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辛顿:投身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国科学家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琼·辛顿,1921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是威斯康辛大学的物理学硕士,毕业后曾担任诺贝尔奖得主费米的助手,参与美国二战时期的核武器机密研究“曼哈顿”计划。在上个世纪40年代,她在美国最强盛之时离开,来到了当时赢弱不堪、物质匮乏到一穷二白的中国。27岁前,她是前途无量的美国物理学家,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的少数美国女科学家之一;27岁后,她跑到中国农村养奶牛,一待就是整整62年……她是获得中国绿卡的第一位外国人,也是中国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1921年10月,琼·辛顿生于美国芝加哥一个显赫的白人家庭。这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家庭。她的曾外祖父乔治·布尔是大数学家;爷爷是科学家兼收藏家;奶奶是小说《牛虻》的作者;母亲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哥哥韩丁在中国广为人知,他写的《翻身》和《深翻》,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的重要著作。
  琼·辛顿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多才多艺,不仅喜欢科学,还喜欢拉小提琴、吹笛子、画画、骑马、野外生活,还是国际奥林匹克滑雪选手。成年后她决定把研究核物理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她先是拿到了威斯康辛大学物理学硕士,后师从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成为世界物理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23岁时,她就参与了美国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那个年代能参与到美国尖端军事项目的女性,也是寥寥无几。
  1945年,她亲眼看着自己参与制造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15万日本平民被瞬间秒杀。这样的场景让她很震惊,她开始深思自己研究科学的意义。1947年,她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与杨振宁同学。读博期间,她发现自己的奖学金是美军提供的,这让她十分痛苦。她学习物理学的初衷,本是为了造福人类。
  正当琼·辛顿处在人生困惑期時,哥哥韩丁却对中国赞不绝口;她的未婚夫阳早(中文名)也在中国延安生活过。阳早本是联合国难民救济总署的奶牛专家,可在去过一次中国后,便毅然决定卖掉美国的农场去共产主义的中国;后来她又读到《西行漫记》一书,这是美国作家斯诺所著的纪实性著作,真实记录了他于1936年6月-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这一切最终让她做出决定,离开美国去那个充满理想的东方国度。
  离开前,亲朋好友纷纷劝阻她,导师费米也希望她能留下,她已是物理学界年轻的新星,前程似锦。可她还是决定抛下美国的一切,她说:这是一个梦想的破灭,和另一个信仰的开始!“共产党的中国是一个希望之乡”。
  1948年,琼·辛顿抵达中国,宋庆龄亲自接见了她。北平解放后,她到了未婚夫阳早所在的延安。延安的生活,苦到她难以想象,可她在茫茫的风沙黄土里,看到了中国人众志成城的革命精神。她就像找到了一条光明的路,共产主义的中国正是她心中理想的地方。
  阳早负责管理延安的三十多头奶牛,这些奶牛是当时仅有的营养供给源。她自然就成了阳早的助手,并起了个中文名:寒春。
  1949年,寒春和阳早在延安的窑洞里举行了婚礼。当时延安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结婚蛋糕和任何婚庆装饰品。对于西方人来说,结婚蛋糕是很重要的传统,组织上提出,可以拨一些面粉给她做蛋糕。但是寒春觉得:这是阻碍我的共产主义信仰!于是她就用泥巴做了一个蛋糕,上面还刻了祝福的话。没有婚礼进行曲,就唱《团结就是力量》。婚后,夫妇俩为了革命的需要,心甘情愿去更艰苦的地方。
  他们先是到陕北与内蒙古交界的牧场,帮助当地改良当地牛羊。牧场人烟罕至,消息闭塞。新中国成立20天后,他们才知道消息,她感慨道:“我们终于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真是了不起!”原来在她心中,她已经是个中国人了。1952年,他们带着1000头奶牛,又被调到西安草滩农场,一待就是11年。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们为“美国老乡”。
  这边在中国,他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养奶牛;那边在美国,他们的消息已经是炸开了锅。1953年,美国《真相》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把寒春描绘成逃跑的核原子间谍,她成了美国人眼中的叛徒,她在美国的家人也全部被牵连上了政府的黑名单。中国人则纷纷猜测,她是否还会愿意再为新中国事业出力。寒春却两耳不闻窗外事,在穷乡僻壤一头扎进中国的奶牛事业。
  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她正在中国的农场里默默无闻地养牛。有人提议她参加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她拒绝了,坚定地说:共产主义不需要原子弹,但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上牛奶。
  寒春和阳早在中国一待就是几十年。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出生在中国,宋庆龄为他们的大儿子取名为阳和平,二儿子叫阳建平,小女儿叫阳及平。他们在家中和孩子们说中文,在中国的偏远农场里生活。就这样,他们把自己后代的根,也深深地扎在了中国大地。
  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里,那些最贫穷最疯狂的时期,寒春全部都经历过。大跃进时,组织上希望她能帮忙养鸭子,目标是用5只鸭子孵化出5万只。5只变5万,这样的天文数字,她深知不可能达到,却还是拼了命地工作,最后竟真的孵化出了数以万计的鸭子。
  “文革”开始后,寒春和阳早都被调到北京搞翻译工作。因为外国专家有“特殊化待遇”,他们就被安排进专家楼。这是寒春到中国后,第一次享受到较好的待遇,但是他们平时不能到其他地方去,也不能和别人交流。实际上,这是软禁他们,剥夺了他们的政治生活。
  寒春觉得这些特殊照顾深深伤害了她,便给外专局写信,谈这种待遇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可外专局以安全为由拒绝了她。她一次次申请重回农场,却都石沉大海,得不到回应。1966年8月,寒春夫妇联合另外两个外国专家,提笔写起中国特色的大字报,要求“取消特殊化”,生活待遇要和中国老百姓一样。这个呼声得到毛泽东的批示:“不许两样。”1972年,寒春夫妇被调到红星公社,回到了心中牵念的农场。
