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回农村老家一趟,出于职业习惯,问了一下村里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我堂叔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每年都要考几个大中专生,而这两年才出了3个大学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我听后不由心里一惊。按理说,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如今农村学生学杂费全免了,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高中生也实行了困难补助,上大学的人应该越来越多。可实际情况却没朝着人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农村大学生数量不增反降,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娃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好工作,1000多元的工资也得干,要先养活自己。他们能给父母多少钱,给家里带来多大的体面?”堂叔的一番话在农村颇具代表性。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题凸显,对农村大学生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高昂的投入成本,微薄的经济收入,导致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
不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新增大学生越来越少,师资力量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因为老师水平不高,应试方面,农村学生在英语、语文以及计算机、音乐、美术科目上与城市学生差距很大。”某中学校长说,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当地教师一般按照“县城→城市→省城”的人才游走链移动,优秀教师大多选择调往城市,其次是选择资兴、永兴(我省经济发展较好地方)这样的县城,安心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优秀教师凤毛麟角。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学校的一大难题。某校长说:“我校地处107国道旁边,交通比较方便,目前教师队伍老化严重,现有51名教师中就有23人超过了50岁,不少是民师转公办的,一些老教师连普通话都讲不好,就不用说教英语和电脑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农村优秀教师本来就少,还经常被城区学校‘挖墙脚’,农村学校成了新教师的培训基地。好老师走了,学校自然就留不住优秀学生。”他说:“大多数农村孩子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留在本地就读,转走的都是一些家庭比较富裕和成绩良好的学生。目前,从表面上看学生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比原来相对要轻一些。但不少老师却有一种尴尬心理:以前每年都能听到自己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喜讯,心里有种成就感;现在学生人数少,上大学的更少,这样的好消息自然少了,其工作绩效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一些孩子无法跨入大学的门槛。某市二中语文教师说:“如今农村学生考重点大学比以前更难。以往的高考试题比较刻板,农村学生只要肯吃苦,下功夫搞题海战术,确实有机会考赢城市学生。但现在的高考方案强调素质教育,题型越来越灵活,对考生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宽,有些考试内容农村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如科技、电脑、旅游等知识,而老师的知识面有限,无法为学生讲授新知识,这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学生的差距。”
不少专家呼吁,国家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着力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
“俗话说,穷不读书根难除,富不读书富不长。社会再怎么变,这句老话还是对的,我们政府、社会得想办法,让农村孩子读好书,走好人生的路。”堂叔的一番话虽然朴实,却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安徽濉溪县濉溪镇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很多娃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好工作,1000多元的工资也得干,要先养活自己。他们能给父母多少钱,给家里带来多大的体面?”堂叔的一番话在农村颇具代表性。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题凸显,对农村大学生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高昂的投入成本,微薄的经济收入,导致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
不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新增大学生越来越少,师资力量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因为老师水平不高,应试方面,农村学生在英语、语文以及计算机、音乐、美术科目上与城市学生差距很大。”某中学校长说,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当地教师一般按照“县城→城市→省城”的人才游走链移动,优秀教师大多选择调往城市,其次是选择资兴、永兴(我省经济发展较好地方)这样的县城,安心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优秀教师凤毛麟角。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学校的一大难题。某校长说:“我校地处107国道旁边,交通比较方便,目前教师队伍老化严重,现有51名教师中就有23人超过了50岁,不少是民师转公办的,一些老教师连普通话都讲不好,就不用说教英语和电脑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农村优秀教师本来就少,还经常被城区学校‘挖墙脚’,农村学校成了新教师的培训基地。好老师走了,学校自然就留不住优秀学生。”他说:“大多数农村孩子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留在本地就读,转走的都是一些家庭比较富裕和成绩良好的学生。目前,从表面上看学生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比原来相对要轻一些。但不少老师却有一种尴尬心理:以前每年都能听到自己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喜讯,心里有种成就感;现在学生人数少,上大学的更少,这样的好消息自然少了,其工作绩效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一些孩子无法跨入大学的门槛。某市二中语文教师说:“如今农村学生考重点大学比以前更难。以往的高考试题比较刻板,农村学生只要肯吃苦,下功夫搞题海战术,确实有机会考赢城市学生。但现在的高考方案强调素质教育,题型越来越灵活,对考生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宽,有些考试内容农村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如科技、电脑、旅游等知识,而老师的知识面有限,无法为学生讲授新知识,这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学生的差距。”
不少专家呼吁,国家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着力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
“俗话说,穷不读书根难除,富不读书富不长。社会再怎么变,这句老话还是对的,我们政府、社会得想办法,让农村孩子读好书,走好人生的路。”堂叔的一番话虽然朴实,却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安徽濉溪县濉溪镇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