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技巧精髓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高三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在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后,填报志愿是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因为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是否能进心仪的大学,挑到喜爱的专业,更多地决定着你今年是否会落榜。
  目前全国志愿填报模式分为两种:一个是非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也叫做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另一个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而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省份,提前批次均实行的是传统志愿填报模式。不管是哪一种志愿填报的方式,它的总体录取规则都没有改变,即“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只是在投档的比例数和检索的过程中有变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志愿填报的技巧是对应录取规则而自我制订的规避落榜和“高分低录”风险的一种方法,要填好志愿首先要了解录取规则。
  首先不论是哪一种志愿填报模式,都是按照“分批次”来进行录取,即提前批、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和高职(专科)批次来进行录取。在录取的过程中实行“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也就是在实际的录取中,只有前一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下一批次的录取。这就是“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对于考生而言,如果被上一个批次录取后就不得参与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而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和平行志愿填报不同的地方在于投档方式不同以及投档比例不同。
  在投档方式上,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在填报时,是一个一志愿和几个并列二志愿。在投档的过程中,如果考生被所报考的一志愿学校提档后,没有被录取,可以再次投档到所填报的二志愿院校。也就是说,考生的在同一个批次有两次被提档的机会。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中,考生在同一个批次中可以填报若干所院校志愿。在实际的检索中,考生如果符合某所院校的投档标准即被该高校提档。被提档后,考生只能够等待两种结果:一个是被该高校录取,另一个是被该高校退档。退档后考生只能够参与该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落到下一个批次再次被提档、录取。这也是传统志愿填报模式与平行志愿填报模式最大的不同和本质区别。
  在投档比例上,传统志愿填报模式,高校提取的考生志愿档案比例是按照1∶1.2的比例来提取。多出的20%的考生,其档案将被高校退回,参与考生所填报的二志愿院校的再次投档。不过在二志愿中,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被录取,院校和专业的满意度都会降低,因为大多数院校在一志愿可以完成招生计划。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投档比例是:省内院校按照1∶1.05的比例提取考生的档案,省外院校按照1∶1.1的比例提取考生的档案,多出的5%~10%的考生只能够进入一本的征集志愿或者是二本批次再次被投档、录取。
  从两种志愿填报模式以及录取规则的“同”与“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种志愿填报模式都存在着风险性。且不论这个风险性的“大”与“小”,只要这个“风险”落到考生自己身上,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也是高考志愿填报中,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缘由所在。对应于录取规则,我们将用总结出的志愿填报技巧之精髓——“一个分数、三个梯度”来规避志愿填报可能产生的风险。
  录取技巧之“一个分数”——专业录取平均分
  下面我们以天津财经大学在陕西省文史类招生为例,对专业录取平均分作一个分析。下表分数为该校2009年~2011年部分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表中括号内的数字是该专业当年的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年文史类一本线的分值,我们称其为专业批拔高度):
  从这些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来看:2009年的录取平均分最低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是565分,高出当年文史类一本线25分;最高的是经济学专业,分数是593分,高出一本线53分。2010年录取平均分最低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分数是597分,高出一本线38分;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分数是606分,高出一本线47分。2011年录取平均分最低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是586分,高出一本线43分;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分数是602分,高出一本线59分。
  三年来的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和最高区间是:2009年为25-53分;2010年是38-47分;2011年是43-59分。因为2009年的志愿填报模式与2010年、2011年不同,所以2009年的录取平均分的参考价值在于各个专业在当年该院校的排名。我们发现,三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该校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会计学专业是录取最高的专业。2010年和2011年同样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为什么分数差别大一些呢?这里主要的原因是2011年陕西省的高考报名人数增加5000人所致。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该三年的专业录取平均分,分为最高、高、中、中低、低几个等次,如果一个在陕西省考文史类的考生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55分,说明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作为“保一保”的院校;若是成绩不高于一本线40分,则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作为“冲一冲”的院校,但是会有退档的风险。若是分数再低就要谨慎报考该校了。
