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企业情报学及其教育

来源 :图书情报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一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学科——企业情报学,正在情报教育的园地里脱颖而出。据了解,湖南企业情报人员刊授学校曾为一千一百多名学员开设了多门有关企业情报知识内容的课程;武汉化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系等近年来给学生开设了企业情报学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等今后也准备给学生开设有关企业情报学内容方面的课程;上海科技情报所等情报机构近年来开设企业情报工作知识讲座,受到了企业管理干部、技术人员、情报信息人员的普遍欢迎。
其他文献
<正>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通过批判、扬弃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唯物地阐明了主体—客体的辩证法,为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因此,深入考察和探讨《手稿》的主体—客体辩证法思想,不仅对于研究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形成史有直接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澄清当前哲学论争中的一些问题也有现实意义. 一、对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的批判、扬弃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之所以强调“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这样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在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皮下注射罗哌卡因(RoP)4mg/kg、RoP—PLGA—MS2
<正> 认识主体性问题是当今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长期以来,认识论的研究比较强调反映的客观性而忽视认识的主体性,在一些教科书中,对认识主体性阐述得很少.因此,对于什么是认识主体性、反映与主体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发挥认识主体性等理论问题,不甚明确.近年来,学术界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这对于正确认识上述问题是有益的,但在讨论中出现一种片面夸大主体性的错误倾向.把认识的主体性与能动反映论对立起来,把能动反映论等同于直观反映论.我们认为,研究认识主体性不是为了否定能动反映论,而为了使之更加完善、
患者男.50岁,因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短暂胸痛、憋气、胸痛呈紧迫样,持续约2min后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于次日出现畏寒、发热、牙痛、胸闷、乏力、体温最高时达到38.2℃。到当地医院
患者女,19岁,未婚,性生活史1年。G2P0。曾人工流产一次.因停经38d.不规则阴道流血伴下腹疼痛2周就诊。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1月12日。2月20日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呈点滴状,时
<正> 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其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短暂的一生中,葛兰西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理论探索活动,即使在狱中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探索.他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长达二千八百四十八页的狱中日记。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葛兰西探讨的问题十分广泛,涉及历史、哲学、政治、文化等许多领域。国家理论是葛兰西整个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技术是当代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可以提高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是当下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加入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转
<正> (一)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人民的居住问题,建国四十多年来,政府一直在为解决城镇人民的住房问题而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镇住房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均居住面积由1979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1990年的7.1平方米。尽管我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住房的供需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全国城镇仍有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800万户,其中人均居住面积在2平方米以下
导游服务质量一直是旅游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导游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其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出粗浅的看法。一导游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1.导游整体素质不高是内在原因四川持证导游人员共5328人。按学历分类:本科及以上人员871人,占16.3%;按技术资格等级分:未定级的4068人,占76%,高级以上44人,占0.8%。因此,导游自身素质低抑制了导游服务质量。有的导游不是不愿给游客讲解,而是不知讲什么;对游客稍微专业点的问题,导游不是张口结舌就是出口就错;口译能力低导致照本宣科地背
<正> 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差和浩瀚太平洋的空间障碍并没有隔断庄子与马斯洛的思想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仅仅是单向的)。原因不仅在于马斯洛爽快地宣称道家观念对自己的影响,而且在于二者的主张的确不乏息息相通之处。他们虽然均非专业意义上的艺术家或艺术理论家,但都有谈文论艺的爱好,并且,由此而显现的艺术观均以人的最高需要、最高目标和最高楷模为鹄的。可以说,庄子展开幻想的轻灵翅膀企求邀游“逍遥之虚”,而马斯洛则迈着科学考察的沉重脚步试图到达“人性能达的境界”。本文将依次比较他们对艺术与最高需要、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