  从1948年陕西延安到西安牛场,再从北京红星公社于1982年来到小王庄的农机院牛场,寒春和阳早这对美国夫妇,在中国默默耕耘了34个春秋。夫妇俩对待奶牛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清晨5点,她就进牛场巡视牛群,每头牛都是她的好朋友。她的原则就是:凡事牛为先。   自从寒春夫妇到小王庄后,小王庄就以优质、纯净、高产、低耗的奶牛闻名全国。小王庄产的酸奶取名为“阳春白雪”,正是他们夫妇的心血见证。通过科学的饲养,她把年产奶量不足7000公斤的奶牛,改良为年产奶9088公斤,个别甚至超过13000公斤,直接推动了中国奶牛业乃至乳业的迅猛发展。寒春夫妇可以说是中国奶牛业的袁隆平。她负责研制的直冷式奶罐,填补了国内空白;奶牛场成套设备研制和牛场的设计实验,也在许多奶牛场进行了推广应用。是她帮助中国实现了奶牛饲养的机械化。寒春夫妇先后获得北京市和机械工业部的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国际合作奖和上海白玉兰荣誉奖。
  上世纪80年代,牛奶紧缺。有人就说,每次清洗挤奶设备管道的水中也有奶,可以将这些水掺入奶中增加分量。阳早寒春坚决反对:作假是可耻的!这是阻碍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寒春不仅有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觉悟,还保有一个科学家的求真和理性。
  这位世界顶尖的科學家和共产主义者,这位为中国奶牛事业毕生奉献的专家,和丈夫始终坚守在中国偏僻的农场。夫妇俩是农机部顾问,应享受副部级待遇,组织给她安排好的住房,可她坚决不肯住,不要特殊专家待遇。寒春说:“我不要房子!这是阻碍我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的居住环境简陋到令人难以置信,23年来一直住在乡间平房里,家具陈设仿佛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在1996年接受CNN采访时,回忆在中国近50年的生涯,寒春表示:“我们从没想过要在中国住那么久,只是当时的中国太吸引人了,以至于不想离开。”养牛不仅是她的事业,更是她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方式。对她而言,共产主义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一种朴素的追求,一种坚定的信仰,因为她始终相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模式。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而生活。她曾珍藏着这样一封信,信中写到:“新中国的第一代儿童,喝到了我们生产的牛奶。”
  2003年,丈夫阳早在中国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6岁。阳早去世的第二天,有关领导去看望寒春。她只字不提丈夫的后事,却为另外两件事着急:一是,牛场丢了9头牛,牛的亲属链断了,这是很严重的事;二是,“大学城”要占奶牛场,我的牛怎么办?
  其实在阳早生命的最后一刻,夫妇二人有这样一段对话:她含泪问:“你有什么不放心的?”他说:“你能把这群牛管好,我就放心了。”寒春把丈夫埋在牛场能看见牛的地方,她说,这样他就能朝夕都看见自己心爱的牛群了,将来我也要和他一起埋在同一个地方……
  2004年,83岁高龄的寒春,领到了中国的首张“绿卡”,有记者问她:“您有没有想过回美国?”她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笑着回答,“我们在中国待了一辈子,不是为了养牛来中国,而是为了共产主义信仰。”
  更有很多外国媒体问寒春,一生是否有过遗憾,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她能够承认,当初离开美国来中国是个错误的选择。可她却坚定地说:“我参与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两件事情,原子弹和中国革命,这就足够了。”
  2010年6月8日,寒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9岁。
  对于寒春来说,她的前半生衣食无忧、悠闲奢华,但是她却觉得不开心,直到她为了自己的信仰来到延安,她才明白自己人生的价值,并为此而奋斗终生。春寒春意暖,向阳花木早,斯人已去,芳香如故,致敬!春寒,阳早!
  摘自公众号“德国优才计划”
其他文献
理论课在党校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对于实现教学目的起着主导作用.理论课讲授要做到入耳入心又入脑,值得认真探索.本文围绕如何上好党校理论课作出相关阐述.
史上最大“海归潮”:人太多,留不下  中国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海归潮”,截至2016年年底,海归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人,短短四年来增长达到58.48%。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出国留学从“精英化”逐步走向“大众化”,海归已从“黄金时代”逐步进入“镀金时代”,现在已步入“青铜时代”,海归“去光环化”将成必然趋势。  “海归潮”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人太多,留不下
期刊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程度,往往在一些学习习惯细节上就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较高综
[目的]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吡格列酮(pioglitzonePIO)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抗炎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载脂蛋白E基
本文阐述了城市道路交态分析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在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交通流参数对交通状态的影响,总结得到目前应用于交通状态判别中的各种交通流参数,并分析了各个参数
如今,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很多学校的教学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已是必然之举.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很丰富的传统文化基础,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教育是提高国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
当今的后进生智力不低,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只是学习不认真,做事不积极,缺乏耐心和毅力,责任意识淡薄.本文主要探讨后进生缺乏责任感的原因、如何培养后进生的责任意识,使之勇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政策和人口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