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徒子好色赋》中看宋玉的儒家思想倾向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登徒子好色赋》讲述的是登徒子在顷襄王面前离间宋玉,言其“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 又性好色。”希望大王不准其出入后宮,由此疏远宋玉。于是宋玉向顷襄王极力辩解,用美丽的东邻女子登墙向他示爱三年他都没有接受的事实来否认登徒子的非议,并以登徒子对自己丑陋粗鄙的妻子“悦之”, 并使其“有五子”的事实,指责其才是真的“好色”。紧接着章华大夫也为宋玉辩解。顷襄王听后,便依然信任宋玉。
  这篇《登徒子好色赋》是宋玉作品中的奇文,从赋的风格上看,更像是一篇游戏之作。文章既不像《九辩》那般反复缠绵地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也不像《神女赋》那般形神俱现地塑造温婉娴雅,美艳无双的神女。但即便如此,所谓“文如其人”,《登徒子好色赋》中必定蕴含着作者的某些性格与思想特点,由此我们可以从哲学思想归属的角度,来探讨宋玉的哲学思想倾向。
  关于宋玉的哲学思想,以往也有过类似的研究,如儒家说,道家说,或儒道兼而有之说,各抒己见,莫衷一是。而我通过资料的查找和探究发现,宋玉的思想大体上是倾向于儒家学说的,但并不完全符合孔、孟之道,而是与和宋玉处于同时代的战国末期的荀子的思想系统有相似之处。接下来,我将从《登徒子好色赋》的分析中论证我的观点。
  关键词:《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哲学思想;儒家思想
  一、“性恶论”与“制欲”思想
  《登徒子好色赋》的全文,无外乎离不开一个字,“欲”。登徒子言宋玉好色,是“欲”;登徒子“悦”丑妻,是“欲”;章华大夫爱慕采桑女,也是“欲”。在作者看来,“欲”是人所与生俱来的,是由于人的某种本性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即使是未经人事,年少无知的东邻少女也会因宋玉“体貌闲丽”而不知廉耻地窥墙而探,即使是满腹经纶,深谙世事的章华大夫也会因采桑女子“华色含光”而情难自已,春心荡漾。如此,便与荀子的“性恶论”有相似之处,荀子主张“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荀子·正名》) “人之生也固小人。”(《荀子·荣辱》)。荀子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而宋玉也从登徒子、东邻之女、章华大夫等人的言行主张表达自身“人性本恶”的思想,与荀子在人的天性方面的主张不谋而合。
  此外,在宋玉身上体现了一种“制欲”色彩。“欲”本是出于人的生理需要,基于人的自然原欲。然宋玉却在赋中言“此女登墙窥臣三年, 至今未许也。”宋玉此举是不合乎人的本性,却合乎礼法的。其饱读诗书,谨遵纲常礼法,因而会克己守礼,压抑自身的欲望,绝不做越矩之事。而宋玉的“制欲”与荀子的主张亦有相似之处。《荀子·正名》中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认为人之有欲是正常的,因其是与生俱有,不可改变的,但过度的欲望要节制。由此同样主张“节制”与“制欲”。此外,荀子在《荀子·勸学》中也强调后天学习对于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主张后天如果善于学习、勤学苦问,便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由此便可以“仁义”“礼法”一定程度上克制人本身的欲望。如此宋玉自身的“制欲”色彩便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宋玉与荀子在“性恶论”与“制欲”思想等思想上遥相呼应,而荀子作为战国后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由此可在《登徒子好色赋》中看出宋玉的儒家思想倾向。
  二、以女性为载体流露的“守德”、“守礼”思想
  儒家向来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遵循礼法。而在儒家学派中与宋玉思想最为相近的荀子亦主张“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以女性为载体,从而流露出的“守德”、“守礼”思想便与儒家“礼治”、“德治”的思想不谋而合。
  孟子认为 “好色,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正是由于色欲是人的本性,而且是种能使人迷惑的自然原欲,故才有了“礼”对人行为的限制。而《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与东家之女一墙相隔,尽管东家之女美若天仙,百般爱慕,万般引诱,宋玉却始终没有逾越那道墙,做出不合乎礼法之事。故赋中的墙,就是“礼”的象征、“礼”的符号,象征着在色欲的引诱时“礼”对人行为的限制和阻隔,其有效地限制了逾规违礼的举动的发生。而宋玉的不为所动,便是“守德”、“守礼”思想的重要体现。
  而后,作者借章华大夫之口,再次阐述了自己“守德”、“守礼”的思想。章华大夫言:“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此言表达了其在情感与礼法间取舍的态度,重视感情的交流,精神的依靠,而不主张耳鬓厮磨,肉体接触。既承认情欲的合理性,又重视礼对人的约束。作者在此又一次阐扬了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道德规范。这种“欲”与“礼”关系的范式,才是作者真正提倡的。反对单纯的肉欲,倡导守礼之正。“守德”、“守礼”的思想几乎贯穿了整篇赋的论述,作者谨遵礼法也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看出宋玉确有儒家思想的倾向。
  三、“莫敢直谏”的“讳君”表现
  司马迁曾评价宋玉“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而用意微隐,缺乏屈原正道直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也成为了宋玉千百年来遭人诟病的缘由。然而我认为,宋玉的“莫敢直谏”的做法并非全由其生性软弱,缺乏斗争精神所致。宋玉作为屈原的追随者,深知楚王昏庸无道,沉迷女色,听信奸佞小人,因而一直冒死直谏只会忤逆王意,触犯龙颜,最终只会落得与屈原一样信任渐失,恩宠不再的下场。因而他选择了另一条进谏之路,讽谏。宋玉善讽谏是人尽皆知的,无论是《高唐赋》还是《神女赋》中都在委婉地讽谏楚王切莫沉迷女色,需勤政爱民。而貌似游戏之作的《登徒子好色赋》在讽谏方面也颇受好评,刘勰《文心雕龙·谐隐》认为:“宋玉赋 《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 《文选》李善注谓 “此赋假以为辞, 讽于淫也 ”, 陈弟也认为本篇是 “假辞以为谏”。这些后人的评论都肯定了宋玉赋的 “讽谏”的作用。除此之外,宋玉选择“讽谏”也有可能是受其所倾向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为君者讳”,大概是战国时文人策士的共性的行为意识。《荀子·非相》说:“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痈。善者于是间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世而不痈,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赢绌,府然若渠匽、檃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语中所谓“曲”就是委曲婉转地说,不直言点破其中的利弊,而是借用典故、寓言、设喻等间接委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所谓“不折伤”,就是不挫伤对方,给对方留有颜面。如此看来,如果说的对象是君,就势必“为君者讳”了。而宋玉善“讽谏”,从不像屈原般满腔热血地冒死直谏,而是委婉地在赋中讽刺弊处,巧献谏言,且显而易见,相比于屈原的直谏,楚襄王更喜宋玉的进谏方式。由此,既然宋玉的“讳君”这一文学创作方法在儒家荀子的言论中得到了认同,那么宋玉的“终莫敢直谏”的意识行为当然无可厚非了。因此,在宋玉的“讽谏”中,我们也可看出其儒家思想的倾向。