  通过以上对专业录取平均分的对比与分析,相信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录取平均分的作用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录取技巧之“三个梯度”
  “梯度”是志愿填报中的术语,这里的三个梯度是指批次梯度、院校梯度和专业梯度。批次梯度是指考生所填报的各个批次之间要形成合理的梯度。合理运用批次梯度可以规避因上一个批次填报不当没有被录取,而下一个批次又没有填报所导致的落榜风险。
  假设在需要估分和考前填报志愿的省份,如果某考生成绩预计低于一本线5分,成绩预估最大值可能会超过一本线10分,最小值预计会低于一本线10分。那么,该考生主报批次应该是二本,当然一本和提前批次志愿也不能放弃。一本和提前批次选择的院校可以填报高出一本线10分的院校,或者提前批次选择一所高出一本线10分的院校,一本志愿选择一所高出一本线5分的院校。也就是说提前批次选择填报的院校至少是等于一本所选择的院校,绝对不能够小于。而二本志愿可以以估分中间值选择所填报院校,也可以以估分最小值选择填报。具体以哪一个分数值来确定二本志愿,需要考生自己拿捏。这里要指出的是,各个批次所选择的院校要按往年的录取分数呈现出依次降低的态势来避免落榜的风险。   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省份,考生在同一个批次所填报A、B、C等若干个院校志愿,要形成A志愿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B志愿院校,B志愿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C志愿院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避免本批次没有被一所院校提档,导致进入征集志愿或者是落到下一个批次再次投档、录取。
  而在传统志愿填报模式省份的考生,一志愿与二志愿之间要做好衔接,形成院校梯度。尤其是所选择填报的二志愿院校之间要选择有在二志愿录取可能性的院校,同时院校之间要形成合理的院校梯度。
  这里所指的院校梯度是指同一个批次中所选择填报的院校要按往年的录取分数呈现出依次降低的态势。避免“高分低录”风险。举个例子,某考生高考成绩在一本中段,在填报志愿时填报了提前批、一本和二本志愿,但是提前批所填报的院校名气和往年录取分数均低于一本所填报的院校,就会出现被提前批次院校“截走”的结果,导致“高分低录”。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省份的考生,若把所填报的若干个院校志愿顺序随意排列,也会导致被前面的院校“截走”的可能性,导致“高分低录”。
  而专业梯度是指考生填报各个院校志愿中,所选择的各个专业志愿,要从往年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向录取分数低的专业依次排列。即专业1的往年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专业2,专业2往年的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专业3等。专业梯度的合理运用是为了考生能够被相对应的专业录取,避免“高分低录”到某个专业或因为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的风险。
  “一个分数、三个梯度”的具体运用
  了解了录取技巧,那要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呢?还是用例子吧。
  例1:某估分传统志愿填报模式省份的文史类考生,估分约高出2012年一本线50分。如果他是在陕西省,那么,该考生就可以在一本填报一所与上面所分析的天津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相似的院校。提前批填报一所往年的录取分数高于或者等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二本要填报一所往年录取分数低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来形成批次梯度。二志愿填报比天津财经大学录取分数低的院校,同时二志愿院校要以往年的录取分数为参照,依次降低填报,合理地运用院校梯度。考虑到考生估分的误差,在专业的选择中,可以依次填报会计学、金融学、日语、汉语言文学等。也就是说,专业按往年的录取分数以“高、中、低”的态势形成专业梯度。
  例2:如果考生是陕西文史类考生,成绩是高出一本线50分。2012年陕西高考报名人数比2011年减少8000人,那么预计整体的录取形式更接近于2010年。也就是说考生的成绩接近我们上面所分析的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专业录取平均分的高分段。考生首先确立一本志愿,考生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放在一本B的位置上,那么A 志愿要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C志愿院校要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略低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D志愿院校则要低于C志愿院校。这样就形成了院校梯度。而提前批可以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高于或者等于一本A院校的院校。二本院校A志愿院校要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低于一本A志愿的院校,这样就形成了批次梯度。在专业志愿的选择填报中,一本A志愿院校的专业1,可以运用专业录取平均分从该校“高”或者是“中”的专业开始填报,之后所填报的各个专业要依次降低形成专业梯度。B志愿天津财经大学,可以运用专业录取平均分,以“高、中、中低、低”形成专业梯度。C院校可以以“最高、高、中、中低、低”形成专业梯度。D院校可以以“最高、高、中、中、中低”形成专业梯度。当然,考生也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放在一本A的位置上,也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放在一本C的位置上。具体放在一本的“A、B、C、D”的哪一个位置上与考生的求学愿望挂钩。
  以上就是志愿填报技巧的精髓——“一个分数、三个梯度”的相关说明,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考生活学活用,真正理解其内涵,才会使志愿填报真正地获得成功!
