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更多地教给学生方法、思维、技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这样,促使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设计理
  新课程强调教师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发式”的方式,积极倡导师生形成交互性的“学习共同体”,要求教师把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拿到课堂上现场展示给学生,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教学设计思想
  教师准备多个探究专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异质分组:每个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分配,便于小组成员中的协作学习)为单位开展自主选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与确立探究专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探究学习步骤;在完成相关专题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收发电子邮件、搜索并下载信息;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归纳和整理的同时,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
  将学生的学习引到一个熟悉的情境中,让学生带着疑问,满怀着求知的欲望去干某一件事情,所达到的效果就非同凡响了。例如,我在讲画图中的“复制”这个知识点时,我给学生创设一个制造物品进行创作的情境。要求学生在利用这些物品时,还要让原有的物品的基础上变出相同的物品。这样学生就要利用今天新学的知识,在创作时,充分利用“复制”这个知识点来进行创作,同时还要对这些图形的位置、组合进行思考,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创作。
  2生活教学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计算机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比如,在教学基本键位时,由于小学生对键盘的布局不熟悉,我就采用“金山打字通2003”中键位练习和打字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基础的打字方法,同时通过打字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变得“愿学”、“要学”。
  3分层教学
  首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先蹲下来看孩子,同样要教会孩子必须在心灵上和学生对等,与学生平起平坐。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其次,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另外,赏识是成功教育的灵丹妙药,如每一堂课结束,我总不忘要问一问学生:“这堂课你觉得收获大不大?”“希望老师下次再来给大家上课吗?”等,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对我永远充满期待。
  4伙伴教学
  通过同学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互教互学,以便促进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如在小学的学习中,每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习中利用好学生中的“小老师”,教师首先安排座位时就把后进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在教授新的知识的
  时候,通过“小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使后进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方法的掌握。
  5探索教学
  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简单的讲解,或者告诉学生今天要完成一个什么任务,让其自己独立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6创新教学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激发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学习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另一层面的知识。如在信息技术第一册中,由于四年级学生是刚接触计算机,所以在讲授开机和关机和建立文件夹时,让学生自己操作了一编,又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知识点。当然,像文件的保存、文件的重命名等,都可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教学。
  7任务驱动,提高能力
  所有的这些教学方法之间并非独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在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更多的要注意让学生进行探索、讨论、交流,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1“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的创新潜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
期刊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准备、选择和设计实验材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而我们农村的科学教师哪怕是专职教师至少也要担任两个年级的科学教学,对于平时实验课中实验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大到实验仪器,小到一张纸、一根线都得亲手准备,忙碌过后我也常常静下来反思:教师给学生准备材料,上课固然省时,因为实验现象大多在教师掌控之中,但这样的探究是学生们真正的探究吗?是学生们的自主探究
期刊
一、思想教育  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就应组织学生收看有关电视节目。当屏幕上五星红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应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争光的愿望,让他们学习健儿们,特别是残奥会上的健儿们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利用小学生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学习有趣的体育竞赛与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认识一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
期刊
如何把诗词的朗读训练更好地落到实处呢?本人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总结出遵照课标,结合教学进程,将朗读训练划分为三个步骤,系统实施的教学思路。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力“正确”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是朗读训练的基础,任何好的朗读都要以读准字音为前提,对朗读习惯和能力形成中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这也是达到“正确”的初级目标的基本环节,所以要切实明确每个字的发音,重点是区分好平翘舌,前后鼻音,
期刊
一、重视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行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具体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学习美术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逐渐明白学习美术的重要性。教师倘若还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期刊
一、确立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确立时,必须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及相关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再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而立。  例如: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校园文化和小学生精神风貌的缩影,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各种行为蕴藏于小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小学生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且具有
期刊
在数学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素材,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发展需要的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作用下,“创设情境”已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中,创设情境似乎已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代名词,很多教师甚至到了“无情境不入课堂”的境地。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游戏情境
期刊
一、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线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我觉得美术是流动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两者应紧密相连。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会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聆听《飞来的花瓣》,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师生情谊,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的心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对老师的无比热爱,我的学生们边听边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感想画了
期刊
美术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寓德育于美育的教育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愉悦身心、开展创作的实践课,所以,在教授学生美术基本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如何去表现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  一、 应考虑到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如果要使美术课堂有生气,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我认为应该在美术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如下几
期刊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提起作文就摇头,看到题目就皱眉。作文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真正的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作文教学就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此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心观察生活,写“素描文”  因为通过多种感官活动获取的写作材料是真实而又深刻的。学生要写好“素描文”,一要仔细观察生活。
期刊