  本文通过分析《登徒子好色赋》,并将之与儒家思想,尤其是与宋玉身处同时代的荀子的思想作比照,发现二者的种种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宋玉在赋中所表现出的思想都能在荀子的著作中找到相应的比较充分的论述。由此可看出,宋玉的思想倾向于荀子的新儒学思想。但在這里需要说明的是,荀子的新儒家思想,它的核心和基础是孔子的儒家学说,但荀子没有固守孔子的衣钵,而是与时迁徙,力求发展,其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的部分思想,由此构建了新儒学思想。这是儒家思想与时俱进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儒学能够成为显学并且学术生命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而宋玉的思想正是倾向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参考文献:
  [1] 曹礎基: 《中国古代文学》第一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
  [2] 荀子:《荀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3] 杨伯峻:《孟子译注(简体字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
  [4] 刘刚:《论宋玉的思想》,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6,8(5):24-28
  [5] 李德斌:《〈登徒子好色赋〉的符号化隐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刚:《〈登徒子好色赋〉的“好色”所指与讽谏旨归》,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5(1):15-17
  [7] 陈松青:《严肃其里,滑稽其表——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角色和主题》,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其他文献
有关刑法目的,学界当前主要集中在对“刑法目的的法条规定”、“刑法目的是什么”、“刑法目的与刑罚目的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的研究。学者在研究刑法目的时,有时候容易忽视
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对初中数学的教与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广大教师采取创新性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们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本文将简单分析初中数学教学采
摘 要: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灵活运用知识展开探索、主动发现的创新型人才。渗透创新教育这是新形势下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宽广的空间内展开有深度与广度的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以及真正的探索者与发现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问题;质疑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课
近日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已知最大的病毒:Pandoravirus。这一发现也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科学问题,甚至预示着第四个生命域的出现。在生物分类系统中,三域系统的生物演化树包括真细菌
体育实习教师在实习期间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如何把握这个过程,提高自己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角色的转换;强烈的责任感;乐于学习的积极态度;理论课;感知和反思
英语写作最能体现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活动法的宗旨是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用活动法指导大学英语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
摘 要: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我国,这一教学改革在初中英语中的实施还不是很普遍。处于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初期,在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论文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两个个方面对初中英语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初中英语课翻转课堂教学更好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
本文着手于当前机关后勤服务保障的运行机制,探讨了新形势下机关后勤保障的服务改革策略,旨在能够为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建议。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单位是国家战略实施
期刊
格式合同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即占有优势地位的一方当事人可能会利用其优势订立违背公平原则的合同,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这就要求在法律实践当中要尽
高校辅导员处于“教育场域”和“管理场域”当中,他们在工作中极易出现双重角色困境.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这两种场域中的角色冲突,并由此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自我角色唤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