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长期发展,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创新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内容入手,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局面。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分析了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一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采用各种措施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整体上对实践教学进行优化, 这对培养应用型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 深入企业调研,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逐渐增多,对动物疫病加强防控更加重要。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分散的畜禽饲养模式不能保证畜产品生产的安全,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是今后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针对大中型养殖企业,畜牧兽医专业主要面向的工作是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繁育改良和畜禽疫病防治三个方面。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任职要求的分析,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主要包括饲料配合能力、畜
  禽繁育改良能力、畜禽生产能力、畜禽疾病防治能力、牧场环境控制能力、牧场设备操作维护能力和牧场经营管理能力等。
  三 根据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实践能力培养
  (一)前三个学期在校内进行基本素质和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主要完成畜禽生产基础和动物疫病诊断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实训教学,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
  将课堂设在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环节中,实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形成专业基本能力。
  (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第四学期将专业分为“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猪生产与疾病防治”“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专业方向。在校内利用13周时间,在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学生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专业专项能力。在校外实训基地利用4 周时间主要进行专业方向畜禽生产课的专业实践,根据养殖企业生产安排,将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参加生产活动,训练学生掌握畜禽生产的专项技能。学院安排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指导和管理,企业技术
  人员参与指导,实习结束时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考核,企业在学生实习考核意见书上填写鉴定意见。第五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重点进行专业方向畜禽疾病防治技术基本能力与专项能力训练。集中安排4 周时间,进行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实践技能训练,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四 实践教学的实施
  高职教育强调“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项教学目标。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成为了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和职业能力,需要通过教师的理论传授和实践示范,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推动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拥有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包括兽医院(家畜繁育技术指导中心)、养蜂试验场(特种动物养殖实训室)、养鸡场、养牛场、牧草场。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 通过实训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
  (二)建立与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由学校、畜牧兽医企业、畜牧局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員会,共同设计、修订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创新“校、企、行三方联动、能力递进”“5+1”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有赖于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目标的制定与落实。在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中,要想完整地运行整个体系系统,抓住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并进行解决。
  结语:
  每个学习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将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家畜繁育员、家禽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等职业标准工作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开发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实现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的结合,最终使学生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甘雪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知识经济,2011(11):142-144.
  [2] 张少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2):185-188.
  [3] 何凡,刘威,英锡相,等.如何在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09.
  [4] 弓俊红,姜俊兵,尹伟,等.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企业班”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0(10):1008-1010.
其他文献
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写好作文, 从而在中考书面表达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我想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应遵循“单句→复合句→篇章”的顺序,从遣词造句入手训练,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句法、词汇以外,重要的是多练习,在练习中熟悉词汇的用法、掌握基本句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课文为蓝本,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训练各种题材的写作,促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提高
期刊
【摘要】阅读从本质上说是读者和作者、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读者对文本失去了兴趣,如果只是在狭隘的个人空间内打转,如果不能举一反三,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组织讨论、交流,阅读后拓展延伸是必要的三个步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阅读教学做简单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讨论 拓展  阅读教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修养,促进其长远发展.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旨在探讨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兴趣。  好奇,是中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好奇能诱发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所以,老师在课堂的开始,要利用新奇有趣的课堂引入,在几分钟之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创造一个新鲜好奇的情境,使学生随着老师的授课内容自觉自愿的进入思考分析境地,象生动有趣
期刊
《祝福》主要讲述一个叫祥林嫂的女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故事。祥林嫂是一个命运悲苦的女人,二十六七岁死了丈夫,出来给鲁四老爷家做工,又被婆家的人抓去卖给贺家墺的贺老六,本以为会过上好日子,结果贺老六又断送在伤寒上,儿子阿毛不久也被狼叼走,她自己更被本家人赶了出来,只好再求助鲁四老爷,而再进鲁家的祥林嫂却受到鲁镇人的鄙弃,最后被逐出鲁家,讨乞为生,在一个“旧历的年底”终被“无常”从这“百无聊赖”的人间打扫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采用在教学中巧借导语渗透德育、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借助教材内容渗透德育、妙用插图渗透德育、在习作中渗透德育等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德育 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
【摘要】:大部分学生升到中年级,学习语文的兴趣会相应降低,而成绩也会随之而下降。通过教学,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小学到中学的转换。例如:阅读训练原来是以巩固识字和词句训练为重点,而到了中年级重点转换成了以分析篇章结构为重点。针对这种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大纲和教材,加强了语文训练的阶段性,把三年级作为一个阶段,着重进行训练,在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铺路架桥,循序渐进地培养阅读能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于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小学品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其中,依托于二者的交互融合,一方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