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如何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学习,而是有创新有继承。新课程就是要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学习方式,并加以极大地丰富发展。比如过去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将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将加强。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好学生学习。
  
  二、 如何理解使用新教材
  
  新课程改变的不仅仅是教材体例结构的删减改变,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深刻理解“用教材教”的含义(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新课程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结合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经验,按照学生的生活实际,大胆对课本内容进行改编补充,创设更加鲜活生动,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情境,去组织处理教学。
  给了我们数学教师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改编课本内容,不同老师有不同的看法。也许有的老师担心,改编会降低质量,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新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跑道,新课程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与新课程,与学生共同成长成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课程当然会遇到很多的困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准确领会课改精神,把握学生的需求。这就促使教师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 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强调数学的生活化,实践性,教材中的科学探究都是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同时,数学来源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那种完全脱离现实社会实践,忽视数学的实践与应用的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厌学,变成失望的数学,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数学游戏。
  新课程也是教师重新学习探索的过程,我们数学教师只有自己高屋建瓴,深刻理解把握新课程的内涵,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与同行交流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做到成熟于胸,才能够把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
  (遵义县茅栗镇中学)
其他文献
编者按: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见识会提升我们心灵的高度、生命的高度,垫高我们遥望的视野,会使我们的眼睛更具有穿透力和捕捉世间万象的能力。”本期我们邀请肖川教授为我们拓展眼界。   前不久,我给我已毕业的一位女弟子介绍一位朋友,小伙子人品很好,善良,朴实,勤劳,厚道,我希望他们能很好交往,朝恋人关系发展。他们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我问我的学生他们交往得怎样。她说:“我不在乎他没有房子,也不在乎他没有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变,但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多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无论怎么变都将无济于事。根据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 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有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提高,更多的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当前学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原则和内容。即在教育的原则上要坚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专业化、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与社会职业需求相适应等。在教育的内容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意识、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健康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