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临床和动物模型,观察止血带下不同缺血、不同再灌流时间,患肢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和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并辅以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发现:1.患者止血带缺血1~1个半小时后再灌流,有大量超氧自由基生成,在上述缺血时限内,机体抗氧化系统足以代偿超氧自由基对患肢的脂质过氧化损伤。2.动物实驗表明缺血再灌流损伤的程度与缺血时间,范围和程度明显相关。在一定时限内,缺血时间越长,范围越大和程度越重,则再灌流损伤越严重。3.肢体缺血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小时内,下肢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1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