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为高考加足砝码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1:
  我们进入紧张的复习有一段时间了。可是,我发现近来自己的生活像一团乱麻,糟糕透顶了。晚上看书熬夜到很晚才睡,早上常常起不来,好不容易起来了,在上课的时候昏沉沉的,复习效率非常差。中午,有时复习状态挺不错,可因为没按时吃饭,结果胃痛又折磨得我好几天都没能好好看书……
  案例2:
  我们进入紧张复习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学习上经常会出一些小差错,搞得我措手不及。比如常忘带文曲星,遇到不会的单词没法及时查字典;复习数学和政治时没有及时将数学公式、政治的重点做笔记,结果又得重新花时间看相同的内容……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即个人的习惯问题。第一个案例谈到的是生活习惯,第二个案例谈的是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效率不会太高;如果生活习惯不好,我们的生活也将会一团糟,复习效果也不会好。
  习惯,到底有什么威力?在高考复习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哪些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呢?
  习惯的力量
  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奥维德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愿意与否,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90%源自习惯和惯性。比如,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饭,吃饭吃什么、吃多少、何时吃,等等,往往都是源于我们的习惯。
  好习惯成就大事业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莎士比亚
  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关键在于好习惯与坏习惯孰多孰少。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销售员,以及所有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身上你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潜能。
  大家非常熟悉的爱迪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创造了一千多项发明,包括白炽灯泡、留声机、电影等。在大家眼里,爱迪生堪称天才,但他本人却把成就归功于勤于思考的习惯。他说:“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锻炼和开发我们的大脑。恰当地锻炼、恰当地使用大脑,将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又将进一步拓展大脑的容量,并使我们获得新的能力。”爱迪生进一步解释道:“缺乏思考习惯的人,其实错过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不仅如此,他也会因此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
  复习路上需要哪些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习惯是有共通之处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需要那些好的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高考复习的路上需要的。
  1.生活安排要有规律
  每个人的生物钟不一样,但有规律的生活一定有益于健康。在高考复习紧张日子里,有规律的生活能让你保持充沛的精力。
  为自己制定一份较为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晚上几点睡觉,等等。在作息时间表中,每天的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在七八个小时!千万不要以为“我少睡一点,就能多挤出时间来复习”,睡眠不足,只能事倍功半。此外,作息时间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定,不要去抄袭别人。因为别人的作息表不一定适合自己。
  2.劳逸结合
  有的同学为了抓紧时间复习,除了睡觉外,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这样高负荷的学习会让大脑难以承受,变得迟钝,复习效率也不会高。我们需要的是学习效率,而非学习时间的单纯堆积。正确的做法是劳逸结合,让大脑得到必要的、充分的休息。复习过程中,最好每隔45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下。到校园里转转、上趟卫生间、看看报纸上的八卦新闻、与同学闲谈几句,都是不错的休息方式。
  3.充足的营养
  有的同学将去饭堂吃饭的时间节约出来复习,每天放学后躲在教室凑合着吃些面包、饼干一类的食物。短时间来看,虽然多赚了一些复习的时间,但是久而久之,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人体发育和大脑机能,严重的话会出现头昏眼花、注意力涣散、思维反应迟缓等症状,从而降低复习效率。“废寝忘食”,强调的是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却违背了学习的生理规律,在复习时不宜提倡。下面,这个小小的食谱可以供大家参考:
  早餐:多吃一些体积小,热量高的食物。例如:面包、花卷,鸡蛋、火腿等,牛奶、豆浆中可加一些糖。
  午餐和晚餐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吃得太少,八九分饱就可以了。可以吃一些鱼、瘦猪肉、牛肉、牛奶、蛋等,以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及水果含有较多维生素A和C及各种矿物质,尤其是绿色、深绿色和红色蔬菜营养更佳;花生、豆类等含维生素B1比较多,可以多食用。晚餐安排在6 : 30左右比较好,不应安排得太晚,以免消化不良;也不宜安排得太早,因为吃得太早,临睡前势必会因肚子饿而加餐,导致消化不良。
  睡觉前半小时到1小时可喝点牛奶麦片一类的流质食物,以促进睡眠。
  4.必要的体育锻炼
  对于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考生来说,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能及时消除疲劳,转移注意力,恢复身体平衡,消除紧张感,提高复习效率。
  运动项目,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平时锻炼较多的同学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舞等;平时锻炼不多的同学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清扫屋子等。建议平时锻炼不多的同学不要进行剧烈的有氧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过后,身体会十分疲乏,甚至腰酸腿痛,要身体恢复常态,可能需好几天的时间,这势必会影响到复习的大局。此外,如果进行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安全,以防出现意外事故。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60分钟。
  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
  如果你已经有了以上所提到的好习惯,那么祝贺你!如果你还没有这些好习惯,或者有很多与以上所提好习惯相对的坏习惯,那么,你就必须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下面与大家分享几条培养好习惯与纠正坏习惯的黄金准则:   黄金准则之一:抓早抓小,事半功倍。培养好习惯要从小事抓起,不要因为事情小就放纵自己,要知道习惯都是从小事中养成的。
  黄金准则之二:严字当头,反复训练。虽然没有人来监督我们,但是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姑息放纵自己。此外,一定要反复训练,只有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习惯才能养成。
  黄金准则之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不能奢望“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只能慢慢来,坚持就是胜利。
  黄金准则之四:整体培养,相互促进。培养好习惯时,不能说我先培养一个习惯,等这个习惯养成之后再培养下一个习惯。事实上,应该将所有习惯一起培养,好习惯之间是会相互促进的。
  黄金准则之五:抓紧时间,积极行动起来吧!
