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红细胞膜β内啡肽受体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应用放射性配体125I-β内啡肽测定30例烧伤病人及20例正常人红细胞β内啡肽受体的变化。结果提示,大面积烧伤时红细胞膜的β内啡肽受体特异结合位点数与正常人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Kd值升高1~3.5倍。小面积烧伤病人上述变化不明显,死亡病例在入院时即不能测出。在有感染等并发症时受体位点数也减少。故作者认为烧伤病人红细胞膜β内啡肽受体减少对解释烧伤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意义。

其他文献
我们用胆管结扎(BDL)制备阻塞性黄疸模型,观察阻黄大鼠免疫状态与易感性的关系以及精氨酸对阻黄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发现,BDL大鼠不仅存在着T细胞质和量的异常,而且这种免疫异常与其抗感染力下降相一致。精氨酸作为一种T细胞刺激剂,可明显改善BDL大鼠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抗感染力。
将90只家兔分成实驗组及对照组,分别切取带血管与不带血管的筋膜瓣行膝关节成形术。结果表明,实驗组关节活动度平均142.5度,组织学观察血供、弹性良好,无明显粘连及退行性改变。12~15个月组部分标本可见类透明软骨组织。对照组关节平均活动度为83.61度,所有标本均有程度不同的退行性改变,筋膜表面粗糙、粘连,晚期发生骨化。
选用健康家兔35只,实驗组(A、B、C组)分别静滴为0.2%、0.5%和1%普鲁卡因的;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D)组和新斯的明(E)组。主要观察小肠的蠕动频率、速度和运动形式。与D组比较,实驗组和E组均有明显促进肠蠕动的作用(P<0.01);普鲁卡因引起肠蠕动的形式如 "蚯蚓爬行状" ,比较柔和,而新斯的明引起肠运动剧烈,呈痉挛性收缩状;且实驗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据此我们认为腹部手术后采用
取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各20份,两类胆石各20份及胆汁各10份,对其中17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血清、胆汁及胆石之间氨基酸的含量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类胆石的形成在与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关系上存在着差异,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蛋白质营养不良无关,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与蛋白质营养不良有关,胆汁中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有利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血清中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量的长期降低是胆色素结石
将尿液脱落细胞和离体肿瘤组织经PSD-007和吖啶橙染色,部份标本使用RNA酶、DNA酶消化及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表明PSD-007应用于尿液脱落细胞和膀胱肿瘤组织切片染色,特别是与吖啶橙复染,可得到较好效果,PSD使胞浆和核仁着色,吖啶橙使胞核着色,复染显示出两种方法的染色特点。
期刊
期刊
通过对颈横血管肩胛冈支的研究,作者设计了以该血管为蒂的肩胛冈骨瓣移植,并成功应用于临床。结果证实肩胛冈骨质较坚韧,骨松质也发育良好,可利用的骨量在肩胛骨中居于首位。此外,本骨瓣尚具有血管位置表浅、恒定、蒂长易于解剖等优点。
应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20例非癌胃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同时对其中38例胃癌组织采用葡聚糖活性炭饱和分析法测定。结果表明非癌胃组织不含ER,胃癌ER阳性率为30.9%,ER阳性者多为分化不良型。ER阳性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有否远处转移无明显关系。
应用遥测热象仪观测正常人和腰腿痛病人腰腿部皮温。结果显示:正常人不同个体、不同区域皮温有明显差异,但同一个体两侧对应区域皮温对称;病人组受累肢体皮温降低,两侧对应区域皮温差值增大。皮温改变部位与受累神经根皮节相关。根据资料分析,本文提出同侧下肢皮温关系分析法,探讨了热象仪诊断技术的生理、病理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