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om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时代的重要意义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人才方案的培养看到了希望,一个属于知识分子的春天正在悄然来到。经过几十年发展后的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势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事业的长足进步。同样的,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也逐渐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特点的需求,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了新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水平总体较差,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就现实意义讲,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现代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的重点。学校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才培养的核心,对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有针对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是现代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生力军所在。未来的企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管理、协调、运作,比如:对增强企业的团结、加固企业的凝聚力、带动各个部门的多方面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互促进提高,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良性的促进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
  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上都下足了功夫,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定位不清”、“供需矛盾”“发展停滞”等现象,其中,“供需矛盾”又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所在。
  (一)在报考院校时,学生选择盲目
  1988年,我国人力资源专业才算进入了独立发展阶段,故而算作是比较新兴的专业。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时,学生没有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盲目跟风,迅速使之成为了所谓较为“热门” 的专业。 敲开了管理专业的大门,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无所谓、不感兴趣的势头一旦出现,会损害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更不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
  独立思考、理性地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决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够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的情况。
  (二)学生学习态度涣散
  课堂气氛的问题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问题的一个表象,学生的学习态度,才是迫切需要端正的。再者,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的呈现中等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学习态度再不积极,往往影响学生很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稍不留神就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失去方向,走出正常学习的轨道,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授课方法存在缺陷
  教师的授课方法,是决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专业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至于以后的发展,则要看学生个人的能力水平。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实践有一定的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对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种看法,换位思考。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很少运用其中。因此,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如果教师不能掌握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那么,就很容易对学生专业学习产生不良后果。
  (四)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期待不相符合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中丧失了竞争力, 诚然,这绝大程度上表现了学生自己对专业和自己定位界限不清楚,但是,高校在其专业发挥的引导作用也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算是高校对专业的分工和方向的制定上做了十足的安排,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突发性和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市场、企业产生较大的出入。
  (五)学校和企业的“产业链”发生断裂
  学校是向社会、向市场输出人才的主力军。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资源管理专业上疏忽了学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导致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
   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人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多是“一听一讲”模式,学生习惯于接受“填鸭式”教学,囫囵吐糟地接收教师灌输的思想和理论,缺乏了自主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会对书本知识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捷径,也绝对不是照本宣科。因此, 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 可以尝试大胆开拓创新, 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可以分组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微课堂教学等。
  (二)加强教学互动交流,让学生学接受新兴教学模式
  加强师生互动,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只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上能够做到师生间的互动,学生能力可以因此加强。只有改变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死板的情况,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如今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以及高效教学。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手段可以与时俱进,找到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的方法。所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积极探索实践的策略。
  (三)培养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融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思想,只有培养学生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兴趣,并长期坚持。
  (四)鼓励学生锻炼培养发散性思维,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针对他们年龄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更好思维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培养效率。因此,要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培养模式需要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让学生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乐趣,让他们更主动的投身人力资源管理学习。
  (五)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需适应新常态发展,与市场供需相匹配。
  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概念:由宏观到微观、由一般到特殊的转变。这些变化对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起到了“倒逼式”的推动作用。事物的发展都呈螺旋式上升,只有明确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从而有助于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相矛盾的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辅导,具有很大的人才培养模式意义,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水平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要在教案准备、人才培养模式活动、人才培养模式辅导中合理设计,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作者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它强调要调动企业的各个部门,从上到下,让所有部门和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价值链上全部的活动进行管控,对企业整体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整合和配置。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为依托,制定当前一个经营周期内的短期目标,然后分解到生产销售,现金收支和资本支出等活动中。目标的具体细化体现在编制的财
期刊
一、汇通银行发展现状概述  汇通银行成立于2012年1月,在2017年时候经过证监会批准,成为福建省境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金融机构,自2014-2017年以来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各项财务数据稳步增长。另外,汇通农商银行采取的股利分配政策为剩余股利分配政策,汇通银行采用的股利分配方式为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每年在年度中旬进行利润分配,每次利润分配均以现金股利及股票股利方式回报股东。   二、汇通银行股利
期刊
一、嘉兴市人才事业发展现状与数据统计  (一)人才发展现状  1.全市人才发展水平持续提高。2016年“嘉兴人才发展指数”比2015年提高15.73个百分点,表明在 “人才强市”战略和“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全市人才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全市人才发展水平全面提升。2016较2015年比,全市人才发展指数全面提高:人才投入指数(128.85)、人
期刊
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估考核,企业的资金运营管理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规划,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是企业采购、生产与销售等各项管理的前提,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企业提升经营资金的管理效率,要与对于企业的绩效评估有效结合,保证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只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资金管理效率与资金的周期运转。要以资金的业务管理流程做为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衡量标准,完善企业管理
期刊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快速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政府经济政策也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正在慢慢转变。经济体质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这样引起我国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也在发生着改变。尽管经济体制在发生改变,但是政府的管理职能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定位  市場机制是到目前为止国民所使用的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工具,那是因为它可以
期刊
最新公共管理是指最新类型的公共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在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倡导下,政府等相关部门需要关注公共管理部门人才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模式。所以也需要对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中人、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按照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够为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构建出最佳的体系,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   一、新公共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期刊
一、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加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统筹安排资金的关键因素,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由于我国企业比对于管理理念比较缺乏,很少考虑固定资产成本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要完善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比较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磨损,因此,企业要通过固定资产财务报表了解企业固定资产
期刊
一、服务业的重要性  服务业指从事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发展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大庆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利润小  自“十二五”以来,大庆市对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帮助加强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使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总体规模不
期刊
青年最富朝气和活力,最富理想和梦想,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如果能引导好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爱岗敬业,立志岗位成才,企业发展就会充满朝气和生机;相反,如果这些青年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就会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动力,在竞争中逐渐落后。引导青年岗位成才,让青年在实践中施展才智、磨练本领,形成“四有”青年员工队伍,将为企业的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一、我院青年工作现状  近十年,我院青年员工成比例增长
期刊
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科技信息发展迅速,一个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拥有高端的信息技术相当于把握住了企业高速发展的关键,但想要实现企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却不容易。仅有信息技术,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将会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无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其作用,做出相关阐述。   一、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