  1点——多数人已入睡2个小时左右,处于易醒的浅睡眠阶段。个别生理机能虚弱者如果不注意与外界维系体温的恒定,此时最易患上疾病。
  2点——体内大多器官运行节律已变慢或停止。肝脏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同时把一切有毒的物质排放出体外。是人体一天中迎向生命体新生的过渡阶段。
  3点——全身肌肉完全放松。此时人体进入温度、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的低潮期。如果这个时候非要工作的人,建议将它尽快完成。因为掌管体内小世界的包括大脑激素等各类激素似乎天生害羞,只有在你熟睡后才会活跃起来。
  4点——处于全身器官运作节律最慢状态,体温达到最低值,脑供血量少。但听力敏锐,稍有微小的动静就会被惊醒。
  5点——在人体已经历几个“睡眠周期”后,此时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勤勉攻读的考生,如这时候能起来,便可争得更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6点——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上升,机体已经苏醒,此时为大脑第一次最佳的记忆时期。
  7点——体温上升,人体免疫功能特别强。此时遇到病毒或病菌入侵,抵抗最有效。在这个时间,是考生科学吃早餐和服药的最佳时间。
  8点——肝内的毒素全部排尽,机体进入兴奋状态。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但此时不适宜过多摄入酒精、盐、咖啡因等含量大的饮食品,因为它会给肝脏带来巨大的负担。
  9点——精神活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点——人体处于第一次精力运作的最佳状态,持续到午饭时间,此时为众多考生精力、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一些学习任务较之其他时候更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1点——心脏照样努力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与压力。
  12点——全身总动员时刻到来,需进餐,但此时最好不要马上吃午饭,抓紧时间学习,而把午饭延迟30分钟左右。
  13点——午饭后,肝脏休息,一部分血糖进入血液,容易精神困倦。上半天的最好学习时间即将过去,此时机体发挥效用最差,宜适休息。最好午睡持续半个到1个小时。
  14点——此乃一天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脑力反应迟钝、迟缓。
  15点——人体机能重新步入正轨。学习工作能力逐渐恢复,为学习精力、创造力最旺盛的第二个时刻,通常可持续数小时。
  16点——血液中的糖分增加,有医生将之称呼为“饭后糖尿症”,但这无关大碍,因为血糖含量很快便会降下去。人的情绪波动通常在这个时刻会比较突出。
  17点——学习效率、效果更高,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时可从事晚读记忆工作,锻炼也比早晨效果要好。
  18点——到达一天中体力和耐力的最高峰,想运动的欲望上升。此时痛感再次下降,体育考生此时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训练效果与成绩。
  19点——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容易激动,任何小事均可引起口角。
  20点——食粮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晚自修处于最佳状态。
  21点——记忆力增强,直到临睡前均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此时最适宜背诵,可以记住不少白天没能记住的东西,那些认为只有早晨记忆力才好的看法并不科学。
  22点——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是脱身学习,转入睡眠的过渡时期。此时最好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
  23点——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这时人体精力下降,思维减慢,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进入梦乡。若着力开展“夜车”工作,效率则会降低很多。
  24点——身体内部开始更换已死亡的细胞,为明天做好生理准备工作,并且常有梦幻出现。
其他文献
正如海拔高度由平均海平面起算一样,批拔高度就是研究对象超出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高度(分值高低),作为高校批拔高度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笔者通过一系列专业公式得出的高校批拔高度,经多年实践验证,已令志愿填报实现了由海选到精选、由估摸到测算的根本转变。考生只需计算出自身批拔高度(考生批拔高度=考生高考总分-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参考专业批拔高度(专业批拔高度=专业录取平均分数线-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期刊
悠扬的阙歌唱出了唐岛湾畔一方迤逦。在近60年的历史徜徉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用汗水与智慧,勾勒出一笔笔石油文化的浓彩,孕育出一位位卓越的石油英才。  我是“石大控”  平静的唐岛湾位于青岛市,这方仅0.07平方公里的小岛,曾承载过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时光流转,它见证了一所石油大学的成长,从牙牙学语到步履稳健。一缕阳光,一丝海风,一股清香……静静的海湾边上演着一幕幕有关创造的情景剧,她用“惟真惟实”
