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不足,收放自如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有效性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听、说、读、写和思维目标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语文教学的课前备课、课堂实施、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进行探讨,以求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比较恰当的比喻是,学生就像教师手中的风筝,要让这个风筝迎风翱翔,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手中的线,做到收放自如。
  【关键词】课堂现状;课堂教学;课堂有效性
  一、目前现状
  (一)教师一言堂现象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垄断了课堂权力资源,一节课的时间几乎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填鸭式,满堂灌。而学生只是按照教师事先的安排被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程序,一节课所要交代的教学任务都是在教师的操控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完成。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几乎没有,课堂上学生能够做的只是倾听教师的独白,几乎很少提出自己的质疑,养成了课堂中依赖教师的习惯,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都很差,以致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
  (二)关注优势群体现象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作为课堂活动的操控者,教师为了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课堂上他们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因为在这部分群體身上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大部分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在教师与好学生之间进行的。相反地,基础差的学生只能处于被动观望的角色,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有一种被人遗忘的感觉,学习的兴趣下降,造成一个班上两极分化的严重恶果。
  (三)课堂教学内容“量”的把握不到位
  一节课要教给学生多少东西,这对一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如何保证让好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得了,事先如不做到胸有成竹,这是很难把握的。而事实上往往由于受课程教学进度的限制,有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完全不顾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超前赶课,一节课所授的内容大大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结果如期完成了教学进度,教学的质量却大打折扣。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学期收尾之时。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上课没有整体计划,平时上课拖拖拉拉,老牛拉破车,教学进度过于缓慢,一节课教授的内容少得可怜,学生感到无所事事,教学效率低下。无论内容过多或过少,都影响了该课堂的实际效益。
  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课前备课的有效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学亦如此,只有我们事先对自己上的这门课程做到充分地准备,在课堂上我们才能游刃有余,自如发挥。教学准备的好坏与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所进行的新课改,对教师在课堂上角色的定位有了改变,它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材的顽固不化的盲从者,而是对教材的一个整合者、创新者。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人的因素,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个体的作用是巨大的,备好教材的同时要备好学生,要养成研究学生的习惯。一个班上学生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体素质的差异每个教师都是无法回避的,因此教师在完成教材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法做实事求是的调整与变化,这是每一个有经验成功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只有我们在了解了自己又了解了学生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1.认真解读教材,并善于合理处理教材
  仔细解读教材及教参时,就像是我们自己与教材的一场对话,有时候甚至是一场辩论,要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把教材中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切忌生搬硬套,不要被教材与教参牵着鼻子走,或删或减,或改或变,完全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要有这样的能力。例如作文教学中对英雄人物的感悟。如果课外知识较少,阅读面不宽,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每个学生进行讨论肯定不会有多大的收获,这时候教师就要大胆地处理教材,或部分删减,或 “偷梁换柱”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替换。比如几年前一心为民以身殉职的河南省登封市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事迹,还有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巾帼英雄的事迹,将上述内容这样处理变成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及全班沉默的尴尬局面。处理教材也是一门艺术,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只要我们在不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做一些灵活的处理,这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也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否则,教师就变成了真正的教书匠。
  2.问题的设置要合理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大多采取师生问答的方式,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必要方式。一个有创意、有价值的问题引发的学生讨论远远胜于教师单向地百费周折的解释。设置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切忌问题设置脱离主题或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问题的设置要大众化,要能够让每个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理可辩,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设疑的真正目的。
  (二)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1.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
  引用教育专家的话“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所谓“生成教学”,指的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作,是师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生成性的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的思维感受,而绝非一成不变的、预设的僵化程序的完成。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机智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这对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现场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得有一次参加兰州市举办的一次新课标教师培训研讨会,有位专家举了这样一个案例,至今记忆犹新。在一节生物课上教师给学生讲解麻雀的生物特性与生理构造,其间教师向全班提问:我们这里近几年麻雀很多,你们知道它们是从哪来的吗?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位比较淘气的男生喊道:“它们来自海湾地区。”(当时美伊战争开始)此语一出立刻引来了全班的哄堂大笑,但是这位教师微微一笑顺便说道:“是啊,这位同学说得不错,我想它们肯定来自海湾地区,它们那儿炮火连天而我们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所以连鸟雀们也飞到我们国家来了。”教师这样一讲又引来了全班同学的鼓掌欢笑,很巧妙地化解了面前的不利局面而又不失幽默风趣 。因此我们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不能让学生问倒,也不能对他们的问题置之不理。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前有预见性地备好课,做到收放自如。
