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对写作的几点借鉴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往往只着重于字词串讲,句句翻译,而不去正确把握文章文意,分析文章内容,更谈不上评价和鉴赏。根据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和《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语文)》的要求,广大师生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越来越明确,本文仅从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出发,简谈一下《孔雀东南飞》对写作的几点借鉴。
  一、学习珠玉之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品味着这“珠玉似”的语言,我们胸中最柔软,最富于感情的东西被感动了,仔细分析,其语言好在哪里,其中比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情,体现了语言的含蓄蕴藉,宛转优雅;其次,排比的句式有韵律感、诗意美,并且酣畅淋漓,朗朗上口。
  现在许多中学生因自己贫乏的语言而愁眉不展,其实,语言的美,不仅在辞藻,更在于其中运用的艺术技巧,所以,只有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学习,去借鉴,便可以为我所用。在我们悠久的古典文学中,许多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如:《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论语》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学生品味古典文学精美绝伦的语言,多赏读,勤记忆,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己作文的文采,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艺术魅力。
  写作范例:什么是爱国?爱国是危机四伏之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国是百废俱兴之时献身建中华,尽心尽责,“三过家门而不入”。
  二、学习体味至美之情
  刘兰芝与焦仲卿那“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至死不渝的纯美爱情感动了一代代青年男女。“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具有精彩美妙的文学语言能力,这还远远不够。文章的真情才是打动读者的关键。中学生作文时,应用最美的语言表述至真至美的情感,才会使读者悲伤着文中主人公的悲伤,快乐着文中主人公的快乐。才会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一起起伏,心灵一起碰撞,共同体味、品尝人间真情。如: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之情;李密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诚挚孝情;伯牙、子期那“高山流水”知己难求的友情。面对这些至善、至真、至纯、至美的情感,我们感动着。
  写作范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亲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是爱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的是爱国情。喜怒哀乐都是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学习借鉴悲剧之义
  刘兰芝最终忠于爱情,毅然决然地“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焦仲卿心知将永别,徘徊庭树下,最终也“自挂东南枝”。相爱的人最终生不能相守,只求以死明志,让人扼腕叹息,以至于在那个封建思想严重束缚人们的年代,作者创作了一个“合葬”的浪漫结局来满足人们的阅读心理,以至于影响了西方莎士比亚的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最终死后合葬。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一词太沉重了。我们虽然感动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但我们更多地被这“血和泪”的悲剧刺痛了。我们虽然和作者一起为人物悲惨的命运心痛、心疼,但我们更希望现实生活更多的是尽善尽美的喜剧。我们希望现实生活中少一些“孔雀东南飞”,“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孤苦凄切的葬花词”。多一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品味艺术中的悲剧,向往现实生活中的喜剧;借鉴艺术中的悲剧,预防现实的悲剧,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
  写作范例:对《孔雀东南飞》的爱情观点是“不能牺牲生命去证明有多爱一个人,那样会使爱你的人更伤心。“希望现实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和睦,多一些美满。
  教材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挖掘更多的信息,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根林.新时期语文教学内容研究述评[J].语文教学通讯.2009(11).
  [2]黄晓菲.新课程作文教学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7).
  金辉,教师,现居辽宁大连。
其他文献
内隐的绽放(组诗)  潮湿的秘事  湿漉漉地踩着松软的土路  难辨是乌黑的河泥淤积  还是岸堤垮塌所致  承受奶奶自沉的废旧池塘  如今已被良田替换  我看见那些低矮的树上  结出了杏儿、梨儿、桃儿  她们是我的姑姑  壮硕的李子则是我父亲  后来在梦里,奶奶告诉我  活着的躯体贫瘠  死后却养活了一代人  自画像  隐居在没有绿树红花的荒漠  失眠和疯癫是人间常态  弗里达的亡灵藏在坏女人的小说
吴斌,第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者;带领团队研发的产品“纽绿特活性敷料”先后获得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成立的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7个人的团队扩展到100多名员工。5月,记者采访了这位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业人,他向记者讲述了如何找到创业中的创业点的历程和感悟。下面,就让吴斌教大家怎么来找创业点吧!  本科起,吴斌就很喜欢科技研发,常常到实验室进行创意研究,不仅如此,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讲的多,师生对话少。而由语文课程标准看,阅读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与文本的多向对话、碰撞过程。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路径,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多向交互与对话。   一、精心设计问题,促进生本对话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是师生、生本对话的重要手段与方法,给同学们学习与探究铺好了路,指导学生思维方向,凝聚学生阅读注意力,让他们更有目标地研讨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同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此外,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得到提高,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
林火火,江苏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潮》《诗选刊》《青春》等刊物及选本,参加第32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我热爱过的季节》。  傍晚  终于空闲下来  把躺在墙角多日的虎皮兰重新种上  傍晚的夕光  金灿灿地洒落屋顶  挖来的泥土里有一只蚂蚁  惊慌失措地乱跑  嘴巴里还衔着块食物不肯丢弃  在花叶上发现了迷路的另一只  甚至还有西瓜虫蜷曲身子  藏起了脸  等它们身上的泥土落尽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中国妇女向来聪慧好学,才气横溢,在文学史上誉为“扫眉才子”者屡见不鲜。  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扫眉才子笔玲珑,蓑笠寻诗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风蝶笑东风。”(王鸿《柳絮泉》)诗中的“扫眉才子”系指李清照。她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能诗善词,擅长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诗的前两句赞其文才,后两句评其人品:“清丽其词,端庄其品。”不愧一代文宗作女师,
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做过这样或那样的尝试与摸索,下面就作文教学内容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兴趣入手  1.命题情趣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好题目能盘活全文,照亮全文。例如:悬念设置法:《三个人一双眼睛》(一个双眼健全的儿子牵着盲人父母走路)。巧用修饰:《时间使记忆开花
小说《项链》入选中学或大学的语文教材已经许多年了,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总是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其中的主要人物身上,对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即次要人物则很少提及,事实上,《项链》这篇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是作者莫泊桑精心安排的角色,是小说主要人物的非常重要的陪衬,他们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命运的变化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的作用。  先说佛来思节夫人。
“读写结合”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大趋势。“读”即对文本的研读,“写”即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他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尤为重要。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诗歌教学课堂往往书声琅琅,读中理解,读中品味
有一句广告语说:“人靠衣妆,美靠靓妆”,我要说考场作文得高分要靠精彩语言妆。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考场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呢?其实,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就是使语言靓起来的一条途径。因此,我们在考场作文时,要有意识的运用修辞手法。  一、比喻,打造语言形象美  比喻,最大的好处是使语言具有形象性,使读者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对所写的人或物有一个鲜明生动的印象,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以“潇洒”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