,是它依靠什么可以人为控制生孩子这件匪夷所思的事?而且还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效。最近一次跟计生部门打交道的经历,让我对此深有感触。  本月上旬,我所供职的南方某事业单位要发一笔“年度计生奖”,由于部分员工的计生材料不齐全,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补齐。  近几年,我的收入当中悄悄增加了一项:计生奖。数额大概在一千块左右的样子。但前提是要交几份材料。有
2013年前五个月,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升温。标杆房企抢地潮重现,“地王”拍卖中再见央企彪悍身影。众多央企何以无法退出房地产业再成舆论焦点。  2010年3月,在同一天三宗“地王”竞标均由央企一举夺魁之后,国资委曾下达“退房令”,要求除了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其余78家央企均退出房地产业。此令甫出,舆论亦多有称赞。但是,在过往房地产业调控迭起的三年中,情况很不乐观:主业房产央企从16家扩容为2
3月22日,在两会换届结束还不到一个星期时,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其实这一行程,早在两会开始前就已敲定。早前媒体亦曾就此询问,在两会期间,时任外长杨洁篪向外发布了这一消息。  首访代表关系重要性  一般来说,一国领导人上任后首先访问哪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走向,也意味着该国与目的地国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和急迫。习主席以访问俄罗斯——这一周边大国,拉开序幕。由
孟加拉 吉大港是孟加拉第二大港口城市,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中严重被毁。2010年5月,中国斥巨资援建,并计划建设深水港,修建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的公路和铁路。  缅甸 在缅甸,中国除了援建实兑港之外,还由中铁承建了长约810公里的中缅铁路运输系统项目,从中国瑞丽连接缅甸木姐,南抵兰里岛至规划的印度洋深水良港皎漂港。  斯里兰卡 2010年8月,由中国资助建设、耗资15亿美元的汉班托特港项目一期
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一种最古老“电影”已经出现在民间,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这种古老的电影,就是皮影戏。  皮影戏又叫皮影,起源于中国,它运用的幕影演出原理、表演艺术手段等,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皮影戏巧妙地结合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同时还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  皮影戏最早
2011年12月20日,朝鲜公开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遗体安放在首都平壤锦绣山纪念宫。这是根据朝鲜国家葬礼委员会的公告,锦绣山纪念宫是供奉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地方。  在任何国家,国家领导人去世,特别是对在职的主要领导人去世,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或者享受国葬。领导人的遗体如何保存、骨灰安葬在何处,葬礼何种规格等,需安排的各项事务十分庞杂。  国葬待遇各不同  虽说朝鲜没有公开的国葬规
2012年1月14日,一个星期后就是旧历新年了,可马英九、蔡英文却轻松不起来。这是双英对决的终极时刻,也是台湾命运的危机时刻。  民调即是选情  马英九的确应该感到忐忑不安。从近半年来五花八门的选举民调数据来看,“双英”支持度各有领先。基本面上,马英九民调小幅领先蔡英文,但领先幅度只有6%~7%,要想顺利连任,并非易事。据以往选举经验,国民党在民调上至少领先10%才可稳操胜券。而据民进党发言人透露
2013年7月17日,当舞台剧《盗墓笔记》在上海的人民大舞台悄然首演的时候,戏剧圈内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部戏会创造这么巨大的票房。仅仅过去了一年,当耗资将近千万元的《盗墓笔记Ⅱ》在同样的舞台登场时,几乎所有人都关注到了这台演出。因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盗墓笔记》在上海连续演出了三轮,并且在全国15个城市巡演了77场,最后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票房。  而眼下,《盗墓笔记Ⅱ》在上海进行首轮演出,一共
基督《圣经》“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著名的“马太效应”,显效于你能想象到的、你想象不到的各个领域。  李兴平的网站群流量暴强一直是个“传奇”,随便一个独立网站拿出来Alexa排名都让其他同学艳羡。我们可以初步想象这就是马太效应发挥了作用:做好了一个资源站,其他网站一链接,源源不断的访问量过来了,流量起点高,而且还是免费的。所以你可
大多数人提到香港,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这里的一个人——被誉为“超人”的亚洲首富李嘉诚。在2013年末《彭博市场》杂志列出了星球上最富有的100人,在前25名富豪中,亚洲仅李嘉诚一人上榜,这足以证明李嘉诚在香港这个最自由经济体中是地位和影响力,甚至在欧洲也是仅有的能呼风唤雨的中国商人。  李嘉诚与香港的关系,一直被外界解读为互相成就,不过,李嘉诚的商业帝国远比想象中庞大:他的动作不仅仅涉及到香港,还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