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大学校长论坛在北大召开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月24日至26日,中德大学校长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德国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等8所德国高校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中国高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其他文献
在第二届北京论坛举办之际,我很荣幸能在人民大会堂发表演讲。 在短短的时间里,北京论坛能使众多国际上富于影响力的贵宾,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H.W.Bush),前美国驻外大使、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华纳·里德(Joseph Vermer Reed)等知名人士汇聚一堂,这充分显示了论坛的地位。
为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2005年10月24日,“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暨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会议”在国关学院大楼“秋林”报告厅隆重举行。
2005年10月6日,首届戴姆勒-克莱斯勒论坛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隆重召开。论坛围绕两个主题进行了讨论:全球化、外包业务和美国繁荣;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和伦敦商业学院院长劳拉·泰森(Laura Tyson)应邀成为首讲人。
期刊
1957年1月生,安徽省宿县人。1994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两年。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2000年3月。同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由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基地管理办法》,中心直属北京大学领导,工作由教育部社政司实行指导。2004年9月,中心再次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估,中心工作得到专家的好评。
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名学者,再将欢聚北京,就“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主题开展研讨,聚集亚洲发展,共促学术繁荣。
2006年4月18~1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和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与会中外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热烈讨论。本刊选登其中三位学者的发言,以飨广大读者。
2006年5月25日,“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研讨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黄楠森、李君如等校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负责人以及北大部分院系党委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逻辑哲学是20世纪以来在西方哲学界与逻辑学界兴起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它是20世纪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融合,特别是“哲学的逻辑化”与“逻辑的哲学化”这一趋势的直接产物。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始,它就引起了我国的逻辑与哲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一大批逻辑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在逻辑哲学的研究者中,北京大学的陈波教授无疑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十六年前,陈波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逻辑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冠名为“逻辑哲学”的著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