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_yu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同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此外,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得到提高,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深入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从而营造高效课堂。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图片,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鲁迅小时候的一些趣事,通过小故事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安排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通读,然后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再通过多媒体将这些生字和拼音打乱,让学生进行连线。教师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记住这些生字。此后,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所指定的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师向学生提问“从题目中,同学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探究完毕后,教师让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然后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划分出最优秀的分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形式,不但提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动课堂情境
  对于初中生而言,大部分学习内容均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课堂氛围对于学习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教学过程中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问题的引入,然后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课堂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就需要教师为其创设一定的情境。例如学习《农夫和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对课文进行通读,初步掌课文阐述的故事情节。然后,教师安排学生以舞台剧的形式,对这一故事进行表演,教师让学生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故事的表演。这样做,会促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探索,从中找出更加深层的含义。如“我竟然去救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这句话,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示,并充分体现农夫的情感,学生会对这句话进行详细分析,并联系上下文,进行农夫情感的深入探究。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三、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点的融合
  初中语文涉及的内容相对丰富,教师学会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科学融合,从而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一内容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对景物进行描写,形象的为学生展示了济南冬天的独特景致。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过分探究作者的写作技巧,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作者文字运用的巧妙之处,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对这一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地理知识引入语文课堂中,积极唤醒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借助地理知识,对“济南冬天”的描述进行分析,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片的形式将济南冬天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景色描写的技巧。
  四、重视实践
  根据思路,对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同样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准备PPT,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济南冬天真实景象。教师还需要从网上查找作者老舍的照片,最好是老舍当年在济南的照片。通过这种形式,让学体会到身在其境的感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当地的冬天和济南冬天的差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对当地冬天进行描写,同时将当地冬天和济南冬天做出对比。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篇课文,写一篇当地冬天的作文。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写作的锻炼。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董业文,教师,现居山东枣庄。
其他文献
说来我并不知梦想为何物,也没有执着于什么苦苦追寻过。当我高三的那个冬天,踩着小城厚厚的积雪走在校园里时,并不晓得第二年的此时会在哪所大学度过。同样,在落叶满地的大学校园行色匆匆时,也不晓得将来要从事何种工作。未来悬而未决,我只是把眼下很努力地过好,按部就班地走在正常的轨道上。在听到别人为梦想奋不顾身的故事,我这样的保守派有时会为自己的性格惭愧:我怎么没有那样的胆识与气魄呢?  可我身边也有完全不同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
麦先森,1999年生于西安,有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延河》《散文诗世界》等。  挣脱  高温中蒸发的神秘  旋律,在松树林里凿出  一片积满碎屑的洞  词语被削去汗腺,挥着  斧头,在木质的悬崖顶端  自由落体。烧焦的松果在瓶口  开裂处浮动,泉水从地下如  烈马般奔涌——流线型晶体  在哥特式教堂闭合的圣经里闪烁  尼克从梯子上跃下,将屋顶藏匿的  披头士,一箱箱塞进从发电厂  偷来的
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为主的信息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地办学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各科教学当中,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也不例外。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信息技术备好课。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可以在任何一个多媒体网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思维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贵在于“问”,教师要引导学生敏锐地提出问题,系统地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解决向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寻
患者  一个有眼疾的人,而不是博尔赫斯  一个写诗的人,而不是格丽克  一个失眠的人,而不是猫头鹰  一个血压升高的人,而不是心潮澎湃者  一个喝酒的人,而不是狄兰·托马斯  一个喜欢落日的人,而不是特拉克尔  一个不知道是否拥有时光的人  而以为得到款待  铜马  古铜色的马,在橱窗里  它仰着头,器宇轩昂的优雅绅士  玻璃隔开我们的距离  它隐于闹市又立于街道。它对我笑  复杂又简单的能指,像
澡堂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它不仅能清洁身体、消除疲乏,更重要的功能或许是它还为卸下了衣冠楚楚的服饰与各种各样社会面具的人们提供了一方情感交流的小天地。小说《澡堂》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天地里上演的一场故人重逢、闲话今昔的故事,作者放弃了早先小说中感觉轰炸般的铺排叙述,以返璞归真的简练笔法,举重若轻地让一部大变革时代的国企兴衰命运史从闲话中不经意地脱胎而出,揭示出国企改革进程中自厂长到工人这一群当事者
内隐的绽放(组诗)  潮湿的秘事  湿漉漉地踩着松软的土路  难辨是乌黑的河泥淤积  还是岸堤垮塌所致  承受奶奶自沉的废旧池塘  如今已被良田替换  我看见那些低矮的树上  结出了杏儿、梨儿、桃儿  她们是我的姑姑  壮硕的李子则是我父亲  后来在梦里,奶奶告诉我  活着的躯体贫瘠  死后却养活了一代人  自画像  隐居在没有绿树红花的荒漠  失眠和疯癫是人间常态  弗里达的亡灵藏在坏女人的小说
吴斌,第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者;带领团队研发的产品“纽绿特活性敷料”先后获得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成立的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7个人的团队扩展到100多名员工。5月,记者采访了这位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业人,他向记者讲述了如何找到创业中的创业点的历程和感悟。下面,就让吴斌教大家怎么来找创业点吧!  本科起,吴斌就很喜欢科技研发,常常到实验室进行创意研究,不仅如此,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讲的多,师生对话少。而由语文课程标准看,阅读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与文本的多向对话、碰撞过程。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路径,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多向交互与对话。   一、精心设计问题,促进生本对话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是师生、生本对话的重要手段与方法,给同学们学习与探究铺好了路,指导学生思维方向,凝聚学生阅读注意力,让他们更有目标地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