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素养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能力的体现。“知书懂礼”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准则,文化素质与礼仪素质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取得成功,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社会年轻人才群体中,大学生占据半壁江山。大学生数量之多,他们身上不仅带有明确的个人形象,而且还映射着家庭甚至社会的精神面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与社会期待不符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表现出不识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一面,严重违背了社会礼仪素养要求,这与大学生高素质身份不相称的,应找到其形成原因并积极改善和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1.226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不仅是一个人外在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加强心智成熟的重要体现。对大学生来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熟的关键期,知识技能的加强和心智的完善才能顺利踏进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文明禮仪素养是高校对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不仅反映了个人行为,同时也反映了高校和国家文明教育程度的高低。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工作,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德智体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回信等方式与青少年频频互动,对当代中国青少年寄予了殷切期望,并要求青年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从个人而言,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业的压力,如何找到工作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对个人的文明修养也提出了要求。加强个人修养,提升自身品位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培养对策
  1、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首先,目标激励体系,主要包括发现自我训练(发现之旅:自我心态、习惯认知、信念养成等);改变自我训练(蜕变之旅:积极心态养成、感恩、责任、信任、承诺等);成就自我训练(成功之旅:目标确定、目标强化与练习、人际沟通、职业生涯规划等)。
  其次,素质拓展体系,主要包括人格教育(国学系列课程,含弟子规、孝经、论语、中庸、人物志、儒商培育等);视野拓展(名企参观、文化交流等);艺术修养(中外艺术理论讲座,包括东西方美术、音乐、戏剧等)和艺术体验(优秀影片欣赏、中外民情风俗概要、博物馆参观、户外体验等);品味提升(服装搭配学、色彩学、商务礼仪修养等);体育修养(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良好运动习惯养成训练)。
  最后,技能训练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认知、实习实践;岗(就业)前人才订单综合训练;职场修养培训;专业特殊技能培训。六是学历提升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学习(根据专业教学大纲培养);成才平台培育(考研培训、专升本培训、公务员辅导、项目培训、出国留学等)。通过这六大体系构建的“严管理、强素质、重实践”教育管理模式作为保障,将礼仪素养提升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融入其中,如此形成长效机制,达成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提升的最终效果。
  2、加强校园礼仪的培训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大学生日常交和礼仪,指大学生在校园日常交和的行為准则,包括寒喧、招呼、交谈、聆听、争辩、聊天、演讲等;大学生个人修养礼仪,主要自大学生个人形象素质相关的礼仪知识,包括仪表礼仪和举止礼仪;校园公共场所礼仪,校园公共场所是同学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地方,每个同学都有责任维护它的秩序,为此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有在图书馆、阅览室应注意的礼仪、在饭堂应注意的礼仪、观看体育比赛应注意的礼仪、在学生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等;校园生活场所礼仪,校园环境对新同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应是一个既严肃又亲切,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地方。为此,校园要建立起一套校园生活礼仪规范,具体包括校园行路礼仪、同学聚会礼仪等;而试礼仪,主要指大学生在校内外而试时应注意的礼仪规范,比如而试的形象着装礼仪、而试过程中的行为礼仪等。
  3、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功能
  政府要提高对文明礼仪的重视程度,当前的文明礼仪教育只是停留在说教阶段,并没有真正的付诸于实践,政府行政部门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没有具体的行政规范行为,这对于文明礼仪的宣传和实践都是严重的不足;从社会方面来讲,各类团体和组织要相互配合,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增创宣传热点,提供大学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设有利于礼仪素养提升推进落实的教育主体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普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良好的师者形象,将有利于获得学生的尊重,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关于这一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大力引入高等教育人才,包括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努力充实教育队伍。二是要加大对高校工作者个人素养的重视程度。要对人才引进、职称职务晋升要着重考察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育主体自身素养提升;将大学生礼仪素养提升作为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共同任务,紧紧抓住教学环节和日常生活两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要加强教师礼仪素养问题,在自身素养上先下功夫,为在校大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威信,而且能够形成学生对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育效果的好坏,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自我形象的塑造。
  5、要有效促进“家校”互动的实现。虽然当代大学生已
  错过最佳的礼仪教育时期,但并不代表就可以忽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目前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仍应创造条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培养,实施家庭战略目标,达成家庭、高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孩子在高校中所受到的礼仪教育能延伸至家庭,从而确保礼仪教育的长效性。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和需求,推出各类互动平台。如推出“家长微信群”、“家长微讲坛”、“家长体验班”等平台,相互交流互助,避免在学校一个样,在家里一个样的尴尬局面。
  结语
  当前,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程度令人堪忧,增强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宣传,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修养素质,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寇琳.武喜涛,张艳红,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成因[J].社会发展,2013(16):63-65.
  [2]周亚楠.周思思,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途径研究[J].文化与营销,2014(11):116-118.
  [3]梁九妹,当代大学生又明礼仪素养教育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5(12):11-1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以景观文化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生态学理论、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及实践运用等方法,以铅山叫岩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
摘要: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将教学设计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构建出日语生态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基础日语的课程设计。通过对日语专业和非日语专业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教学应用,检验了该设计模式的合理性与可靠性,采用二元函数对该教育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日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认同程度普遍较高,日语生态教学设计的实验效果明显。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基础日语;课程设计;实证研究  随着中日交流的
该课题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名校工程建设项目资助、青岛理工大学重点教研课题资助(编号:MX4-077)。  摘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在“金属切削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及认同度,还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机械学科的实践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金属切削原理 教学方法改革  1 引言  “金属切削原理”是机械
目前,国内外对医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方面,对医院植物景观、绿化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对现代化医院的需求与日俱增,出
学位
GRAS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发育和信号转导方面,如根发育、顶端分生组织维持、侧生分生组织发育、赤霉素信号传导以及光敏色素A信号传导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新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完善、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模式,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主动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力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门人才。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教学方法;改革;模块式  中图
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沙活动频繁,条件恶劣,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退化,荒漠化程度加剧。近年来,植被恢复与重建在当地得到普遍开展,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方面取得
[摘要]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是遵循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借助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融合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当前日语翻译教学课堂的现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日语翻译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日语翻译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 交互式 日语翻译教学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全方位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日间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