期刊
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她是“赫赫京都千百年, 钟灵毓秀萃龙渊”的历史古都;她也是霓虹幻彩、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便是在这样一种城市氛围中孕育成长的。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一张张宣传手册满教室传阅着,我的目光却独独流连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几个字上,因为学校简介上有这样几句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是一所文学、管理学、经济学、
期刊
笔者执教多年,每年都会有考生问:老师,为什么我清楚地知道每个选项的意思,却不能正确地选择答案呢?这反映了很多考生存在的问题——没有整体意识,甚至没有读懂前后句的意思。当然,如果考生连选项的意思都没有弄明白,那就不存在判断和选择了,只能猜。不过,“猜”在完形填空里用不上,考生只能踏踏实实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老老实实读懂完形填空题的每个句子。  解答完形填空题,第一步一定是浏览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人物
期刊
综观2012年高考试题,文言文特别是文言翻译的考查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在高考复习的紧张日子里,我们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人以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基本功,甘啃硬骨头,讲究大道理,用好巧技术。  ●读懂文本  文言文段选材范围极宽,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元明清;类型极广,有议论,有记叙,有说明,有记事,有写景,有状物;作者特色极其鲜明,有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官员、士子,有志得意满
期刊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巍巍学府,屹立西南。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最大也是发展最迅速的直辖市——重庆。在这座长江嘉陵江两江环绕的山城,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兼有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之所以选择求学于西政,并非是外因驱使,只因选择了那种令人欣赏的学术态度和精神底蕴。  “论辩文化”是西政最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政法人才的能力可以总结为“两子”:嘴巴子、笔杆子,而辩论无疑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在
期刊
省略是英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在口语中,美国人的省略精神是全球闻名的。但在试卷这种书面载体中,省略是值得琢磨的。省略,其实就是为了避免重复,实际是一种偷懒。如果你也跟着偷懒,解题就会云里雾里。很显然,对付省略,我们绝对不能偷懒,要将其还原,还它一个完整的样貌。  2012年安徽卷的第30题就是一个省略句:  1.When for his views about his teachin
期刊
【导语】对生物学现象的解释、对人类活动的评价是生物考试的基本内容,解答生物试题没有捷径,最紧要的就是通过关键字眼科学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所迷惑,不被日常的非科学概念所左右。  例1 下列有关叙述中,是关于某一种群的描述的是( )  A.银灰狐的繁殖需要在长日照的条件下进行  B.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C.某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
期刊
2009年夏末,我20岁,带着我大无畏的青春憧憬踏入了大学的殿堂。若那一年是我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那么我将永远无法忘怀这种似爱情突然降临在我身的美丽错觉。在浙江海洋学院求学,是我最美丽的青春印记。四载时光,交以青涩,换回一块碧绿的琼琚。我要好好说声再见,也会心存感恩,感谢她给了我一份无法复制的回忆。  文心湖畔杨柳垂岸,湖水安宁美好,伴以晨读学子的朗朗书声,一如我心中渴求的那种幸福。新校区图书馆正
期刊
坐落在人间天堂杭州,毗邻享誉中外的西湖、西溪,初来乍到的你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这个名字,不过只要你到过浙科院,就会惊叹于她的美。西蜜湖畔水光潋滟,和兴居茶楼旁鸟语花香,湖畔花圃里向日葵、油菜花、熏衣草四季更迭,说她是杭州最美的学校都不足为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时曾这样赞誉她:“这里真山真水,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浙科院的美不张扬,不放纵,而是在茂林修竹、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