  征集志愿需随时关注
  上面我们一直提到“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某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这个批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由省级招生办统一整理后,面向社会发布该批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的名单。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合理填报征集志愿。也就是说征集志愿是在录取过程中出现。因此,考生要及时关注本省的录取动态信息。一旦没有被所填报的批次录取,要及时、合理地填报征集志愿。尤其是没有填报下一个批次志愿的考生,如果不填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只有落榜的结局。
  各个省提前批次一般不设置征集志愿录取环节,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专科)批次均设有征集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
  志愿填报的误区解析
  在文章的最后向广大考生谈一谈两个比较容易陷入的误区。一个就是对“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理解误区。志愿填报老师所说的“冲稳保”是志愿填报的一般性常识,而不是告诉考生,每一个人的志愿都要“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不同的报考愿望,志愿填报的总体规划也不相同。如,以专业为优先报考愿望的考生,就不能够“冲”,因为,但凡“冲”的院校,一定不能够兼顾专业。以院校为优先的报考愿望,则可以运用“冲稳保”的策略。还有一个误区就是“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对于这个说法,考生也要仔细鉴别。如果一位文史类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及招生计划分析,他可以报考北京大学,但是有可能是被北京大学提档考生中的最后一名。而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加大退档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不退档,专业的选择余地很小,无法学习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该考生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位考生就属于高分考生。因此,我们不能够简单地认为“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不论考生的分数是高还是低,都与考生的求学愿望息息相关。都是以选学校优先还是选专业优先,来确定志愿填报基调,开始志愿填报的整体规划和部署。
其他文献
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她是“赫赫京都千百年, 钟灵毓秀萃龙渊”的历史古都;她也是霓虹幻彩、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便是在这样一种城市氛围中孕育成长的。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一张张宣传手册满教室传阅着,我的目光却独独流连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几个字上,因为学校简介上有这样几句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是一所文学、管理学、经济学、
期刊
笔者执教多年,每年都会有考生问:老师,为什么我清楚地知道每个选项的意思,却不能正确地选择答案呢?这反映了很多考生存在的问题——没有整体意识,甚至没有读懂前后句的意思。当然,如果考生连选项的意思都没有弄明白,那就不存在判断和选择了,只能猜。不过,“猜”在完形填空里用不上,考生只能踏踏实实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老老实实读懂完形填空题的每个句子。  解答完形填空题,第一步一定是浏览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人物
期刊
综观2012年高考试题,文言文特别是文言翻译的考查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在高考复习的紧张日子里,我们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人以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基本功,甘啃硬骨头,讲究大道理,用好巧技术。  ●读懂文本  文言文段选材范围极宽,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元明清;类型极广,有议论,有记叙,有说明,有记事,有写景,有状物;作者特色极其鲜明,有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官员、士子,有志得意满
期刊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巍巍学府,屹立西南。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最大也是发展最迅速的直辖市——重庆。在这座长江嘉陵江两江环绕的山城,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兼有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之所以选择求学于西政,并非是外因驱使,只因选择了那种令人欣赏的学术态度和精神底蕴。  “论辩文化”是西政最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政法人才的能力可以总结为“两子”:嘴巴子、笔杆子,而辩论无疑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在
期刊
省略是英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在口语中,美国人的省略精神是全球闻名的。但在试卷这种书面载体中,省略是值得琢磨的。省略,其实就是为了避免重复,实际是一种偷懒。如果你也跟着偷懒,解题就会云里雾里。很显然,对付省略,我们绝对不能偷懒,要将其还原,还它一个完整的样貌。  2012年安徽卷的第30题就是一个省略句:  1.When for his views about his teachin
期刊
【导语】对生物学现象的解释、对人类活动的评价是生物考试的基本内容,解答生物试题没有捷径,最紧要的就是通过关键字眼科学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所迷惑,不被日常的非科学概念所左右。  例1 下列有关叙述中,是关于某一种群的描述的是( )  A.银灰狐的繁殖需要在长日照的条件下进行  B.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C.某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
期刊
2009年夏末,我20岁,带着我大无畏的青春憧憬踏入了大学的殿堂。若那一年是我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那么我将永远无法忘怀这种似爱情突然降临在我身的美丽错觉。在浙江海洋学院求学,是我最美丽的青春印记。四载时光,交以青涩,换回一块碧绿的琼琚。我要好好说声再见,也会心存感恩,感谢她给了我一份无法复制的回忆。  文心湖畔杨柳垂岸,湖水安宁美好,伴以晨读学子的朗朗书声,一如我心中渴求的那种幸福。新校区图书馆正
期刊
坐落在人间天堂杭州,毗邻享誉中外的西湖、西溪,初来乍到的你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这个名字,不过只要你到过浙科院,就会惊叹于她的美。西蜜湖畔水光潋滟,和兴居茶楼旁鸟语花香,湖畔花圃里向日葵、油菜花、熏衣草四季更迭,说她是杭州最美的学校都不足为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时曾这样赞誉她:“这里真山真水,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浙科院的美不张扬,不放纵,而是在茂林修竹、丹
期刊
案例1:  我们进入紧张的复习有一段时间了。可是,我发现近来自己的生活像一团乱麻,糟糕透顶了。晚上看书熬夜到很晚才睡,早上常常起不来,好不容易起来了,在上课的时候昏沉沉的,复习效率非常差。中午,有时复习状态挺不错,可因为没按时吃饭,结果胃痛又折磨得我好几天都没能好好看书……  案例2:  我们进入紧张复习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学习上经常会出一些小差错,搞得我措手不及。比如常忘带文曲星,遇到不会的单
期刊
例1 下表是人工饲养的肉用太白鸡生长过程中体重的变化情况,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  A. 每周体重的测量值即为生物量  B. 周增重可反映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  C. 饲养周期内,呼吸量变化不大  D. 生物量一直在增加,尽量延长饲养时间可提高效益  【概念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量、生产量的理解能力。生物量的指标是干重,故测得的体重不是生物量,但体重的变化可反映生物量的变化,故选项A错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