  2.设置课堂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它所达到的效果往往比通常意义的语言文字呈现方式要深刻得多。正如我们大家所感受的,带有语言动作的真实画面往往比单纯的语言描述给人留下的记忆深刻得多。比如在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上,我要给学生上一篇阅读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待到自己准备熟练之后,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模仿梁先生的语气、神态等将枯燥的课本内容生动地再现,带动了课堂氛围,也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悟学习了人物刻画的方法,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的陈述,多角度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设置也要做到通盘考虑,周密谋划,不得有半点疏忽,否则容易造成课堂上的混乱局面。
  (三)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温故而知新”,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再现课堂的情景,将课堂的每一个片段回放,研究与思索自己所设置的每一个问题以及学生对此的课堂反应。从教学的实践中丰富语文教学,所以教师要找到自己有个性的课堂实践创造力。长此以往自然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师也自然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一节课下来,总有优点和败笔。教师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课堂实践的做法及时地记录下来,及时总结反思;对不尽如人意之处,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成为日后教学的指导和借鉴,作为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三、结束语
  语文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此,在备课、施教、课后反思三个环节中,我们要有预见性地备好课,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面对全体学生设置课堂提问要能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每一节语文课堂都变成与学生交流的课堂,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做好每节课的课后反思,集腋成裘,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展现自己的个性,让这点滴之水汇聚语文课堂的江海之波。
  作者简介: 范霞,女,1977年生 ,青海西宁人,本科,中学高级, 研究方向为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育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环节,所以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高效;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主科,是需要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推行和不断深化,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等新媒体不断向人们的生活中涌现,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作为人们进行交往并能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媒介,对于中职学生传统的阅读习惯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手机媒体下培养中职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关键词】手机媒体;中职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阅读习惯是指
【摘要】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模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将教材内容上的每一单元划分出来,把每一单元需要阅读的课文整理在一起,制定阅读目标,最后再让学生根据阅读目标进行阅读,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基于此对于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组织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
文雯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做过警察,现为图书出版人,《中国妇女》杂志社特约记者。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祖咏《终南望余雪》)   《唐诗三百首》是唐诗选本里最家喻户晓的集子了,谁的童年没有背过呢?可是在《唐诗三百首》里拥有姓名的祖咏,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冷门诗人。   祖咏的生平事迹不详,在《唐才子传》中有寥寥数语介绍
公众演讲流传两千多年来,其实本质一直不变。演讲的本质是沟通。  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我们可以先汲取一下这些直到现在都经典不过时的东西。  提到公众演讲,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被封为演讲祖师爷的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他曾目睹罗马前三巨头庞培、凯撒、克拉苏的崛起,也经历了后三头安东尼、屋大维和雷必达组成政治联盟,并因反对安东尼而被其杀害。  作为一个超级演说家,他经常在元老院以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直接开怼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安洲中学,浙江 台州 317300)  【摘要】语言之外没有散文。穿行在语言的花丛中,辨其色,闻其香,细细把玩,文字就立体起 来,作者就生动起来,文章才能融入孩子们的血脉。而品味语言,前提是教师须细读文本,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才能带领学生曲径通幽,领略无限风光。  【关键词】 文本细读;《昆明的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
1  大学四年,我基本上过的是不学无术的生活。首先,我考上的就是个不需要太多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天,这在当年可是个时髦字眼)的专业,所以学校安排的专业课和必修课都是能逃则逃。有一年期末的晚上,我正躺在宿舍里怀疑人生,突然有人敲门,进来一个温和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见到我,迟疑地问:“这是新闻系的宿舍吗?”  我忙点头:“是啊,您找谁?”  “我是你们中国现代文学课的老师,来给你们做考前辅导。”  ……
对于生命应当作这样的譬解:  要是我失去了你,我所失去的,只是一件愚人才会加以爱惜的东西。你不过是一口气,寄托在一个多灾多难的躯壳里,受着一切天时变化的支配。  你不过是被死神戏弄的愚人,逃避着死,结果却奔进他的怀里。你并不高贵,因为你所有的一切配备,都沾濡着污浊下贱。  你并不勇敢,因为你畏惧着微弱的蛆虫的柔软的触角。睡眼是你所渴慕的最好的休息,可是死是永恒的宁静,你却对它心惊胆裂。你不是你自己
她獨树一帜,看一眼就知道是中国。  她携着三千多年的古风,徐徐吹拂在辽阔的华夏大地。  她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厚度,蕴蓄着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传递着熠然不朽的工匠精神。  她曾在农耕时代登峰造极,也曾在日新月异的大工业时代渐行渐远。  她是历史和记忆的见证,是先贤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和精神财富。  她是檐下丹青,云中故乡。  她,就是古建油漆彩绘。  首都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壮美厚重的六朝
【摘要】“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语文教师要想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就应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深化自身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本文从教师“课感”的培养入手,对教师自我锤炼提高执教能力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感”;自我锤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語文老师在课上都重视对学生语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